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獲取流量的三種方法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604/163413.shtml

獲取流量的三種方法
曲高和眾 曲高和眾

獲取流量的三種方法

華為出來創業的,有一個很明顯的弱點和強點,就是擅長搞定項目,卻沒有辦法搞定流量,在華為體系中搞定流量的能力是比較差的,一旦進入需要“流量”的行業就束手無策。

來源 | 曲高和眾(ID:m1557)

文| 孟慶祥

看看我下面貼出的這個圖片,這是我營銷課程的一張圖,所有的銷售都是流量x 轉化率(這個題目改天寫,應該比這個更前面的一篇),行業的差異僅僅在於獲取流量的方式和提升轉化率方式不同而已。

獲取流量

我在5月15號,16號發了兩篇文章談營銷的問題,5月15號的文章中說從營銷的角度看,世界上的商品(包括服務,以下統稱為商品)可以分成人人都需要,用戶稀疏的,用戶明確的三種。然後,從用戶購買商品的在意程度上又分成低介入度和高介入度的兩種,組合起來共有6種銷售模式。因為世界上基本沒有銷售目標明確,用戶介入度很低的商品,實際上的銷售模式組合剩下5種,然後,用戶介入度很高,同時又是人人都需要的商品,通常被區域分割和賣方市場兩種方法搞定,營銷花樣不是很多。如房地產、上大學、學位、醫院等重要設施就是人人都需要,用戶介入度很高的商品,這樣的商品營銷由於人人需要、用戶介入度很高,因此成為賣方市場,買方面臨著嚴重的競爭。這種模式比較簡單,所以,最後的營銷組合簡化成四種。

在這四種營銷中,用戶明確、高介入度商品,賣方都很清楚買方是誰,需要做的工作只是提高轉化率,不需要流量。華為在電信運營商銷售設備是典型的這種方式,他們多年的實踐、優化,摸索出一種提升轉化率的銷售模式。凡是客戶很明確的市場,只要華為進入即可無往不勝,摧枯拉朽,有“北風卷地白草折”的氣勢。提升轉化率的事情,以後或許我也會寫文章論述,本文不探討這個問題。

華為出來創業的,有一個很明顯的弱點和強點,就是擅長搞定項目,卻沒有辦法搞定流量,在華為體系中搞定流量的能力是比較差的,一旦進入需要“流量”的行業就束手無策。華為手機盡管銷售的很好,但這里面的用到的方法需要很強大的投入和背景,這些條件不可複制,所以,一旦環境變了,就沒什麽卵用。華為在企業網、雲計算等領域,獲取流量的方式仍然非常蠢笨,延續在運營商賣設備的習慣做法,投入太大,不能獲得經濟性。我認為,華為在這種領域還沒有領悟到關鍵的法門,距離解決這種市場,統治這種就差的更遠了。

另外三種模式:人人都需要的低介入度產品,用戶稀疏的低介入度產品,用戶稀疏的高介入度產品。要想銷售這種類型的商品務必先要解決流量問題。

矽谷-2

我把解決流量問題的方法分成三種:

第一種,苦逼死磕方法。

對於創業者、大公司進入一個新行業者,籍籍無名,用戶基本上不可能主動找上門來。如果你銷售的是人人都需要的商品,比如在網絡上賣運動鞋,買堅果等等,但你發現所有這種類型的商品流量都被別人控制,你想搞定流量是極難的,沒錢,沒有配套也沒有各種資源,還是要死磕。如果搞的用戶稀疏的商品,面臨的困難也是雙重的,籍籍無名的你和不知道在哪里的用戶如何匹配?方法只有一個就是死磕,不能浪費任何機會,一單一單的磕,當你不斷的改進的產品,讓它日益變得有競爭力之時,銷售的每一單主要並非你獲得收入和流水,而是商業勢能的積累。苦逼死磕模式要想上一個臺階,每一單的銷售必須獲得收入之外的無形收益,如果不能積累起來勢能,就只能陷入終身死磕的苦逼模式。

第二種,飽和攻擊法。

步步高兄弟,OPPO、VIVO這兩年的收入銷售搞的風生水起,非常牛逼,去年這兩家都排名前三,而且他們手機單臺售價比較高,有錢賺。OV創造的營銷奇跡在改開三十多年的歷史上不斷上演,總結起來也很簡單,就是敢於飽和攻擊。

