📖 ZKIZ Archives


資管新規出臺在即,對銀行有何影響?

根據第一財經此前從接近監管人士處獲悉,資管新規將於4月底或5月初推出。

對於我國百萬億元規模的資產管理市場,資管新規從醞釀到征求意見一直牽動著市場的神經。特別是存量規模接近30萬億元的銀行理財,向標準化、凈值化轉型的進展備受市場關註。

“資管新規落地之後將對銀行業現有業務模形成較大沖擊,各銀行之間資管能力差異較大。大行對凈值型產品的轉型其實早在資管新規征求意見稿發布之前就有陸續布局。”奧維咨詢董事合夥人周之行對第一財經記者指出。

銀行理財規模的收縮和轉型在上市銀行2017年年報中已有體現。其中,股份制銀行的理財規模下降明顯。截至2017年底,除了招行、中信銀行之外,多數股份行理財余額大幅減少。民生、光大、平安三家銀行,理財余額同比均下降8%以上。

不過,五大國有銀行的理財產品規模總體仍在增長。例如,2017年工行理財產品余額達到3萬億,較上年增長11.4%,存量規模和增量都是同業最大。

“我們已經做好準備應對資管新規。”工行行長谷澍在2017年工行業績發布會上指出,第一,在資金來源端,工行已經在打造凈值型的產品體系,逐步按照資管新規要求,實現產品凈值化。第二,在投資端,也在不斷地做好非標轉標的研究,對資管新規要求的資產投資的標準化方面,進展很快,並不斷尋找更多標準化的投資產品。第三,在風險控制方面,工行不斷地簡化產品體系,減少嵌套,增強穿透性。

周之行認為,資管新規落地後,銀行資管將進一步回歸到監管要求的產品形態下發展,不能再通過滾動錯配等方式形成超額收益。他說,未來會有一些銀行發展較快,並在資產端形成有效資產獲取,形成核心競爭力。

資管新規落地後對銀行理財沖擊有多大?周之行分析稱,資管新規落地後,銀行依然會持續發展新產品,即便是采用表外轉表內的方法,也會試圖將資管資金存留在銀行體系內,但這部分一定會外溢,初步估算大概七成規模依然在銀行體系之內。部分資金體量會慢慢往外部資管公司流轉,包括公募基金,甚至包括私募基金都有可能吸收銀行外溢的存量資金。

奧緯研究報告顯示, 當前,銀行客戶行為正在加速市場化,其中個人金融資產投資配置中,銀行理財、股票、公募基金、信托、私募、保險的占比顯著增加。而居民儲蓄卻從2007年的69%下降至50%。

在資管新規的新導向下,將嚴格區分合格投資者和非合格投資者,這從本質上有利於銀行。奧緯咨詢大中華區金融服務部聯合主管盛海諾對第一財經記者指出表示,“未來非標投資者會部分回到銀行存款體系,尤其是降低債權類合格投資者的標準以後,他們可能進入債權的非標投資,成為合格投資者。”

此外,他認為,資管新規落地後,資管市場將出現底層資產替換。首先,債權資產從影子銀行資產替換成消費金融,供應鏈金融等資產,資產特性變得更分散了;其次,資管新規後,底層資產將向二級市場轉向,實際上變成二級市場公開的資產;最後,期限拉長後,底層資產將向PE類資產轉變。銀行做不了二級市場和PE市場,某種程度對銀行是挑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13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