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會計調整後業績未達標,*ST新都(000033.SZ)最終被處以“死刑”,成為“2017年第一退市股”。但利益受損的上市公司以及投資者並不願意接受這一事實,其中上市公司方面表示,將盡快向交易所提出複核申請,請求暫緩進入退市整理期。
會計師事務所突然推翻此前的會計認定,讓原本等待恢複上市的*ST新都遭遇“致命一擊”,因為這成為交易所判定該公司股票退市的關鍵依據。然而上市公司及多數投資者均對會計師事務所的調整不予認可,對會計調整是否合理、退市背後是否存其他內幕等提出質疑。但在當前尚未看到事件全貌的清下,這些也僅是猜測。
對於投資者而言,若*ST新都最後的結局依舊不變,那麽通過索賠來減少損失則是一大關註點。在多方證券維權律師看來,該公司最近一次被立案調查或許成為後期交易該公司股票投資者的救命稻草,等待行政處罰結果出來後,相關投資者可憑借這一前置條件索賠。
退市余波
5月17日,在恢複上市路上垂死掙紮兩年的*ST新都收到深圳證券交易所(下稱“深交所”)的“退市令”。這意味著這家1994年1月3日上市的老牌上市企業將告別A股市場,在冊的2.3081萬投資者可能將因退市而受損。
擺在投資者面前的“逃生”之路則是*ST新都股票進入退市整理期的30個交易日,在退市整理期屆滿後的四十五個交易日內,ST新都股票進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進行掛牌轉讓。根據公告,*ST新都股票將自2017年5月24日起進入退市整理期,股票的證券簡稱將變更為“新都退”,股票價格的日漲跌幅限制為10%,預計最後交易日期為2017年7月6日。
然而,除了對*ST新都股票在退市整理期可能連續跌停難以賣出有所擔憂外,大多數中小投資者則將註意力集中於退市理由是否成立之上,並提出諸多質疑。
等待深交所審核恢複上市申請的*ST新都遭遇變局,是因為天健會計師事務所湖南分所(下稱“天健湖南所”)的一紙告知函。4月25日天健湖南所來函稱,應相關監管機構的要求,該所對*ST新都在2015年度財務報表中確認的2014年租賃期的高爾夫物業租金收入作為2015年度經常性損益事項進行了審慎核查,鑒於該高爾夫租金收入具有偶發性,應被視為非經常性損益。雪上加霜的是,保薦機構和另一會計師事務所也紛紛“下船”,不願為*ST新都恢複上市背書。
根據公開資料,*ST新都確認進2015年度財報的2014年租賃期的高爾夫物業租金收入共有1650萬元,而該公司2015年扣非後凈利潤原本為1493.7萬元。調整後,*ST新都2015年扣非後凈利潤虧損100余萬元。這便將因2013年、2014年連續兩個會計年度的財務報告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審計報告的*ST新都恢複上市之路截斷。事實上,這也成為深交所判定*ST新都退市的核心依據。
對於會計師事務所對同一事項出具2份截然不同的審計報告和專項複核審計報告,*ST新都對會計師事務所推翻之前意見不予認可,目前已對兩家會計師事務所以及保薦機構的行為提起了訴訟或仲裁。多數投資者也表示,“不能理解”,應該慎重定性中介機構的審計結論,建議深交所聘請第三方機構重新認定。
上述高爾夫物業租金來自於*ST新都2013年6月份購買的位於惠州高爾夫球場內部的一棟商業地產,對外出租,租期10年,首年租金為 2000萬元,每三年遞增10%。2013年度*ST新都將半年的租金計入主營收入,但2014年承租方資金拖欠長達6個月,導致《房屋轉讓協議》約定的回購款項事由出現,但是到2015年11月份回購方因資金緊張要求解除回購協議。
其實,上市公司此前也對2015年財報中確認的2014年度高爾夫會所租金收入是否計入經常性損益不確定。經*ST新都方面證實,曾就這個問題請教過天健會計師事務所,後者表示可以計入經常性損益,為了“雙保險”該公司又另聘大信會計師事務所進行複核並於2016年12月15日出具複核說明,得到同樣的表態。
