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區大門駛入轉了幾個彎後,朱曉的小車在一棟聯排別墅最西側的單元前停了下來。像平日裡一樣,她慢慢把車倒進了一樓的車庫裡。停好車,朱曉從後備箱中拿出一條粗電線,把形似加油槍的一端插進小車的加油口,另一端插在一塊放在地板上的白色電源接線板上。
這台「吃電」的傢伙是奇瑞瑞麒M1-EV—一輛純電動汽車。在它的後排座椅下方及後備箱內裝有一組巨大的鋰電池,滿電狀態下可以連續行駛100公里。
在剛開始開這輛電動車的時候,家裡的插座和車用電源線插頭不配套,朱曉是買來大插孔的接線板才解決問題。但她的丈夫覺得在車庫裡充電總是不太方便,最好是在門口裝個充電樁。
為了給車充電這事,朱曉已經找過小區的物業公司好多次了,希望從小區的總電表拉一根電線到家門口,然後讓電力公司來安裝充電樁。可一個多月過去了,安裝充電樁的事情還沒著落。
不過現在朱曉也不著急了,她反而有點猶豫是不是要在自家門前裝充電樁。她擔心在室外給車充電不太安全。從經濟角度考慮,她也不願意從自家的電表拉線到 門口來安裝充電樁。充電樁是用充電卡付費取電,而耗電量會併入家裡的電表,很不划算。開電動車一個多月以來,她在家裡僅充過五六次電,而且是晚上10點鐘 以後,那時電價只有平時的一半。更多時候她是上班後將車停在單位樓下充電,那裡安裝了十幾個充電樁。電力公司免費送給她和其他幾位車主每人一張充電卡,裡 面預存了1000元錢,足夠她充好幾個月。
朱曉是上海國際汽車城(集團)有限公司的員工,上班地點在嘉定區安亭鎮,距她家單程約有20公里。3月中旬,公司在內部徵集電動車試駕。第一批有4款 共8輛車,分別是中科力帆、奇瑞、眾泰和比亞迪的產品。瞭解了各款電動車的性能、價格後,朱曉決定買輛瑞麒M1-EV,這樣上下班可以更便捷。之前,她都 是乘坐單位的班車,路上要耗費1個多小時。
報名購電動車的同事共有18人。所有報名者都被組織到會議室去抽籤選車—主持人已經準備好了畫著笑臉和哭臉圖案的紙條,抽到「笑臉」者勝出。就這樣,包括朱曉在內的8位幸運者產生了。
4月6日,他們從公司領到了上好牌照的電動車。一下班,大家就各自開著電動車回家了。當天晚上,朱曉恰好和親朋好友一起在外面吃飯,她把車開到酒店顯擺了一番。大家圍著這輛電動車看了半天,還紛紛試乘試駕,給了個「開起來還行」的評價。
這讓她頗感得意—全上海市就8個人開電動汽車。
中國已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去年總銷量達到1806萬輛,但在傳統汽車研發、製造方面,基本上卻是外國品牌的天下。因此,中國政府正大力推進刺激政策,鼓勵本地汽車企業研發、生產新能源汽車,並在試點城市啟動了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
朱曉的瑞麒M1-EV最低起價約14.98萬元,扣除了國家和地方政府的補貼款後,加上購置稅、保險、上牌等費用,她為這輛車共支付了8.2萬元。而 同型號的燃油車型瑞麒M1手動擋基本型只要3.88萬元。好在這輛電動車的使用費用並不高,晚上給車充滿電僅需4.8元,能連續行駛100公里,夠她在家 和單位之間跑好幾趟。
而且,開的時間越長就越划算—廠家承諾保5年10萬公里,不過她也沒算過要開多少年才能回本。
一個多月過去了,朱曉的電動車已經行駛了1200多公里,與第一次正式上路時的彆扭感相比,她現在開起來已經得心應手了。她說,第一次開這款電動車的 確很不習慣,起步有點偏快,一踩油門車就躥出去了。制動能力較差,剎車有點滯後,遇到紅燈踩剎車時它不像傳統汽車那樣可以馬上停下來,車還是會往前運動一 些距離,因此踩剎車時得提前一兩秒。
有時候,這輛電動車還會發「脾氣」。
一天,朱曉正行駛在上班途中,車突然停了下來一動不動。幸好當時行駛在最右邊的慢車道上,否則多半會被後面的車追尾。重新啟動後,車又可以開動了。後來廠家派人上門來檢修,發現是因為有個地方線路接觸不良造成的。
作為第一批試駕者,每次開車後,電動車主們都被要求填一張行車狀況表,內容包括幾點鐘出發、到達,行駛距離,路上是否有異常情況等等,這些使用感受都會反饋給電動車示範區辦公室和廠家。平時,幾位電動車主之間也會相互交流開車感受,大家聊得最多的還是充電問題。
家住松江區的陳頡恃買的是眾泰5008EV電動車,每天上班來回要開100多公里。由於擔心電量不夠用,他經常晚上在家給車充電。另一位電動車主趙宇 從不在家給她的比亞迪F3DM充電。住在4樓,從樓上拉接線板給車充電根本不現實,小區的地下車庫也沒有預裝插座,所以她每次都是到了單位才充電。好在這 款車是油電混合的車型,還不用擔心「里程焦慮」問題。
不過,趙宇也有煩惱。
她家在上海市閘北區,距單位約40公里,每天上班時,她的行車路線是走中環,然後上滬寧高速公路,再從安亭收費站下高速前往單位。這樣,每天上下班她 需要支付兩次過路費共30元,一個月合計近700元。因為車需要在市區內行駛,所以4月份她拍了一張滬A牌照,花了4.6萬元。
她原本指望新能源車能得到一些特殊待遇。但結果令她失望。
市區的「天價」牌照讓住在嘉定區附近的電動車主們咋舌—這塊鐵皮抵得上一輛小汽車。朱曉的車上的是滬C牌照,各種費用加在一起只花了1500元。不 過,滬C牌只能在外環以外區域行駛,不能進入上海市區。但就算沒這個限制,她也「不敢」去,擔心在市區兜幾圈就沒電了。而且,沒地方充電。
續航里程短是純電動汽車普及的最大障礙。瑞麒M1-EV充滿電可以行駛100公里,不過廠家建議每次電量剩餘20%時就應該充電,將電量耗盡會損害電 池壽命。這樣,朱曉的電動車一次最多只能行駛80公里,陳頡恃的車可以連續行駛140公里,受電量限制,他們平時都無法遠距離行駛。
不過對於朱曉來說,她家還有一輛本田雅閣,如果要去較遠的地方,這輛汽油車可以派上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