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朱嘯虎和三個金沙江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904/164965.shtml

朱嘯虎和三個金沙江
創業家 創業家

朱嘯虎和三個金沙江

最近,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朱嘯虎有點煩,因為“金沙江”三個字。

首發 | 創業家&i黑馬(ID:chuangyejia)

文 | 嶽麗麗

編輯 | 王根旺 

頭圖:《羅生門》劇照

9月3日晚間,朱嘯虎發了一條朋友圈,大致意思是說金沙江創投和金沙江資本無任何關系。朱嘯虎告誡媒體,不要再發布任何以自己名字為標題實際為金沙江資本包裝的文章,因為金沙江創投和金沙江資本毫無關系,“滴滴/ofo和金沙江資本投資的任何企業都沒有業務往來或者承諾。”

85

(*朱嘯虎)

這不是朱嘯虎第一次因“金沙江”而煩惱。兩天前,他在轉發一篇報道時就曾評論到:金沙江創投、金沙江聯合、金沙江資本完全沒有任何關系,我們金沙江創投不對金沙江聯合以及金沙江資本的任何投資行為及項目背書。

三個金沙江

金沙江資本和金沙江聯合到底是何方神聖?兩者與金沙江創投又是什麽關系?創業家&i黑馬分別查閱了三家的官網。

金沙江資本官網這樣寫道:“金沙江基金成立於2004年(由伍伸俊和林仁俊共同創建)。2016年由合夥人領銜成立金沙江創投,金沙江聯合和金沙江資本三個獨立互補團隊以獨特投資策略和資源。過去十年來,金沙江團隊投資晶能光電,滴滴出行,新大洋汽車和Silevo太陽能,並嘗試收購飛利浦LED等項目。金沙江資本在中國北京,香港和美國矽谷設有辦公室。”

在介紹創始人伍伸俊時,金沙江資本這樣描述:金沙江創投的創始合夥人及董事總經理,專註於半導體、新材料和新能源行業。他在LED和電動汽車產業板塊做出獨特的投資。作為 GO Scale Capital (金沙江資本)基金的投資委員會主席,他將為基金帶來加速企業成長和中國技術本地化的深厚經驗。

w

(*伍伸俊)

而金沙江聯合資本官網如此寫道:“金沙江聯合資本是專註於高科技產業股權投資的人民幣基金平臺,重點投向為泛人工智能(如機器人、先進制造、自動駕駛等)、新能源和節能環保領域的中早期科技創新企業。金沙江聯合資本擁有獨立的投資管理團隊。該團隊由金沙江創業投資基金的董事總經理潘曉峰牽頭組建 。團隊成員均擁有豐富的企業運營、創業投資以及風險管控的經驗。基金的風控、財務等後臺體系由金沙江統一管理。”

在介紹主管合夥人潘曉峰時,金沙江聯合資本說道:自2005年起任金沙江創投的董事總經理,並於2009年組建了金沙江聯合人民幣基金,全面負責金沙江聯合資本的投資和管理工作。主要投資方向為光電、汽車和泛人工智能。

P

(*潘曉峰)

金沙江創投官網則顯示:金沙江創業投資基金專註於投資高新技術初創企業,是滴滴出行、餓了麽、映客直播、ofo共享單車、去哪兒、上海大智慧和小紅書等優秀創業公司最早期的機構投資者。金沙江創業投資基金目前管理著超過15億美元的資產,包括美元和人民幣基金。我們在矽谷、北京和新加坡均設立了辦事處。

就三者官網資料進行分析可以發現,除了域名、投資領域和投資階段不同之外,三者名字差別不大,極易混淆。而且金沙江資本和金沙江聯合都或多或少強調了與金沙江創投的淵源。三者是否皆由金沙江基金衍生而來?

三種說法

“金沙江資本官網顯示的金沙江基金這個說法是不存在的。”朱嘯虎對創業家&i黑馬給出了明確否認的答案。他透露,金沙江資本創始人伍伸俊曾參與創辦了金沙江創投,2016年伍從金沙江創投離職做了金沙江資本,而金沙江聯合是由同年離開的潘曉峰創辦的。

朱嘯虎認為,伍出去後故意留給公眾其和金沙江創投為一體的印象,所以起名金沙江資本,試圖“攀附”金沙江創投的品牌。

他還指出,其官網所展示的已投項目絕大多數都是金沙江創投所投,和伍新成立的公司沒有任何關系。

“伍、潘二人雖都參與過金沙江創投的創辦,但離開後已和公司再無任何關系,三人也曾私下約定三家均為獨立品牌,且在股權上三家也已經沒有任何關系。”朱嘯虎向創業家&i黑馬表示。