過去的長虹、海爾、三株口服液,孔府家酒,現在的步步高兄弟、東阿阿膠、六個核桃之類的,在營銷策略上是一致的,就是飽和攻擊。

以廣告投入為例,廠家發現投入廣告可以獲得比廣告更多的收益,那麽他就會追加廣告投入。如果請代言人劃算,那麽他就會請更多的代言人,等等以此類推。

顯然,廣告投入所獲收益不會無限增加,到了某個點上,廣告投入成本就會高於收益獲取。典型的就是秦池酒業,投入6000萬廣告時獲得2億元的收入,當投入3.12億廣告時就無法獲取大於廣告的收益了。

飽和攻擊的意思就是奮勇的營銷投入,直到超過了盈虧平衡點。你把廣告聯想到店鋪、營銷人員數量等方面,道理也是相同的。行業的差異是營銷組合套路、營銷資源投入的差異。懂行的就是能更好的配置資源,一旦摸清了資源配置,就推到飽和攻擊的檔次,流量就會被最大限度的爭奪。

都說步步高牛逼,他們是小家用電子領域的殺手,他們進入那個行業都會讓對手膽寒。從他們整個商業表現來看,他們方法就是在搞明白一個行業如何配置營銷資源之後,迅速發動飽和攻擊。

在抗美援朝時期,美軍有個將軍叫詹姆斯·範佛里特,此人非常迷信彈藥量。我到網絡上拷貝一段:

1951年朝鮮戰爭美國8月夏季攻勢中,對983高地的攻擊時,九天中僅消耗的炮彈就高達36萬發,平均每門炮每天350發,特別是在上甘嶺戰役中,美軍調集兵力6萬余人,大炮300余門,坦克170多輛,出動飛機3000多架次,對誌願軍兩個連約3.7平方公里的陣地上,傾瀉炮彈190余萬發,炸彈5000余枚,戰鬥激烈程度為前所罕見,特別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高水平。如此驚人的彈藥消耗量被稱為範佛里特彈藥量,也就使得以後如此高的彈藥消耗量被稱為“範佛里特彈藥量”。

範佛里特彈藥量成為一個軍事術語,飽和攻擊法就是在商業戰場中投入範佛里特彈藥量。中國的絕大部分營銷奇跡都是範佛里特彈藥量的勝利。

OV現在在印度,在馬來、在越南等人口大國,正在瘋狂的展開飽和攻擊大法,用範佛里特彈藥量進攻這些市場。

矽谷-3

第三種,缺省選項法

飽和攻擊法盡管有效、好使,缺點也顯而易見,就是投入巨大,而且,平衡點雖然存在卻不好推測,激進的營銷經常會越過平衡點,讓營銷成為一種災難,這樣的案例在中國營銷史上很多很多,吳曉波的《大敗局》中的19個案例很多都是營銷強度太大,越過了盈虧線,營銷變成了災難,扯著蛋,很快精盡人亡。

比範佛里特彈藥量更好,更高明的方法就是成為缺省選項。

IBM有句話說,沒有人因為購買IBM產品被解職。其邏輯是這樣的——IBM已經業界最牛逼,它的設備出問題就是天命,買別人的問題更多。如果購買其它廠商的設備出了問題,人家就有理由問責當時人,把當事人搞定。這個邏輯在許多行業都成立,IBM就靠這句話,混了幾十年,賺了無數錢財。

在大街上口渴,路過一個報刊亭,你並不清楚該買啥飲料,然後就讓老板給你拿了一瓶可口可樂,就是因為可口可樂是缺省選項。

可以說,美帝被天朝牛逼,美帝的企業比天朝的企業牛逼,就是因為他們許多企業都成了缺省選項,美帝特別擅長幹這個事,這里面的學問絕非我一篇文章可以講清楚。

前天出去辦事,中午一個人不知道吃什麽,一堆飯館。我一看有一家麥當勞,然後進去整了一個巨無霸套,這就是缺省選項的威力。當然,中國部分的麥當勞已經不是美國公司了,前一段時間賣給一家中國公司了。

中國也有公司慢慢的做到了這個地位,例如華為在運營商設備市場就成缺省選項,買電信設備不考慮華為一般是不可思議的。在手機市場上,華為比OV的高明之處就是他獲得了某種“勢”,他們並不是通過飽和攻擊這種打法取勝的。所以,你會看到去年增長率超過100%的步步高兄弟痿了,華為的市場占有率還在上升。但是,華為和美帝的缺省選項打法還是有差距的,華為只是撞上了一點門道,並未領悟好其中的真諦,離熟練操縱還有不小的距離。

詹姆斯·範佛里特 流量 華為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164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