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讀書札記180126中國文明的歷史(一) 支那 與 中國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8/01/26/%e8%ae%80%e6%9b%b8%e6%9c%ad%e8%a8%98180126%e4%b8%ad%e5%9c%8b%e6%96%87%e6%98%8e%e7%9a%84%e6%ad%b7%e5%8f%b2%e4%b8%80-%e6%94%af%e9%82%a3-%e8%88%87-%e4%b8%ad%e5%9c%8b/

讀書札記180126
中國文明的歷史(一) 支那 與 中國
掌門執筆

《中國文明的歷史》(2017) 岡田英弘

〈支那China源流考〉
秦王平六合,置郡縣,同文書,威聲震遐邇. 遠近諸民族遂以「秦」這個詞指涉這塊高度文明富強的 “地方”, 此稱呼永久地保存了下來.
「秦」進入 波斯語系成了「Chin」; 進入阿拉伯語系成了「Sin」. 印度各語系則稱「秦」為「Cina」; 稱「秦國」為「Cinasthana」. 等到東漢白馬寺譯佛經的時代, 這兩個詞語分別音譯為「支那」和「震旦」.***

再過一千五百年,葡萄牙人繞好望角東來,立足印度,始聞得「Cina」大名. 1511年葡人占領馬六甲, 1557年嘉靖年間定居澳門,終於來到「秦」地. 「Cina」之名透過葡萄牙人傳遍歐陸, 變形為英語和德語的「China」, 法語「Chine」, 意大利語「Cina」.***

1708年意大利傳教士G.Sidotti到日本宣教, 和服帶刀登陸外島,立即被捕. 江戶幕府出動大儒 新井白石 四次問訊, 記錄輯成《采覽異言》和《西洋紀聞》兩書. 譯(成日)文過程中,新井發現歐洲人將日人稱為「漢土」「唐土」的地方叫作「Cina」. 他不欲直譯, 為示學問高雅,取古代漢譯佛經「支那」一詞為音譯, 此譯法音義兼合,遂成定巘.***

甲午敗戰,清朝以明治為師, 1896年派遣首批留學生赴日. 隨後十餘年赴日人數呈指數式增長,數以萬計. 這番交流對於二十世紀初的中國文化影響至大, 很多現代學問和語詞概念,都經日本轉介進來. 留學生在日本察覺故鄉大地被稱做「支那」,自己則被叫做「支那人」. 他們把這種稱謂帶回中土,成為新進文化圈的風尚語詞. *** (梁啟超等人大量使用之時,兩國人民對此詞並無任何貶義.)

相對地,明清朝野對於皇帝君臨的土地(理論上並無邊界), 沒有(也沒需要有)特定稱謂.*** 「中國」一詞甚少使用, 其指涉側重文化分際(ie四夷vs中國),而非地域差異.**** 至於作為(法國大革命式的) “民族國家”的「中國」,亦於此時從日本輸入,*** 天朝思想的中國自古並無民族國家的觀念.

但是「支那」這個語詞純由音轉,沒有字面意義, 對於表意系統的中文很是無味.*** 於是文化界起用古典詞語「中國」,取代欠典雅的「支那」, 逐漸棄用該詞. (到了侵華戰爭….. “支那”自然在雙方心目中都滿溢了貶義.)

〈中國的起源〉
「國」這個字原本是「或」字,附加的方形框邊代表城牆, 意指拿著武器守衛城牆. *** 故此,「國」是設防的都市.
之後,「國」與「邦」混用, 而「邦」與「方」相同,指 “方面,地方”, 範圍比「國」寬廣,兼及一國控有的周邊地帶.*** 漢初避 高祖劉邦諱,捨 “邦”用 “國”, 「國」的使用漂移至 “地方,疆土”,不再指“都市”.

然而「中國」的意思卻與「國」有所不同, 在古代「中國,京師也.」,指首都. 同樣是漢朝,「中國」的詞義也改變了. 《史記》「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蠻夷,五在中國.」, 把中國與蠻夷相對立, 既指族群,又指地域,敲定了「中國」一詞的後世用法,迄至清末. 至於史記「中國」的地域範圍, 則起始陝西渭水,及河南黃河,迤邐入山東, 屬於東西走向的狹長地帶.