那麽這個曾經上市公司都拿不準而如今會計師事務所推翻此前認定的會計處理問題到底該如何看待?一位來自“四大”的專業審計人士認為,從表象來看,這項租金有10年的合同期,且2013年也是計入主營收入,應該2014年度的收入也應該計入經營性損益。
另一位會計專業人士雖然也贊同上述觀點,但其提出一個疑問,為何2014年度的收入被確認進2015年度財報,涉及跨年度確認收入的問題,按照常規,2014年度的租金收入暫時收不到也應該確認為應收賬款,不過這也要看房產回購協議在這其中起到了怎麽樣的影響,是否會影響到收入的收到。
一位高校的會計學院教授則提出一大質疑,上市公司可能涉嫌故意通過延遲租金收入確認時間點或者通過回購協議安排來操縱2015年度的凈利潤。其同時表示,會計師事務所突然推翻原有會計認定,需要看後期相關會計準則有無變化,若無變化,但對於同一個事項的判斷出現不一樣的處理,則會計師事務所可能存在問題。
*ST新都因2014年度報告期內計提大額預計負債、減值準備及核銷壞賬,2014年全年度虧損約4.5億元,同比降近130倍。而該公司2015年度的業績對能否恢複上市至關重要。
投資者的“救命稻草”
除了上述退市理由是否成立外,市場投資者也較為關註,會計師事務所出具前後不一的審計意見導致上市公司走向退市,相關會計師事務所的行為是否不審慎,監管層是否會繼續追責?
此外,當前部分投資者對退市決定較快落定有些不理解,認為深交所做出*ST新都股票退市的決定,是在證監會的立案調查尚未有結果、上市公司訴訟或仲裁會計師事務所和保薦機構廣發證券未有定論的情況下做出的。那麽上述調查的結論、訴訟的結果,是否影響*ST新都退市與否?
針對上述質疑,第一財經記者向證監會進行反映並問詢,截至發稿尚未獲得回複。
“此次退市出現這樣的爭議,交易所以及中介機構等各個方面都應該給出市場一個詳細的解釋,讓市場有明確的預期。”一位滬上的證券界資深人士認為,這次是向市場普及退市標準,進行投資者教育的絕好機會,相關方應該更加公開透明。
在上述證券界資深人士看來,市場對*ST新都退市給予高度關註,相關方應盡量少留下疑問,做成投資者教育教材,這樣未來投資者就會有明確的預期,避免炒作可能退市的股票,減少投機,培養更多的投資理性。
目前距離*ST新都進入退市整理期還有1個交易日的時間,而據第一財經多方獲悉,上市公司和投資者均有意請求監管層暫緩進入退市整理期。
*ST新都5月22日上午在回複第一財經的郵件中表示,該公司將盡快向交易所提出複核申請,請求暫緩進入退市整理期。
不過,該公司於當日晚間發布了股票退市整理期首日開盤參考價的公告,根據該公司轉增前總股本3.29億股,停牌前收盤價10.38 元/股,計算公司總市值,轉增後公司總股本約4.3億股,按照除權前後市值不變原則,除權除息後參考價為7.96元/股。
那麽,在目前較為短暫的時間內,*ST新都會否迎來變局?若最終結局依舊不變,那麽投資者又將如何通過索賠來減少損失?
因資不抵債而進行破產重整的*ST新都,全部資產已出售給了重整投資人用以償還債務,而原第一大股東尚未將股票讓渡給重整投資人。對此有投資者表示,希望重整投資人能將新都酒店還給股東,將酒店資產進行拍賣之後所得資金扣除之前重整投資人所還債務,剩余的則用來賠償投資者。
對此上市公司方面回應表示,重整計劃已經債權人會議審議通過並經深圳中院裁定確認,具有法律效力;該公司原第一大股東已經進入破產清算,公司就已承擔的違規擔保責任已向其管理人進行債權申報。
上海市華榮律師事務所律師許峰認為,投資者索賠主要是向上市公司索賠,“最近一次調查或許成為那些後期交易這個股票投資者的救命稻草了”,如果高管同時被處罰也可以成為共同被告。
許峰表示,退市本身是不可索賠的,投資者索賠主要是依賴後續證監會的調查以及處罰情況。*ST新都於5月15日發布公告稱,因公司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調查。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