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1.8萬家短視頻內容公司,為什麽只有0.5%拿到A輪融資?

來源: http://www.iheima.com/top/2017/0702/163893.shtml

1.8萬家短視頻內容公司,為什麽只有0.5%拿到A輪融資?
史翔宇 史翔宇

1.8萬家短視頻內容公司,為什麽只有0.5%拿到A輪融資?

繁華的背後,卻暗藏行業的硬傷...

 

文 | 史翔宇

2017年,創業圈最熱門的關鍵詞,除了共享單車,就是短視頻。

繁華的背後,卻暗藏行業的硬傷。

平臺方向巨頭紮堆、格局基本定型,而內容制作公司都面臨盈利變現困難、想象空間有限的窘境,這直接導致,資本的興趣寥寥。

最新的融資數據顯示,進入A輪的短視頻內容公司,只有100家左右。

風口上的行業,卻並未成為資本的寵兒,短視頻內容領域該如何突圍?

短視頻為什麽這麽火?

2016年,就是短視頻的爆發之年。

目前,國內的短視頻創業團隊大約有1.8萬。一時間,短視頻從藍海,迅速淪為腥風血海,競爭極其激烈。

保守估計,僅美食類短視頻公司就有數百家,日日煮、日食記、魔力美食、一人食、大胃王密子君、辦公室小野……

辦公室小野,用辦公室里的一切東西烹飪美食,瞬間走紅

2014年,4G網絡時代到來。到2016年的基本實現了4G智能手機的大範圍更新換代,隨著帶寬的提升和資費不斷下降,短視頻播放的最大障礙被清除了。

此時,硬件設施的完備,為短視頻的發展創造了肥沃的土壤。

除了土壤肥厚,視頻創作的進入門檻也極大地降低了。

“內容機構一定會越來越快地小型化”。2015年,張一鳴邀請《人物》雜誌副主編吳達加入今日頭條時說,傳統內容機構上百人團隊,將被10人之內的團隊替代,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一個人就可以用手機就拍攝、剪輯視頻,制作成本大大降低。

用戶對短視頻的接受度也越來越高——在今日頭條上,短視頻的閱讀量已經超越圖文信息,平均使用時長是資訊類的1倍。

正因為如此,各大平臺都加大了對短視頻的扶持力度:秒拍、今日頭條、愛奇藝、騰訊、阿里相繼宣稱投入累計超60億元扶持短視頻內容創作者。

硬件設施的完備、制作門檻的降低以及巨頭們的扶持,瞬間讓短視頻成為一個新的風口。

資本遇冷

然而,火熱的背後,資本市場卻並不買賬。

目前短視頻領域一萬八千家公司中,有1000多家拿到融資,很多是身邊朋友的個人天使。進入A輪以後的,只有100多家。

原因很簡單:想象空間太小。

內容公司的主流變現方式是廣告,通常天花板非常低。因而在資本市場的估值也很難有大的突破。2016年底,最知名的星座IP“同道大叔”以約3億元估值出售72.5%的股權。而在此前,由明嘉資本和紅杉中國主導的A輪融資,推測估值已經達到2億元。對於新銳投資機構明嘉資本來講,權當是練手;但是對於外界戲稱“買下了半個中國互聯網”的頂級投資機構紅杉中國來講,就有點浪費精力了。

不僅如此,短視頻領域還呈現出一個冰火兩重天的“馬太效應”。

強的更強:一條電商銷售收入超5億元,萬合天宜年營收過億元;

弱的極弱:部分短視頻的現狀是,靠著平臺的補貼和扶持生存。

“內容創作團隊不要只想著平臺補貼,必須要具備自我造血能力。”今日頭條高級運營總監吳達特地強調。

這就是短視頻領域的殘酷現狀:1%的頭部內容鯨吞行業90%的收入——也就是說,頭部內容可能有投資價值,剩下的部分,就會淪為陪跑。

也就是說,在短視頻領域,只有成為頭部內容,才可能獲得資本青睞。

火星文化CEO李浩勸內容創業者:假如你沒有被認為是行業第一,我建議大家,想辦法創造一個細分行業,讓自己被定義為是第一。只有成為垂直細分領域第一,才有機會獲得資源傾斜,才有資本溢價,才有可能估值過億……

成了頭部就高枕無憂了嗎?還要防止“過氣”。

“內容行業一定是有周期的,而且單一內容的生命周期非常短,它(甚至)會短於遊戲”。新片場CEO尹興良如是說。

離錢近、但想象空間有限、生命周期短,這是資本市場對內容類公司的普遍看法。

資本化路在何方?

其實,短視頻要實現資本價值,有三條路徑可以突圍。

第一,深挖廣告價值

“新媒體的價值,遠沒被挖掘。”真格基金合夥人李劍威說。

他舉例稱,傳統媒體通常影響到的人群也就一、二十萬,新媒體可以影響上千萬人,所以(假設)新媒體廣告的價格是20萬一條,未來應該是100萬一條,只要它的轉化成本比傳統媒體低就行。

李劍威的投資邏輯很簡單,好內容+清晰的用戶人群畫像,通過廣告,電商,線下服務等形態商業化。他認為這樣的公司收入做到大幾個億,完全可以IPO。

頭頭是道基金董事姚臻則看得更深,她認為新媒體不僅僅是圈出了一群畫像清晰的人群,更是新消費產業布局中的重要一環。

她投資的一條,很早就看到了廣告變現的天花板,堅定地走了電商變現的路子。現在,一條已經積累起一大批對品質生活和新奇特產品有強烈需求的用戶。部分用戶甚至會主動逛“一條生活館”。去年年底,一條每天的電商營業額已經突破100萬元。

