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流動性“緊平衡”、融資成本走高和城投與政府債務加速隔離等因素的影響,2017年以來城投債的發行量走低。但自6月份開始,此規模又出現了顯著回升。
據聯合資信統計,6月共有132支城投債發行,發行規模達1070.70億元,環比增長201.59%;7月共有197支城投債發行,發行規模達1610.27億元,環比再增50.39%。
值得一提的是,7月是2017年以來城投債發行數量及規模最高的月份。
而今年上半年,城投債發行量總共不過3822.32億元,同比下降60%。這也是四年來同期相比的最低水平。
債券到期壓力持續上升
對於6月中旬以來的城投債發行規模回升的原因,中債資信研究團隊分析認為,此期間市場資金面明顯好於預期,這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了城投債的發行。
除了市場資金面,多名債券業務人士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還提及了過大的存量以及由此帶來的滾動和周轉壓力。這也是發行量回升的原因之一。
有業內人士表示,置換額度有限,新增信托與融資租賃也受限,一些債務壓力大的發行人只能硬著頭皮繼續發行PPN(非公開債務定向融資工具)等產品。
對於後續走勢,中債資信研究團隊通過發債結構分析發現,上半年城投融資環境收緊,但中短期債券品種占比明顯上升,這加劇城投債券未來三年到期周轉壓力。其研究稱,2017年下半年至2019年,城投債券合計到期規模2.80萬億元,占全部存量城投債券的61%,其中2017年下半年到期債務規模為0.57萬億,2019年達償債最高峰,單年到期債券量為1.27萬億元。
主體級別上移、發行利率走高
從品種來看,據聯合資信統計,7月份城投債發行量顯著增長的動力來源於企業債。企業債是7月發行數量和規模最大的品種,占比為30.96%,發行規模較上月增長228.58%。另外,公司債和PPN在發行規模方面環比增長也較大,分別增長29.92%和32.75%。
從信用等級來看,7月份發行人主體信用等級集中在AA和AA+,其中AA級企業發行規模最大,總共發行127支、發行規模963.47億元;AA+級企業發行規模次之,合計發行42支、發行規模380.50億元。除AA-級以外,其他各級別企業發行數量和規模均較上月增長。
其實不止是7月份,整個上半年,在融資環境趨緊的態勢下,發債主體整體呈現級別上移。中債資信統計顯示,中部地區AA+及以上占比提升,西部地區AA-級主體占比下降,欠發達地區新發主體級別上移,縣級平臺企業新發主體的資質上移最為明顯,AA+及以上主體占比由2016年同期的9.73%升至19.05%。
截至2017年6月末,存量城投債券主體及債項級別仍主要集中於AA及以上。其中,主體信用級別中,AA+級及以上占比為23.55%,較去年同期提升3.1個百分點。
招商證券固收研究團隊觀點認為,目前各機構對低等級城投債的風險偏好明顯下降。政策意在“開正門”、“堵偏門”,地方政府融資“去城投化”似有加速之意,城投債產業化一致預期的形成,也加劇了市場的觀望情緒。
發債利率方面,中債資信統計顯示,2017年上半年新發行城投債以發行規模加權的平均利率為5.73%,較2016年同期上升1.02個百分點,增幅顯著。其中,不同期限城投債券平均發行利率及利率下限均明顯上浮;高信用等級主體2016年上半年融資成本超低位運行,在今年上半年融資環境趨緊背景下,發行成本漲幅尤為顯著。(本報實習生段思宇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