朱嘯虎稱此時出來厘清三者關系也頗有些無奈,“最近金沙江資本反複在媒體PR打造三家基金一體的形象,金沙江資本最近從事的幾個跨國並購項目例如智利鋰礦、日產電池風險巨大。”

“呵呵”,在創業家&i黑馬問及如何看待朱嘯虎的說法時,金沙江資本創始人伍伸俊回複了這兩個字。伍進一步解釋道,清者自清,涇渭分明,“我是金沙江創投共同創始合夥人沒錯。其它從來不對外評論,我們正在忙著電動汽車板塊投資和收購。”

另外一種說法來自金沙江創投的一位LP,該說法有較高的可信度。該人士告訴創業家&i黑馬,2014年左右因為投資規模和周期不一樣,金沙江創投內部分成兩個團隊,朱嘯虎、丁建等人單獨做美元基金,2015年金沙江做了人民幣基金——“金沙江朝華”,共2億元規模,並參與投資映客和ofo。

“金沙江聯合在2016年年底從金沙江創投拆分,只有人民幣基金,專做先進制造的企業服務;而金沙江資本主要在香港做大型資本運作和並購,只有美元基金。此後三家logo和域名全部換新和改變,完全分開。”上述人士稱。

誰的金沙江?

其實不難理解,此次事件的本質是品牌之爭。風險投資行業是合夥人制的行業,高度依賴於合夥人的能力,由於新老合夥人利益分配不均衡,很多年輕的、業績好的合夥人大多選擇單飛或是自立門戶(這也是VC行業一直在裂變的本質原因),而大多數年輕合夥人選擇單飛之後一般很難帶走原有基金的品牌,更多的是帶走原有的團隊、LP等資源。

而在創投界,近幾年,朱嘯虎個人通過抓住近幾年的幾個大風口(滴滴、ofo、餓了麽等),對於金沙江創投來說,有力挽狂瀾的救世主之功,把一個準二線的品牌帶到一線知名VC的陣列,可能在這個品牌之下,融入了更多朱嘯虎個人的心血和基因,這也是本次品牌之爭的另外一個複雜點。 

那麽,“金沙江”到底屬於誰?

一位業內人士向創業家&黑馬分析,“金沙江”的品牌之爭,先從事實角度出發,至少從工商註冊資料顯示,最早金沙江相關的投資管理公司是2006年成立的“北京金沙江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法人:伍伸俊),其註冊的網站“www.gsrventures.cn”(現“金沙江創業投資”官網),註冊備案號:京ICP備09072410號-1。以及“GSR Ventures”的36類(金融及投資管理類)商標,歸北京世紀金沙江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所有,該公司法人代表:伍伸俊)所有權的角度來看。如果從這個角度,至少是在朱嘯虎進入之前,“金沙江”品牌更多的印記應該是跟伍伸俊相關。

而另一位不願具名的創投人士則對此表達了不同的觀點,雖說法理上,伍有優勢,但情理上,朱占上風。他認為,朱嘯虎雖不是最早加入金沙江創投的人,但金沙江創投後來投中的大多數代表項目皆直接或間接出自他的“金手指”,朱對金沙江創投的興起了主導者的角色。

其實,投資機構的品牌之爭早有先例。2016年初,時任複星昆仲資本董事長王鈞離職單飛,成立的新基金名字就叫“昆仲資本”。而複星昆仲後來則不得不更名為複星銳正資本。

更早則有軟銀賽富拆分的案例。軟銀賽富可以理解為創立品牌的第一期基金,LP是軟銀集團和思科,管理合夥人是閻焱。而從第二期基金之後,基金拆分為軟銀中國(延續一期基金品牌,歸屬於軟銀集團孫正義的品牌,LP也是軟銀集團),一期基金結束之後,閻焱帶著一期基金的大部分專業團隊出來成立賽富亞洲投資基金。 

正如特勞特所言,商業競爭的本質不是產品之爭,而是認知之爭。如何對品牌形成認知?特勞特提出了一劍封喉術,即企業做品牌的時候一定要鎖住一個字眼。因此從商業角度看,伍伸俊的做法也不難理解。而對於朱嘯虎而言,能否在三個金沙江之中保持住“金沙江創投”的品牌獨立性是個不小的挑戰。

金沙江創投 命名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30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