第二,MCN模式

泛娛樂類的內容要找到用戶畫像清晰的人群,相對比較困難。所以就需要通過延長生命周期來提升價值。除了延伸單個IP的生命周期,還有一種方式,MCN模式,可以讓企業擁有更長的生命周期。

2013年和《萬萬沒想到》同期的內容制作平臺,大多已經盛況不再。

帶有網紅性質的個人IP生命周期尤為明顯。

這種情況下,從CP(content producer)向MCN(multi channel network )轉型似乎就變成了政治正確。

從影視創作人社區起家的新片場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流程。

新片場CEO 尹興良

新片場服務100多家內容制作團隊,用賽馬機制篩選出有潛力的項目。

所謂賽馬機制,就是在同等條件下匹配資源,誰的增長速度快,就匹配更多的資源給它。新片場孵化的新晉網紅董新堯,就用了短短2個月從默默無聞升到S級(即Super級,是新片場內部評級的最高級別,隨後依次是A級、B級……),粉絲突破170萬。

遴選僅僅是第一步。最重要的是如何讓這些潛力股在新片場的系統中發揮價值。尹興良仿照美軍作戰系統,為內容制作團隊搭建了一套中後臺系統,從最基礎的公司運營,到內容的定位、分發、變現,最大限度地解放內容制作團隊的生產力。這樣,內容創作者對平臺的依賴度也就相對較高,如果失去MCN機構,他們可能會無法生存。

新片場魔力TV旗下的創意生活短視頻《造物集》,原本就是天津的一對小夫妻業余拍著玩兒,被尹興良發現後,投了一筆錢,讓他們辭掉工作,專門做內容。他們只需要負責內容拍攝,其他所有問題都有專業團隊負責打理。

“如果沒有中後臺,用石頭都能把他們(美軍的三人作戰小組)砸死,但是有了中後臺,隨時可以呼叫導彈和轟炸機,就無敵了。”

尹興良認為燒錢的內容公司都是有問題了,但是為了建立強大的中後臺,新片場投入了100人左右的團隊,常規運營支出,加上營銷推廣等,每年支出數千萬元。最近還在搭建數據統計分析系統,未來投入將持續加大。

但是,中後臺的承載能力是有限的。超過一定數量,管理成本就會過高。新片場系統內有100多個項目,S級別的有3~4個,A級的有7~8個。

尹興良預測未來S級的不會超過10個,他更關註如何延長生命周期以及增加收入規模。

“我們現在的收入結構,電商占10%,廣告占90%,我們希望將來電商可以占到90%,那樣我們的年營收就是10個億。”尹興良說。

第三,深入整合產業鏈條

每一個短視頻公司都有一個迪士尼夢。

從動畫片起家,打造了大量經久不衰的經典形象IP,產業鏈延伸到娛樂節目制作,主題公園,玩具圖書,電子遊戲和傳媒網絡等。

2016年迪士尼財年收入為556億美元。它是所有文化娛樂公司心目中的殿堂級偶像。

很多文化娛樂公司給自己的定位是“打造XX領域的迪士尼”。但是,從第一只米老鼠的形象問世至今,迪士尼已經走過近百年的歷程。沒有一家投資機構會願意投等待一家百年企業的綻放。

如果想用資本買時間,考慮到不論是動用的資金量級,還是將面對的風險,都決定了最終只是巨頭的遊戲。

整合產業鏈條是想象空間最大的,卻最難走的一條路。

短視頻處在一個混亂的生長期

國外的短視頻只有一個超級大平臺——YouTube,國內卻有秒拍、頭條、快手、美拍等多個大平臺。平臺之間的競爭、內容之間的競爭,催生出許多畸形的事情。淘寶上1塊錢可以刷1萬-5萬的播放量;有的平臺本身也在瘋狂刷量,最高的時候可達100倍。

而且,真正能夠通過分發平臺獲得規模收入的幾率也非常小,多數平臺中心化的分發機制並不能確保視頻內容獲得穩定的流量資源。主流做法還是全網分發,等待一個最合適的超級平臺出現。

道路曲折,夢想不止。5年之內,國內會出現十家左右市值(估值)百億級的網生視頻內容公司,李浩斷言。

誰會是第一家呢?

第七屆黑馬大賽 內容·短視頻行業賽今日在創業大街舉行

今天,“尋找最有投資價值的短視頻創業公司”——第七屆黑馬大賽內容•短視頻行業初賽在中關村創業大街黑馬學院舉行。由一下科技CEO韓坤、領銜的導師團出席本場大賽。現場評委還包括一點資訊總裁陳彤、財新傳媒編委、財新視頻總編輯張鴻、英諾基金創始人李竹、真格基金合夥人李劍威、聯基金創始合夥人邱浩、合一創投合夥人邵峻等業界知名企業家和投資人。

左一:一下科技CEO韓坤;左二:一點資訊總裁陳彤

參加此次路演的項目,是從海選中入圍的30個優質項目。現場每個選手通過3分鐘演講+5分鐘評委互動,進行項目路演。

現場路演尚未結束,評委就找到黑馬大賽組委會的工作人員,要求對接項目,比如鼓山視頻、奇育記MEET、夠嗨傳媒、奶糖視頻等項目被投資人追搶。

奇育記MEET創始人魏曉媚

今天的比賽,將角逐出15個項目,進入內容•短視頻行業賽決賽環節。屆時一下科技CEO韓坤、創世夥伴基金創始人周煒等大佬將對入圍項目進行全天閉門深度輔導,幫助項目解決現階段遇到的最大挑戰。

最終,導師將根據選手當天的表現,選出3位參加年底的黑馬大賽年度總決賽。

下午場比賽選手、導師合影

短視頻 黑馬大賽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366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