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曲線”切入保險市場,京東擬入股安聯財險

4月16日,安聯財險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官網披露的公告顯示,安聯財險中國獲京東等公司增資人民幣8.05億元,增資完成後,京東將成為安聯財險中國的第二大股東。

在獲得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的批準後,京東將成為BATJ中第三個入股保險公司的互聯網巨頭企業。

“曲線”拿牌

資料顯示,安聯財險中國是由德國安聯保險集團單獨出資、於2003年在中國註冊成立、總部設於廣州的外商獨資法人保險公司,主要面向中國境內的個人及企業提供旅遊險、健康險、車險等保險業務。

公告顯示,安聯財險中國的註冊資本擬從目前的8.05億元增加至16.1億元,擬增加的註冊資本將由北京京東叁佰陸拾度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深圳匯京通達商務咨詢有限責任公司、中原信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進行出資,其中京東擬斥資約5.37億元。

此次增資完成之後,安聯財險中國將從獨資性質變為合資險企。各股東持股比例分別為:安聯保險集團持股50%、北京京東叁佰陸拾度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持股33.33%、深圳匯京通達商務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持股4.27%、中原信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持股12.4%。

北京京東叁佰陸拾度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由劉強東等3位自然人股東完全持有。其中,劉強東持股45%,其他兩位自然人分別持股30%和25%。

安聯財險中國表示,安聯集團與京東集團雙方已達成長期合作,將在中國建設數字化保險合資公司。雙方將集合各自優勢,開發並提供有吸引力的保障解決方案,以滿足中國消費者快速演變的需求。

此前,京東就曾釋放過進軍保險業的信號。據了解,此前京東曾與四川省政府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四川設立京東互聯網財產保險公司。但截至目前還未有獲批消息傳出。

巨頭湧入

中國保險市場潛力巨大,隨著智能技術在保險業的應用不斷深化,互聯網巨頭紛紛發力保險市場。“反映了保險科技的發展以及對保險業的賦能”,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險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根據《中國保險科技行業投融資報告》,截至2017年末,互聯網巨頭BATJ、新浪、蘇寧入股了12家擁有保險相關牌照的公司,其中螞蟻金服囊括6家,涵蓋了壽險、財險、中介、香港保險等各領域。

巨頭湧入,但在打法上的側重點則有所不同。

2013年,阿里巴巴、騰訊和中國平安聯合成立了眾安保險,拿到國內首張互聯網保險牌照;2017年,信美人壽相互保險社開業,螞蟻金服、天弘基金分別出資3億元和2.05億元,這成為阿里巴巴的第二張保險牌照。

騰訊方面,2017年獲得開業批複的和泰人壽是由騰訊發起設立的互聯網壽險公司;同年年底,由騰訊持股57.8%的微民保險代理有限公司正式獲批。至此,騰訊擁有了財險、壽險和保險代理三張牌照。

在保險牌照的布局上,百度和京東稍顯落後。2015年,百度與安聯保險、高瓴資本聯合發起成立互聯網保險公司百安保險公司,目前尚未獲批。2017年10月19日,百度金融收購了黑龍江聯保龍江保險經紀有限責任公司,拿到了從事互聯網保險業務的資質。

朱俊生指出,科技並沒有改變保險的本質,但科技可以為保險賦能,讓保險供給更有效率,滿足不斷增長與動態變化的保險需求,從而重塑保險業生態。

但他也提出,自引入場景保險的概念以來,互聯網保險的創新產品層出不窮,但實際上除了退貨運費險等個別產品外,能經受較長時間檢驗、並有一定市場的產品卻並不多。因此,如果不基於對消費者的價值創造,單純的場景創造意義是有限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52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