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官方收盤價報6.3107,較上一交易日官方收盤價跌108點,較上一交易日夜盤收盤跌80點。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金融分析師鄂永健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美元指數沒有顯著的變化的情況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回調或與市場對中美貿易沖突擔憂加劇有關,市場擔心貿易戰會導致貿易順差收窄和經濟下行壓力。短期內需關註貿易爭端,匯率雙向波動的可能性更大。
在中期判斷上,中金公司宏觀組分析員易恒認為,雖然中美貿易摩擦升溫,但目前跨境資本流動保持穩定,因此維持對美元走弱、人民幣走強的中期走勢的判斷。外匯分析師韓會師也表示,在局勢不甚明朗的情況下,擔憂貿易戰造成人民幣貶值為時尚早。
人民幣匯率波動加大
4月9日,人民幣中間價報6.3114,上一交易日中間價6.2926,創兩周以來最低水平。在岸人民幣開盤後迅速走強至6.2954,午後悉數回吐日內漲幅並跌至6.3139,離岸人民幣現報6.3148,基本回吐日內升勢。
離岸人民幣近期走勢
民生銀行研究院王靜文回顧到,上周離岸市場連續5天走貶,即期匯率由6.2628貶至6.3130,累計貶值502個基點;在岸市場僅有3個交易日,周一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由6.2881上調至6.2764,但隨後兩個交易日連續下調。
在岸人民幣近期走勢
而美元指數相對強勢,全周始終在90點以上微幅震蕩,周五收於90.1366,全周上漲0.17%,連續第二周上漲。在他看來,上周美元指數走勢主要受到兩大因素影響,其一是中美貿易爭端,其二是美國非農數據。
上周周初,美國公布對華“301調查”征稅建議,中方隨後決定對原產於美國的大豆、汽車、化工品等14類106項商品加征25%的關稅。此時市場仍然認為雙方處於“討價還價”的過程中,貿易風波終將緩和,美元指數溫和反彈。但隨後特朗普表示將考慮將對額外10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產品加征關稅,中國商務部和外交部則做出了針鋒相對的強硬回應,最終引發當日美元指數大跌。
上周五公布的美國非農數據也大幅弱於預期。3月份非農就業人口僅增加10.3萬人,遠低於市場預估的19.3萬人,失業率和就業參與率同樣弱於預期。不過,3月薪資環比增長0.3%,與預期相符,且高於前值,顯示勞動力市場繼續向好,可為美聯儲繼續加息提供支撐。
“整體來看,雖然非農數據同時對美元形成壓力,但貿易爭端仍然是市場最為關註的焦點。”王靜文稱。
跨境資本流動保持穩定
盡管外匯市場的波動正在不斷加大,但在外匯分析師韓會師看來,擔憂貿易戰造成人民幣貶值為時尚早。2017年以來,“參考一籃子貨幣”這一定價規則得到市場認可,逐漸擊退了單邊貶值預期,也基本消除了資本恐慌性外逃的風險,這個成果來之不易。
在跨境資金流動方面,中金公司分析到,雖然中美貿易摩擦升溫,但迄今為止,跨境資本流動保持穩定。4月8日,中國央行發布數據顯示,3月外匯儲備增加83.38億美元至3.1428萬億美元。
國家外匯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3月,我國主要渠道的外匯供求相對平穩,外匯市場繼續呈現供求平衡格局。國際金融市場避險情緒上升,主要非美元貨幣匯率相對美元升值,資產價格變動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外匯儲備規模回升。
“年初以來,我國經濟運行延續穩中向好態勢,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雙向波動並保持基本穩定,跨境資金總體平衡的發展態勢更加穩固。隨著國內經濟穩中向好的態勢逐步鞏固和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化,我國國際收支將延續基本平衡格局,跨境資金流動總體保持平穩。”外匯管理局有關負責人也指出,國際政治經濟環境依然複雜多變,金融市場仍可能面臨不確定性。國內外因素綜合作用,我國外匯儲備規模有望保持總體穩定。
中金公司易恒認為,雖然外需的潛在波動可能會階段性引發避險情緒升溫、對美元匯率形成暫時的支撐。“維持對美元走弱、人民幣走強的中期走勢的判斷。”
易恒表示,一方面,美國與其他主要發達國家貨幣政策“預期差”繼續縮小,另一方面,中國企業投資回報率持續改善。同時,市場對人民幣的匯率預期尚未從“負面”回到“中性”,因此,人民幣匯率仍有“逼空”的空間。
申萬宏源固收首席孟祥娟認為,近期人民幣貶值一方面是對上月底升值過快的小幅調整,另一方面周內歐元承壓、英鎊基本維持平穩,帶動美元指數走強,人民幣相對美元貶值,維持年內人民幣仍然處於穩中小幅升值的通道內的判斷不變。
在孟祥娟看來,中期英、歐通脹壓力逐步上行,緊縮路徑較為明晰;而美國通脹上行趨勢仍未得到有效確認,加息後半程可能受到潛在貿易戰的影響,預計年內全球貨幣政策進一步超預期的可能性不大。“美元指數大概率在89-91區間內窄幅波動,對應的人民幣相對美元匯率,預計也將在大概率在6.25-6.33的狹窄空間內波動,缺乏趨勢性變化,而全年預計外匯占款仍將維持持續小幅回升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