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全力打響“四大品牌”,上海構築未來戰略優勢

全力打響上海“四大品牌”的發令槍響了。

4月24日,上海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力打響“四大品牌”推進大會。昨日,《關於全力打響上海“四大品牌”率先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意見》(下稱《意見》)隨後發布。

除了這個加強頂層設計和整體部署的指導性的總體意見之外,上海還制定了四個三年行動計劃,分別明確打響“四大品牌”的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工作措施;同時落地落細一批專項行動,首批推出43個專項行動。由此,上海就建立了一個“1+4+X”框架體系,系統推進“四大品牌”建設工作。

全力打響“四大品牌”,也就是全力打響“上海服務”“上海制造”“上海購物”“上海文化”品牌。

為什麽是這四大品牌?

上海市發改委副主任阮青表示,上海具有不少的優勢,但最核心的戰略優勢是在服務全國大局、落實國家戰略中形成的。在落實國家戰略中,上海在服務、制造、購物、文化等方面積累形成了傳統優勢和現實基礎。

僅以服務為例,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上海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GDP)比重為70.3%。服務經濟占GDP比重超過70%,這意味著上海基本達到了世界級“服務型城市”的標準。

“新時代進一步發力打響‘四大品牌’,就是要做長戰略優勢的‘長板’,把中央對上海的功能定位和發展要求進一步具體化,不斷增強城市吸引力、創造力、競爭力。”阮青說,打響“四大品牌”是構築新時代上海發展戰略優勢的重要舉措。

找準主攻方向

發令槍響,要能夠迅速起跑並跑出加速度,需要找準主攻方向,聚焦重點發力。

上海市委書記李強指出,“打響品牌”四個字,“打”就是要有措施、有行動,“響”就是要在國內外叫得響,“品”就是要質量高、品質好,“牌”就是要有競爭力、影響力。

全力打響“上海服務”品牌,加快構築新時代上海發展戰略優勢。重點是增強經濟中心城市集聚輻射帶動能力,提升服務經濟能級,滿足人民群眾對高品質生活的服務需求,營造國際一流的服務環境,做強做優“上海服務”質量。

總的目標是,在持續擴大上海優質服務供給規模的基礎上,城市綜合服務功能全面增強,全球資源配置能力明顯提升,基本確立全球性人民幣產品創新、交易、定價和清算中心地位,基本建成全球貿易投資網絡的樞紐服務城市,基本確立航運服務全球樞紐節點地位,基本建成全球創新網絡的重要樞紐。

近日,青島海爾(600690.SH)發布公告稱,擬在位於德國法蘭克福的中歐國際交易所(下稱“中歐所”)D股市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這是D股籌劃啟動以來,首個披露要發行D股的中國企業。

D股是指註冊在中國境內的股份有限公司,在德國法蘭克福股票市場主板上市,面向全球投資者發售股票,類似於H股。於2015年11月成立的中歐所,是由上海證券交易所、德意誌交易所集團、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以40%:40%:20%的股比成立的合資公司,目標是面向全球投資者開發並推廣以中國和人民幣相關資產為標的的金融產品。

中歐所方面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他們列出了6方面的條件,以篩選最合適的首批D股企業:優質藍籌公司;具有清晰的國際化戰略思路;在歐洲已有或計劃進行業務布局;屬於先進制造業企業或“一帶一路”倡議相關企業;重視分紅;信息披露質量高。

毫無疑問,D股可以推動中國企業“走出去”,支持“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同時,D股在境外融資、在境外投資的模式,也可以降低匯率及資本跨境流動的風險。D股也為歐洲投資者包括全球投資者直接投資中國藍籌公司,提供了機會。

上海目前集聚了股票、債券、期貨、貨幣、票據、外匯、黃金、保險等各類金融要素市場,已經成為全球金融要素市場最齊備的金融中心城市之一,2017年上海金融市場交易總額約1430萬億元。

依托於多年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所形成的金融要素市場齊備的特點,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或倡議,是打響“上海服務”品牌重要內容。

3月26日掛牌上市的中國原油期貨、即將於5月1日起擴大每日交易額度的滬港通、年內爭取開通的滬倫通,這些創新,都成為上海打響服務品牌、服務國家戰略的重要抓手。

對於“上海制造”品牌,《意見》則提出,加快邁向全球卓越制造基地。重點是深化創新轉型升級,加快建設世界級新興產業發展策源地,加快建設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加快建設世界級制造品牌匯聚地,培育“上海制造”新優勢。圍繞加快邁向全球產業鏈、價值鏈高端,加快實施十個專項行動。

《意見》還明確,全力打響“上海購物”品牌,加快建設國際消費城市。重點是對標國際消費城市,聚焦新消費、新體驗,培育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上海購物”品牌;著眼於“買全球、賣全球”,建設一批具有全球知名度的“上海購物”平臺;著力強硬件、優軟件,營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上海購物”環境。聚焦消費升級、消費環境改善和知名品牌培育,加快實施八個專項行動。

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國際文化大都市,重點是圍繞增強文化軟實力,用好用足文化資源,做強做優文創產業,共建共享公共文化,激揚弘揚城市精神,著力擦亮“上海文化”金名片。聚焦紅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加快實施十二個專項行動。

強化制度供給

《意見》給出了打響“四大品牌”的一系列總體目標:

到2020年,服務經濟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保持在70%左右,建設形成10個左右服務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0%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制造業產值占全市制造業總產值比重達到1/3左右,打造2個、培育4個世界級產業集群;消費對經濟增長年均貢獻率保持在60%以上,打造2條世界級商街、10個國內一流商圈、20個特色商業街區,打響50個具有鮮明上海特色的新品牌和50個老字號;文創產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3%以上,打造2個以上平臺級新媒體、2家以上國內領先的新型主流媒體集團。

打響“四大品牌”顯然不可能一蹴而就。

阮青表示,近期重點要加快推進實施全力打響“四大品牌”若幹意見和各自首輪三年行動計劃,落地落細首批推出的43個專項行動,確保開好局、起好步;未來要通過滾動實施多輪三年行動計劃,拉長板,補短板,樹樣板,將“四大品牌”塑造成為響亮恒久的金字招牌和馳名中外的城市名片。

為推動全力打響“四大品牌”,上海提出,要強化制度和要素供給,營造“四大品牌”建設的良好環境。

這其中,首先是要加強政府服務創新。重點是持續深化政府服務和管理效率變革,全面實施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深化“證照分離”“照後減證”改革試點,打響上海“一網通辦”政務服務品牌。其次是發揮功能平臺和載體項目支撐作用。重點是建設一批服務業創新發展示範區,培育一批世界級品牌園區,打造一批商業地標和文化地標,高水平辦好重大展會和節慶活動,吸引一批品牌機構和企業落戶。同時要著力厚植人才優勢。重點是加強人才政策和人才服務系統集成,堅持“量身定制、一人一策”實施人才高峰工程行動方案,實施重點領域技能提升計劃,造就一批世界級工匠、老字號技藝傳人和標誌性服務大使。最後還要健全品牌建設保障機制。重點是抓好標準引領、法治保障、品牌誠信和資金支持四個關鍵環節。

顯然,打響“四大品牌”並不是政府大包大攬、自拉自唱的“獨角戲”,而是要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奏響全社會共同參與的“交響樂”。

激勵上海沖擊新高度

對上海土生土長的科創企業來說,上海主動加快推進“四個品牌”建設,尤其是提高上海制造美譽度的舉措,給它們增添了加大研發和創新的動力和信心。而打破國外的壟斷,打上鮮明的上海制造的印記,則成了它們正在和計劃持續推動的事業。人工智能、醫療器械,上海的技術正在借助國家項目和“一帶一路”的東風,帶著更高的美譽度走向世界。

專註研發“機器人的眼睛和小腦”的上海思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思嵐科技”)CEO陳士凱表示,上海打響“四個品牌”,對於上海本土企業來說是一次激勵和號召。

小i機器人是上海本土人工智能(AI)的企業代表。小i機器人創始人、CEO朱頻頻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打響“上海服務”、“上海制造”、“上海購物”和“上海文化”四大品牌,既有利於為本土企業創造良好的創新機遇和商業環境,也有利於創造更多國際交融與合作,進一步促進本土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提升,為本土企業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

成立於2001年的小i機器人,在智能客服領域占據90%左右的市場。目前全球用戶超過8億,實現了人工智能大規模的商用落地。小i機器人的2017年上半年財報顯示,研發費用占當期總費用的55%。

在近日舉行的第六屆中國(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上,思路迪精準醫療集團副總裁李福根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該公司成立僅7年,已開發出3個面向全球市場的腫瘤免疫新藥項目,其中1款即將展開III期關鍵臨床實驗。而一般來說,研制藥的周期需要10~15年。“目前在中國能做診療一體化的就只有我們一家,國際上也只有羅氏。”

而作為一家基於激光雷達和SLAM(同步定位與地圖構建)技術的創業公司,思嵐科技的目標是提供高性能、低成本的機器人自主定位導航解決方案。

陳士凱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激光雷達和自主定位導航系統一直以來是實現智能機器人產品實用化和智能化的關鍵性組件,就好比是機器人的眼睛。通過自主研發,思嵐科技推出的首個低成本的激光雷達產品RPLIDAR正式打破了國外的壟斷,大大降低了應用成本。目前該產品已廣泛應用在各類服務機器人當中,同時,這一“上海制造”的品牌產品和技術也已開始出口到北美和歐洲市場。

逸思醫療的創始人、董事長聶紅林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提到政府所搭建的平臺,不僅要在現有的高科技產業領域繼續堅持技術創新,還要在國內仍然處於產業空白的高科技產品加大投入和政策引導,來實現技術的突破和產業的成長,尤其在芯片、高端醫療器械和設備研發和產業化方面,還要加大政策支持和扶持的力度,讓企業能更充分地利用好中國的巨大市場潛力,實現打造世界級高端產業集群的目標。

創立於2011年的逸思醫療研制出了自己的腔鏡吻合器、能量刀和腔鏡系統產品,部分產品在很多技術參數上超越進口產品,既打破了國內該細分領域的進口壟斷,也成為了全球少數能提供完整腫瘤微創外科手術解決方案的醫療器械企業。

為了打響上海制造的品牌和美譽度,聶紅林表示,2018年,逸思醫療會繼續在多個產品線領域與國內的領袖級專家展開技術創新方面的合作。2017年,公司在研發投入方面,占比高達營業收入的32%,遠超國內醫療器械行業的平均水平。

目前,上海正在生命健康、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未來前沿領域加強戰略布局,實施一批基礎前沿工程,填補國內空白。同時也在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聚焦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裝備、生物醫藥與高端醫療器械、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等產業,加快形成產業發展新動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03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