至於「國家」一詞,起初直指 “國與家”, 即公私領域的兼舉. 到了東漢末,開始代表王室朝廷,有了 “政治實體”的意味. 至於現代意義的 “民族國家”, 對「天朝中國」來說固無必要, 滿洲入主中原, “民族思想”更加成為禁忌. 清末同盟會誌士在日本學得「民族國家」,正好拿來鼓動排滿, “忍令上國衣冠,淪於夷狄;相率中原豪傑,還我河山.”, 「中華民族」即是漢族. 到得辛亥功成,這中華民族竟又一轉而為 “五族共和”,多了四族. 「中國 = 中華民族的國家」最終定型成今日的模樣.*** 然而這個「中國」,已非 司馬遷的「中國」.

岡田教授的強項是上古史,頗具隻眼,本文介紹一二有趣之處.
〈王是marketmaker〉
《周禮考工記》「左祖, 右社, 前朝, 後市」, 講的是王宮和國都的空間結構.
「祖」原形是「且」, 「社」是「土」,兩者是豎立在宮門兩側的柱子, 形狀男根,功能是阻止惡靈侵入. 祖後來發展為祭祀王室祖先的「太廟」; 社成為祭祀穀神的「社稷」.「朝」即「朝廷」,是進行朝禮的庭院; 而「市」即市場,就是進行交易的場所.

作者推敲,祖和社是保祐市場和貨物的神祇; 「王」是市場管理者; 朝禮是開市的儀式. 王宮原來是從市場演化而來.***** 遠方前來入市的交易者必須向王繳交實物商品的十分之一作為手續費, 這是「稅」的起源. 稅要交到市場入口的柱子處, 「祖」借用成「租」. 甚而「祖」的意思就是「阻」,代表阻止進入市場…..除非先繳稅.
為了進行管理,最重要的當然是收稅,市場要築牆以圈圍空間, 其入口自然在交稅的柱子之處. 於是該處設為門戶,而柱子則移在門外戶旁. 王宮築牆的目的原是為了管理市場.***

「王」從經營市場的事業中汲取大量財富,獨霸一方. 他組建武力團夥,對內巡邏市場,維持秩序; 對外禦防盜賊,阻止 強闖/潛入(ie不繳稅)的交易人. 換個角度,也可以看作是市場經營者勢力坐大,變身為「王」.

王宮的圍牆擴大及加固,最終變成「城牆」, 是因應交易和收稅狀況,而非單純的防止刼掠. 所以「國」是王宮的擴充,其原型是市場.***** 「國」是一種由城廓界定的商業都市.

這是對國家起源理論的主流學說「築城說(ie防禦掠奪)」的一種有趣的異議. 作者據此進一步推導出獨到的 “中國國家起源理論”.
〈中國是市場網絡的中心點〉
某個原初的 市場=國, 其位置必然座落於河流交之節點,這樣遠方的交易商才能到來做生意.*** 很自然地,這個「國」勢力興旺之後, 其擴展路徑必然是 “水平整合”, 沿著河流網絡向遠處的交滙點建立分支「國」.*****

這些殖民都市會百份百複製「祖國」的空間形式(ie城牆都市), 社會組織和政治文化.*** 其最高典範就是後來 周公實行的「封建」,但這種發展形式則發端於遠古三代之前.
愈是向遠方築城,與原居民的關係就愈緊張,「國」的軍事味道就愈重. 城牆愈高愈厚,執戈之士愈多愈專業, 成為軍事殖民城,漸漸掩蓋了原先的商業性質, 就像幾千年後西歐人到來東亞時發生的事態一模一樣.

這些呈網絡狀態,同氣連枝的「國」群, 沿著河流走道互通聲息,相互參扶. 他們的實質,或者只是精神上的領袖宗主之國, 就是其祖先,居於網絡中央點的母「國」. 這中央之國,被稱呼為「中國」.
這中國「王」開始自稱為「天子」,製作崇高形象, 為了數典忘宗,掩刷其商人的低下出身,甚至意識形態上實施 “賤商主義”.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50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