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數據戰爭:互聯網時代新現象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5158

菜鳥和順豐的“數據斷交”持續兩天後,在國家郵政局介入下告一段落,目前淘寶已恢複可以使用順豐的狀態。(視覺中國/圖)

(本文首發於2017年6月8日《南方周末》)

日前,一場商業戰爭爆發之後又迅速結束。中國最大的物流及供應鏈平臺菜鳥網絡和中國最大的快遞物流公司順豐打了一仗。順豐直接關閉對接菜鳥的數據接口服務,而菜鳥也不甘示弱,在淘寶、天貓的物流選項中取消了順豐。

撥開雙方口水戰的硝煙,仔細看雙方的官方聲明及大量內部信息,你會發現,這場商業戰的核心矛盾可能超越了簡單的商業利益,其核心是數據爭奪以及數據爭奪背後的信息安全焦慮。順豐指責菜鳥索要非淘寶系的數據,而菜鳥否認,菜鳥反過來指責順豐超出合理範圍調取淘寶系物流數據接口。總之,雙方都指責對方不配合維護數據安全,都聲稱對方試圖要騙自己的數據。

數據,數據!今天中國互聯網巨頭的發展已經處在世界前沿水平,而商業戰爭早就不再只是眼前的市場份額這些看得見的蛋糕,用戶數據成為核心爭奪要塞。數據是什麽,數據就是這個世界每個個人和每個市場主體的抽象本體。某種程度上,數據呈現了人類方方面面的真相。

順豐和菜鳥的戰爭就是數據爭奪戰。或許菜鳥想拿順豐的數據匹配,或許順豐想拿菜鳥的數據匹配,或許雙方都沒有覬覦之心,但隨著數據的戰略價值凸顯,誰都無法承擔其中的風險。無論是菜鳥還是順豐,他們都聲稱要保護用戶數據隱私,這不僅僅是一句公關說辭。

智能時代的矛盾顯露無遺。順豐和菜鳥的戰爭最後和勒索病毒給我們的警示一樣,那就是,到底誰是這個時代信息安全的真正守護者。美國安全局這樣的政府機構可信還是谷歌、臉書、亞馬遜這樣的巨頭可信?順豐可信還是菜鳥可信?

不只是巨頭掐架,關於數據安全的爭端已經到了法律層面。就在5月,全國第一例服務器提供商被訴侵權案判決。這起案子很有意思,一家遊戲公司的服務器由國內雲計算第一巨頭阿里雲提供,但是這個服務器被他人侵占涉嫌運營侵權遊戲。這家遊戲公司發現後向阿里雲申訴,要求阿里雲停止服務。矛盾出現了,阿里雲認為,作為雲服務提供商,他們無權審查用戶數據,也就無法停止服務;而遊戲公司認為,服務器提供商有義務刪除侵權遊戲數據。

到底哪一方的訴求是合理的?服務商是保護用戶數據隱私至上還是要伸出手進行幹涉以保護服務對象的知識產權?如果法律認為他們可以伸手,難道你不會害怕這些掌控無數數據的雲服務商們威脅到我們的隱私安全嗎?如果法律認為他們不能伸手,那些不懂數據技術的用戶受到侵犯又找誰投訴?

數據爭奪與數據安全已經成為智能時代的新問題,超越了商業層面,未來在社會層面和政治層面都可能產生新的倫理問題。

公正、權威、無利益關聯的第三方和仲裁機構,或許是這一矛盾的解決之道。人類不存在一個全知全能的仲裁一切的上帝,只能像過去每個新的時代來臨,社會大變革時那樣,用人類的智慧去探索能夠平衡並做出符合人類文明利益的決斷的權力機構。同時,相關的法律法規也必須及時跟上。總之,一切應變亟須開始,智能時代變化太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239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