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我挺董 蔡東豪

2011-6-21  NM




我的父親大半生在船上度過,俗稱 「行船」,他對我的最大期望,是我不需要在船上工作。小時候長輩對我的教誨都跟船有關,經常提醒我,父親終日離鄉別井,為家庭犧牲,我要努力做人,結尾一 句一定是「行船跑馬三分險」。從小至今,我對航運都有一份特別感情。航運公司之中,我最留意是東方海外,這當然跟董氏家族有關,董浩雲在航運界的事跡就是 引人入勝的故事,他的兒子董建華曾領導香港八年,董氏家族跟香港有着密切關係。

航運是周期性生意,受經濟影響,過去十年,新興國家經濟崛 起,帶動環球貿易興旺,航運業處於長期牛市。個別航運公司管理層或許表現特別出眾,在航線編排和載貨效率各方面有過人本領,運費收得比人家高一點,業績比 人家出色一點,但始終不能擺脫航運周期的影響。東方海外被公認為管理優秀的航運公司,○八至○九年受金融海嘯打擊,業績也大受影響,○九年更錄得虧損。航 運業另一個特徵,我做廠感同身受,就是生意受到「量」的限制。提高效率和生產力或許可提升生意容量,但幅度有限。有些例如互聯網的生意,能夠以近乎零的成 本隨時隨地增加生意容量,做航運和做廠的只能羨慕。航運和工廠面對同一問題,是提升生意容量需要一段長時間。假設我工廠的生意大旺,開工開足一星期七日, 一日二十四小時,都應付不到訂單,此時我最希望上天可以立即賜我多一間工廠。工廠擴產要興建廠房和添置生產設備,由拍板一刻至投產,快則一年,慢則兩年。 即是說,工廠管理層從現在一刻掌握到的資料(現貨),決定擴充產能,而新產能在一兩年才投產(期貨);現貨和期貨之間的一段時間,很多事情可以發生,例如 今日的盛況,幾個月後消失,無數工廠就是死在這「迷離空間」。因此,我很留意其他工廠擴產的決定。

 

航運業擴充生意容量,主 要途徑是添置新船,建船所需的時間比興建廠房還要長,動輒兩三年。東方海外最近宣布斥資一百億元訂購十艘新船,翻查紀錄,東方海外上次大規模購買新船是○ 七年,我認為這是一個重要訊號。去年航運業復甦力度超越預期,航運業包括東方海外大豐收。今年航運業持續暢旺,不過升幅一定不及去年,加上油價高企,對經 營成本構成壓力,航運業前景不是完全明朗。東方海外管理層此時作出訂購新船的決定,代表對航運業前景投信心一票。當然,管理層對前景有信心,不一定代表好 消息,因為管理層可以判斷錯誤,投資者須判斷管理層的判斷。從投資者角度看,過去十年,東方海外是不多人談及的「股王」。你沒聽錯,是股王。十年前,東方 海外股價是三元,現價是六十元,其間股東共收普通股息和特別股息共四十五元。十年前投資一元在東方海外,今日等於三十五元。沒有管理層大吹大擂,沒有財經 演員大合奏,東方海外的含蓄是股市的異數。十年間兩宗交易大幅提升東方海外的業績:○七年出售美國貨櫃碼頭業務和去年出售內地地產業務,為東方海外共錄得 逾二百三十億元盈利。我說過多次,我不介意上市公司管理層涉足非核心業務,很多人以負面的「不務正業」形容(其實參與非核心業務不等於不關注核心業務), 我認為重點是管理層有眼光和有能力,為公司賺錢,而且把賺到的錢跟股東分享。東方海外在航運以外建立龐大非核心業務,在適當時候出售,並派特別股息予股 東,一次再一次展現股票增值的循環,香港股市中不多見。我的判斷是,我願意信賴東方海外管理層的判斷。東方海外業務已達到相當規模,管理層某一個決定的影 響,對公司相對上不大,重點是管理層整體上的執行能力,怎樣每一天把每一項工作做得好一些,怎樣在一個周期性行業中知所進退。有不騙人的十年業績在手、有 管理層具自信地向將來投下一票、有新興國家經濟陸續崛起,我大聲重複十年前曾響徹香港的三個字:我挺董。

蔡東豪

現任上市公司精電國際行政總裁,他曾任職投資銀行,在《信報》以筆名原復生撰寫財經專欄,對投資及求知有無限渴求,習慣早上四時起床寫作找樂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9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