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放寬外資股比限制要“確保落地”,金融開放路徑更明晰

在博鰲亞洲論壇的開幕式上,國家主席習近平宣布了中國擴大開放四個方向上的重大舉措。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被作為首條予以強調。其中,放寬金融服務業外資股比限制的措施,被要求“確保落地”,同時加大開放力度。

堅持對外開放,確保外資機構開放政策落地——兩個明確的信號,奠定了中國金融開放接下來的基調。有專家學者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上述表態明確了中國金融改革不會停的立場;同時,金融開放的路線也更為明晰,從外資機構開放入手,進一步向人民幣自由交易、金融市場開放的縱深領域推進。

金融開放路徑更明晰

立場明確、路徑明晰,這是在習近平上述講話發表後,市場對於當前中國金融開放的整體印象。

4月10日,習近平在博鰲論壇開幕式上宣布,中國決定在擴大開放方面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舉措。第一條即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確保放寬銀行、證券、保險行業外資股比限制的重大措施落地,同時加大開放力度,加快保險行業開放進程,放寬外資金融機構設立限制,擴大外資金融機構在華業務範圍,拓寬中外金融市場合作領域。盡快放寬汽車行業等制造業外資股比限制。

金融開放的進程,也是本屆博鰲會議期間最受關心的話題之一。聯合國前秘書長、博鰲亞洲論壇理事長潘基文在“改革開放40年”的主題論壇中就指出,國際社會或西方國家此前曾對中國保險等金融行業存在爭議,即便是希望在相關領域與中國進一步拓展,也會對行業透明度、法制和規則等方面存在一定疑慮。但從目前來看,中國將繼續堅持對外開放,並在各個層面推進深入改革,把體系和制度與國際社會實踐相協同和結合,“國際社會肯定會熱烈歡迎”。

事實上,在此之前,對於中國金融繼續開放的預期已經比較一致。“中國金融體系開放的大趨勢是必然的。”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金融研究所所長吳曉求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放寬外資對金融服務業的準入,正表明了我國改革開放的步伐不會停。從進程上來,中國的金融開放從外資機構的準入開始,未來還將繼續在金融體系更縱深的領域推進;推進人民幣自由交易的改革,實現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體系內可自由交易的國際性貨幣的目標,同時加大中國金融市場的開放,引導外國投資者進入中國金融市場投資。

“我相信中國金融體系的開放不會停,會按照既定的步伐向前推進。機構、人民幣、金融市場,如果這三步開放都完成了,中國金融體系的開放就基本實現了。”吳曉求稱。

中國金融業競爭力將明顯提升、資本市場將持續健康發展,這是習近平在上述講話中,對金融開放的期許。在上述論壇上,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還表示,在開放的前提下,利用金融體系的配置功能,“中國金融業未來有望改變世界”。

方星海說,過去40年,中國制造業改變世界已經有目共睹。目前,習近平主席要求金融加快開放,這將推動中國金融業改變世界。

“全世界需要更多的投資,哪怕是美國這種大國,其基礎設施等領域也需要更多的投資。就全球來看,最大的儲蓄是在中國,並且中國今後每年都會有很多的儲蓄。如果利用金融體系進行有效配置,在開放的前提下向全球進行配置,中國金融業將改變世界。”方星海稱。

外資機構開放“確保落地”

推動外資機構開放落地的相關政策,已在不斷細化當中。而除了持股比例的“松綁”,放寬外資機構設立限制、業務範圍和合作領域,這也將對中國金融業帶來新的機遇。

去年11月,外交部、財政部先後宣布,中國將按照自己擴大開放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大幅度放寬金融業,包括銀行業、證券基金業和保險業的市場準入。其中,外資投資證券、基金管理、期貨公司的投資比例限制放寬至51%,三年後投資比例不受限制;取消對中資銀行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外資單一持股不超過20%、合計持股不超過25%的持股比例限制,實施內外一致的銀行業股權投資比例規則。此外,三年後將外資投資設立經營人身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的投資比例放寬至51%,5年後投資比例不受限制。

相關監管機構此後分別發布細則。去年12月,原銀監會發布《銀監會積極穩妥推進銀行業對外開放》通知,宣布擴大外資銀行業務經營空間,取消外資銀行人民幣業務等待期,支持外國銀行分行從事政府債券相關業務、放寬外國銀行分行從事人民幣零售存款要求,支持外資銀行參與金融市場業務。

今年3月,證監會宣布修訂《外資參股證券公司設立規則》,以《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管理辦法》重新發布並公開征求意見。修改內容涉及六大方面,包括允許外資控股、放開業務範圍、統一股權比例等。

有券商銀行板塊分析師表示,考慮到國內銀行的不同體量,預計放寬持股比例對中小型銀行影響更大,提高大型銀行持股比例對外資的資金要求較高。對中資銀行而言,外資準入放寬將加劇銀行業競爭,同時也將有利於提高經營效率、改善資產質量等,進而增強經營的穩健性。此外,中外資銀行的業務重點也有差異。外資準入放寬或將加劇銀行在零售業務領域的競爭,但外資行在產品創新、科技應用方面優勢明顯,有利於促進國內銀行業科技創新。

針對非銀行業,國泰君安國際董事會主席閻峰向第一財經表示,金融業開放力度繼續加大,金融機構外資持股比例限制正在逐步放松,這將提高金融業的良性競爭,進一步促進中資機構的高質量發展轉型。此外,有券商非銀行業分析師表示,大幅放寬市場準入有利於保險行業的產品轉型與服務升級。盡管外資保險公司在渠道商方面不具備優勢,但其在定價、資產負債管理等方面的優勢將逐漸凸顯,這也將加速國內中小險企的轉型升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03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