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是大眾的狂躁,但最終只會是極少數人的狂歡。最直觀體現在融資上,從早期的天使、A輪到D輪、E輪、F輪、Pre-IPO,這中間一輪輪的淘汰,殘酷無比。
來源 | 礪石商業評論(ID:libusiness)
作者 | 劉學輝
在投資界近日的統計中,2017年全年,中國創業公司獲得A輪之前(包括A輪)的投資超過4000起,而拿到C輪融資的創業公司只有不到160家;到了D輪,這個數字更是打了個對折,只有76家;E輪更是鳳毛麟角,2017年全年,只有15家企業獲得了E輪融資(詳情見下表)。
一
E輪融資近30億美元,
超過一半被共享經濟、文娛攬走
2017年完成E輪融資的15家企業主要分布在共享單車、共享住宿(民宿)、文化娛樂、內容、醫療健康、汽車、雲服務、房產服務、教育、企業服務等行業中,15家企業總融資額近30億美元。
與前兩年相比,E輪企業的行業分布有明顯的變化。近3年里,企業服務、醫療健康每年都有企業完成E輪融資,其他行業則沒有連續完成E輪融資的記錄。而這些有企業完成E輪融資的行業,無疑都是當年的大風口或小風口。
2017年里,共享經濟無疑是最高調的風口,這一年里,有4家共享經濟企業完成了總金額超17億美元的E輪融資,融資金額超過了其他11家企業E輪融資總額。
以摩拜、ofo為代表的共享單車不再贅述,共享住宿在2017年也表現搶眼。伴隨消費升級,提供個性化體驗的非標住宿越來越受歡迎。2017年,主打共享住宿的國內在線短租行業逐漸進入爆發期。根據艾瑞咨詢發布的《2017年中國在線短租行業調查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在線短租市場交易規模為87.8億元,預計2017年將達到125.2億元。據VC SaaS數據顯示,2017年是我國在線短租創業公司有史以來獲得融資次數(13次)最多的一年。
相較於共享單車行業的硝煙四起,已經發展了好幾年的共享住宿領域發展相對平穩,但同樣是競爭激烈。目前主打特色化、多樣化、C2C的小豬和推行標準化、B2C的途家及分享住宿行業“鼻祖”Airbnb呈現三足鼎立之勢,但還是有其他品牌在不斷冒出。
此外,文化娛樂大行業也有今日頭條、一點資訊、聚橙網、蜻蜓FM4家企業完成E輪融資;醫療健康在2017年是IPO大年,近3年內有6家企業跨過E輪。
二
距離D輪融資完成最長不超過3年
從融資金額來看,毋庸置疑的是,融資輪次越靠後,金額往往越高。在2017年完成E輪融資的15家企業中,有10家融資超1億美元。值得註意的是,除了滴滴、美團級別的巨型獨角獸E輪融資,2017年E輪企業的單筆融資金額明顯高於2015年、2016年E輪單筆融資金額。
在2017年完成E輪融資的15家公司中,只有2家企業距上一輪融資的時間超過了2年;7家企業距上一輪融資時間為1年到1年半;5家企業距上一輪融資不到半年,其中摩拜E輪融資更是距上一次融資不到3個月。
三
多輪連投,它們是最堅定投資方
對於資本方而言,堅定看好被投方的表現除了屢屢站臺背書,多輪連續投資是更實際的體現。
猿輔導從2012年至今共融資5輪,其中IDG資本連投4輪、經緯中國連投3輪;摩拜的投資方多達20多家,紅杉資本中國、高瓴資本、創新工場等也多次出現在其投資方名單中;連獲百度3次註資的個推無疑為堅定的百度系。;堅定看好共享經濟的愉悅資本則自C輪入股之後,又2次加註小豬短租。
小豬短租的直接競爭對手,幾乎每一輪融資中都有攜程身影的途家,更是被看做為攜程的一個業務子集。
除了攜程的持續註資,2016年10月20日,途家宣布並購攜程、去哪兒旗下的公寓民宿業務,其公寓民宿頻道入口、團隊和整體業務將並入途家,成為途家的一部分。
2017年7月,攜程連同途家舉行年中媒體溝通會。攜程聯合創始人、董事長梁建章親自出席面對媒體表示:民宿會成為攜程產品的重要補充。資本關系之外,攜程系與途家之間的整合,還在繼續深入。
四
PE、產業“接盤俠”來了
從機構投資方來看,在投資界此前的C輪、D輪分析中,投資方多為VC,其中紅杉資本中國、經緯中國、IDG資本、啟明創投等頂級VC出手次數頻繁。到了E輪,則呈現出了不同的情況。由於E輪企業數量少、行業分散、輪次靠後、金額較大,此時VC逐漸退場,資金雄厚的PE、產業投資方等“接盤者”開始占據主要位置。
在2017年完成E輪融資公司的47個投資方(不完全統計)中,有19家PE投資方、11家產業投資方,占比64%以上。
PE投資者中,即有華平投資、高瓴資本、弘毅投資、雲鋒基金等知名PE,也有工銀國際、招銀國際、交銀國際等銀行系PE,還出現了贏知資本、玖富、明道金控等規模偏小、但更聚焦細分行業的小PE。2015年至今,E輪出手最多的PE有中信產業基金、高瓴資本、華平投資等。
產業投資方中,BAT占了主要位置。
2017年15家E輪企業中有8家企業得到了BAT其中1家或2家的直接或間接投資。
其中,阿里巴巴出手4筆,分別為ofo、小豬短租、大搜車、七牛雲。
騰訊出手3筆,分別為摩拜、蜻蜓FM、猿輔導。
百度出手2筆。
此外,中國平安、海爾投資、海瀾投資等產業投資方也越來越多出現在企業後期的投資者名單中。
五
超過70%已站隊,
依然“獨立”發展的不足30%
在此前的C輪、D輪分析中,投資界分析了BAT的布局意義,此處不再贅述。值得註意的是,15家企業中,今日頭條、一點資訊、思路迪、聚橙網4家企業從來沒有獲得BAT一家的投資。其中一點資訊背後有鳳凰新媒體,思路迪、聚橙網非常垂直且體量相對較小。作為沒有接受BAT或其他任一家老牌巨頭註資的巨型獨角獸,今日頭條的不站隊尤為突出。
張一鳴曾如此回應“騰訊收購今日頭條”的傳聞,“我創立今日頭條,不是想成為騰訊的員工。我們希望能夠自己成為一個對社會有很大價值、很大意義的平臺級公司,主要是想跟員工或者跟業界表達的是,頭條還是有自己的誌向的。
當前BAT壟斷互聯網市場,對 BAT 的不服從,意味著競爭。在BAT的剿殺下,今日頭條通過投資並購慢慢形成了自己的生態圈,未來或許在BAT系之外,頭條系或許也能成為互聯網界耀眼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