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亂世搶金潮

2011-5-12  NM




上星期,全球商品市場經歷了一場 大風暴。白銀價格十天內急插三成,黃金跌勢亦步亦趨,連帶美股、港股亦狂瀉,至本週一才告喘定。美國商品交易所五度狂加白銀孖展按金,令炒得㷫烚烚的白銀 帶頭腳軟。白銀風暴過後,原來大部分的商品投資者,已急急掃入借勢調整的黃金。縱觀過去十年,金價有升無跌,全因美國不停印銀紙令貨幣貶值。據統計,在短 短二十分鐘內,美國平均便已印了二千三百萬美元鈔票,但黃金在同時間只能生產十二條,共價值六百五十萬美元。這已解釋了在亂世中,為何要棄銀紙,揸實金!

前週白銀的價格衝上接近歷史頂點,見每盎司四十八點七美元的高位;在短短四個月間,已升了六成。但隨後十日,白銀價格卻應聲暴跌三成,上週一更單日跌一成 二,而金價亦受拖累,兩日內跌了百分之三點五。雖然市場掟銀又掟金,但無損普羅投資者對金的熱愛,「我話金價唔會落,升硬!」一直有儲金的化妝學院老闆黃 小姐說。黃小姐自○三年開始,每次公司賺到錢就買金粒,到現時已儲了三、四十粒。「好似其他女仔鍾意買手袋、買鞋,我唔鍾意o架,我只鍾意買金!」她喜歡 周大福的半両金粒,貪其圓形夠特別,但經常無貨,另藏有大量周生生推出的正方形金粒、每隻有幾錢重的金元寶及數條五両黃金條,形形色色,「我同好多朋友都 認同金係最好嘅投資,你都買番啲啦!而家呢個世界好亂,無咩信得過,買實金最好!紙黃金我都驚兌唔番真金呀!」以往黃小姐將黃金放在家中經常拿出來欣賞, 但自從被爆竊三次,損失數十萬後,便將黃金儲在保險箱,她表示會繼續其有錢就買金的策略。

分分鐘都升緊價

本週一記者到位於上環文咸東街的利昌金鋪查詢,一嚿一公斤重、如一部iPhone大小的金條價值三十七萬港元,五両重的要七萬多,一些細如港幣一蚊的金幣 已要一萬多元,櫃枱職員雖然表示有貨,但實金「矜貴」得只有相片可睇,要摸一摸實貨免問,而白銀則更加無貨。他說:「你聽朝早啲來排隊啦,呢度日日有人排 隊買銀,搶晒就無貨o架喇!」記者離開利昌金鋪,到對面街另一金鋪查詢,短短數分鐘,金價已由一萬四千零八十元一両,跳升二十元至一萬四千一百元。而記者 走訪本港各大銀行的總行,如要購買超過五十両的黃金,大部分銀行都要預早三日訂貨,中銀、滙豐、永亨、上海商業銀行等,均有五両裝99金條、一両裝千足黃 金出售,但由於熱搶,不一定即時有貨。「大部分客都拎五両裝金條,因為只有五両裝金條係由香港金銀業貿易場發行,去到邊都可以熔番換錢,其他種類嘅金條金 幣,唔係度度都收o架。而且,拎一両裝嘅金粒,每粒要收五元手續費,唔划算呀。」永亨銀行的職員說。

加按金炒家通殺

上週金銀皆跌,屬人為因素。在過去十五天,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狂加五次孖展按金,殺了投資者一個措手不及。獨立分析員黃耀明說:「玩白銀嘅人通常都係借孖展 嘅,但加五次按金嘅成本,升幅超過八成,班炒家仲唔掟貨咩!佢哋(交易所)係可以隨時加按金o架,鍾意加幾多就幾多!見有泡沫想減少投機嘛,你睇淨係四月 銀價都升咗三成呀!」而黃金隨白銀價齊上齊落,事關兩者的價格差距,有一定比率(Gold - Silver Ratio)。黃金價格在歷史上一般是白銀的十五倍,現時兩者差距約四十倍,比例過高。黃耀明指白銀大幅下調,黃金價格亦會下滑拉近距離。趁商品市場調 整,眼明手快的投資者即時「做嘢」。老牌工廈家族、資產估計過百億的楊國佳,在上週五大跌當日即掃入大量美國及加拿大金股,無懼跌浪。「借勢調整啫,去年 QE1完咗,金價一樣跌,但到QE2推出就狂升。今次QE2完等QE3,情況都一樣;無大跌,啲大鱷又點喺之後嘅大升中賺錢呢?」據資料顯示,第一輪量化 寬鬆政策於去年六月結束前,五月期間金銀價格曾試過一週內分別跌近半成及一成。而去年十一月推出第二輪量化寬鬆政策,金銀價又試過在短時間內分別暴升近半 成及一成。

