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千億增量資金靜候門外,3000點隱現跌出來的機會

A股市場總是變幻莫測,在MSCI約千億增量資金靜候門外的前幾個月,這個市場就上演了兩波風格明顯的行情。

農歷狗年春節後,A股市場演繹小票反彈行情,短短1個多月時間里,創業板指數反彈20%以上;與此同時,大盤藍籌揮別過去兩年的結構性牛市,短短兩個月時間里上證50指數下跌了18%。進入4月份,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中小板等A股市場主要指數全部步入跌途,而創業板成了領跌先鋒。

截至4月17日收盤,上證指數跌至3066.8點,逼近3000點整數關口。“過去一段時間,該發生的都已經發生過了,不該發生也會發生。”上海一位大型公募的投資經理對第一財經稱,眼下正值年報、一季度披露的時間窗口期,市場最為看重的指標是真實業績。接下來沒有必要在糾結於買大買小,未來整個市場可能會表現為整體均衡、各板塊內部因為業績差異而分化明顯。

風格切換成行

A股市場上的風格切換還是來了。在此之前的1月31日至於2月5的4個交易日,上證50指數連漲4日,累計漲幅超過3.3%。與此同時,弱勢已久的創業板指數則還在繼續尋底。

一些聰明的資金借道ETF市場實現了精準布局。據Wind統計,截至4月17日,易方達創業板ETF場內份額為62.4945億份,遠高於一季度末的52.2345億份和去年末的30.7345億份。若按照4月17日的二級市場收盤價格估算,今年以來易方達創業板ETF光場內流通份額的規模就足足增長了50億以上。另一只創業板ETF的規模增長幅度更為明顯。華安創業板50ETF場內流通份額去年末的2.8829億份直接增長到了52.5779億份,短短4個多月增長了近50億份。按照4月17日二級市場的0.67元的價格來看,其間規模增長超過了30億元。與此同時,雖然以上證50及滬深300等指數為掛鉤標的多只ETF雖然規模也在增長,但變動幅度並不明顯。

這一次,大小票之間的估值差再一次被拉大。據Wind資訊統計,截至2月5日,創業板、上證50、滬深300三者的市盈率分別為43.9279倍、13.3054倍、15.6302倍,當日上證50估值為創業板的三成左右。到了3月31日,創業板與上證50的估值分別為55.3813倍、10.9098倍,也就是說此時上證50的估值水平只有創業板的兩成不到。

從大眾視野來看,創業板與上證50風格切換之所以發生是“跌多必漲和漲多必跌”的道理。上證50的牛市維持了2年之久,實現了65%左右的反彈幅度,相關個股翻倍或者增長數倍者輩出。反觀同期,創業板指數整體跌幅超過40%,股價腰斬者眾多。一漲一跌之間,創業板與主板之間的估值剪刀差得到了大幅縮減。

不過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若把時間周期拉長,主導A股市場走勢的因素始終是業績。眼下正值A股財報披露期。從已披露的2017年年報、一季報及預告的情況來看,創業板近期的反彈行情與業績的改善休戚相關。

財通證券分析師姚玭稱,市場風格變化的背後,是主板藍籌和創業板之間的相對業績表現變化。2018年一季報創業板業績增速大幅回升;大概率2018年主板和創業板業績增速的剪刀差會收窄。

據興業證券統計,從已披露一季度業績預告的617 只可比的創業板標的情況來看,一季度業績預計增速為 29%。剔除盈利和收入規模對板塊有較大影響的溫氏股份之後,預計增速為 32%,較 2017 年一季度的增速有較大回升。

姚玭又稱,藍籌股下跌的主要因素在於市場對經濟的擔憂,對需求下滑的擔憂仍在發酵。直接受到影響的是金融地產及黑色系周期股,後周期的消費也將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

盤面再變

進入4月份,創業板的反彈行情出現了戛然而止的跡象。與前些時日快速反彈不同的是,創業板指數超越大盤和上證50的跌勢。4月至今,創業板指數、上證綜指、上證50三大指數的跌幅分別為6.14%、3.22%、3.18%,其中光4月17日一日,創業板指數跌幅就達到2.99%。與此同時,A股上證綜指最新點位為3066.8點,距離3000點關口僅有約2%的下跌幅度。

在市場整體往下的大背景下,反彈中的創業板顯然難以獨善其身。海通策略分析師荀玉根稱,

以創業板為代表的中小市值公司雖然一季度業績增速強勁反彈,但是我們應該看到,大部分業績增速貢獻來自於少數醫藥、通信和傳媒領域,大部分創業板業績增速仍面臨較大壓力。2018 年,2015 年並購的公司業績承諾期已過,業績下滑的概率提升,在7月創業板半年度業績預告落地之前,市場對於創業板公司業績不及預期的擔憂始終存在。

另有券商人士稱,今年的A股市場像去年年初一樣對經濟充滿擔憂,但是3 月以來,部分高頻數據的改善讓部分投資者重新燃起了對經濟的信心,但是由於今年中國在去杠桿的大背景下,地產融資和地方政府的融資收到較大限制,因此,對經濟的擔憂仍然揮之不去。3 月進口數據和社融再次低於預期,將會進一步打擊對經濟的信心。

不過,市場的調整似乎也是布局真正有業績的上市公司的好機會。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稱,短期的波動不會改變中國產業升級和大國崛起的大趨勢。隨著年報和一季報的陸續發布,又到了進一步甄選和跟進優質公司的階段。事件沖擊帶來的劇烈市場震蕩,正是中期布局優質成長股和白馬股的好時點。

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策略分析師高挺稱,再有幾周MSCI主要指數即將把A股納入其中,在納入比例為5%的情況下,或許吸引185億美元流入中國。重要的是,隨著流入的管制減少,A股在MSCI指數中的權重未來也可能逐步從現在的5%上調到20%,屆時全球投資者將對A股產生較大的影響,例如藍籌和低風險高質量股票可能會受到青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49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