印銀紙快過製黃金

基金公司Chartwell Capital主席陳惠仁亦看好金價:「我唔係話黃金可以值幾多錢,而係而家銀紙太唔值錢,貶值得太快,令金變成避難所。」十年前,黃金價格只是二百五十 美元一盎司,現已升到一千五百美元,跑贏美元及歐羅等大部分貨幣。除了因為開採黃金愈來愈困難,舊金回收亦漸少,令黃金供應不多,而投資需求的增加亦是一 大因素,「以前西方央行係拋售黃金,覺得無用嘅,而家各國央行眼見美元積弱,又繼續實行貨幣寬鬆政策,轉為不斷買黃金,再加上其他私人投資者買貨,令金價 持續急升。」世界黃金協會(World Gold Council)遠東區董事鄭良豪說。「根據聯儲局同我哋嘅數字,喺短短二十分鐘裡面,美國已平均印咗二千三百萬美元嘅鈔票,但黃金只能造到十二條,價值 約六百五十萬美元。」這個數據正好解釋了為何在美國濫印銀紙下,金價會暴升得這麼快。

黃金產品比併

紙黃金無實物支持

不過黃金產品五花八門,包括「紙黃金」、實金ETF、期金等,其實存有一定風險。現時在香港掛牌的黃金ETF,分別為SPDR金ETF(2840)及價值 黃金ETF(3081),兩者均百分百有實金作後盾,前者存放在美國滙豐銀行的倫敦金庫,後者就在香港國際機場貴金屬儲存庫。但ETF要贖回,即是將股票 兌回黃金,普遍起碼要一萬盎司,即一千萬美金左右,不是等閒散戶可以做到。而在外國有些ETF,則只是有部分有實金做後盾,其他為投資銀行票據,風險更 高:「有啲金ETF嘅back-up,只係與黃金相同等值嘅票據,最後係贖回金錢,但若撞正發行機構如雷曼兄弟般爆煲,則你要追都好難。」鄭良豪說。另以 紙黃金為例,市民於銀行購買的「紙黃金」,並無實金支持,只是一紙合約。萬一銀行倒閉,投資者隨時一個仙都無。香港大部分銀行都有買賣「紙黃金」,只有永 亨銀行的「九九黃金存摺」,在購入「紙黃金」後,可選擇提取實金。

各國增持有升無跌

眼見實金更穩陣,上月美國德州大學投資管理公司便將價值十億美元的紙黃金,轉換為實金,並存放在紐約一個金庫內。這個動作,原來是受到學校的董事Kyle Bass影響。Kyle Bass同時是對沖基金負責人,曾在美國次按風暴當中「睇啱市」賺到五億美元。Kyle指,由於金屬短缺,為求保障,於是決定棄紙兌金。有基金經理估計, 既然德州大學不計存倉成本亦要「奪金」,一旦具影響力的學府如哈佛、耶魯的大學基金亦轉揸實金,金的需求會進一步颷升。而近年各國已由揸美金轉而揸黃金當 儲備,當中包括在海嘯後大手買入黃金的俄羅斯、沙地阿拉伯,及過去兩年增持四百五十噸黃金的中國等。本星期一泰國亦宣布買入十噸黃金,讓黃金儲備增至一百 一十噸。從國家到私人大戶,陸續加入「奪金」行列,實行揸實金為王。

白銀英雄變狗熊

白銀投機炒賣比黃金更熱,價格亦更波動。七十年代尾,美國大富翁亨特兄弟(Hunt Brothers)操控白銀期貨,差點引起大崩盤,便是經典例子。當時亨特兄弟趁墨西哥政府狂沽白銀,踩低白銀價格,於是大舉購入白銀合約並收購白銀。四 年間他們已控制紐約商品交易所五成三及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六成九的存銀,令白銀價格由每盎司四美元暴升十一倍至五十美元。由於白銀暴升太厲害,最後交易所決 定提高交易保證金及只許平倉,維持市場秩序,被逼倉的亨特兄弟向政府求救,為免一次過掟貨會令白銀崩圍,結果美國政府向他們借出長期貸款打救。而股神巴菲 特在九十年代時,亦曾見白銀被沽空得極度低殘,便大手掃入可兌回實貨的白銀合約,沽空的投資者不斷沽出大量合約給巴菲特,最後巴菲特出其不意要兌回實貨白 銀。由於沽空者無貨被迫要在市場搶貨,結果白銀價格被扯高,讓巴菲特大賺一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02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