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跨國藥企加大中國生物醫藥領域投資

為了把生物醫藥領域最新的技術帶進中國,降低生物制藥的成本,提升中國制藥的整體水平,跨國藥企正在加大中國市場的投資布局。

在5月19日的第一財經技術與創新大會上,GE方面透露,即將在中國成立生命科技園,具體計劃有望在未來幾個月公布。默克也在同一場合表示,今年年內默克End to End生物工藝研發中心將落戶中國。就在本周,勃林格殷格翰中國首個生物制藥基地啟用,成為首個在中國實現生物制藥生產的跨國藥企。

GE醫療生命科學事業部大中華區總經理李慶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GE已經有計劃在中國建一個GE的生命科技園希望將最新的技術和服務帶進中國。”

李慶未透露該科技園的具體落地城市和投資規模。不過他指出:“最終的目的就是降低成本,服務於更廣大的患者。”他同時表示,GE有能力吸引到全球跨國公司到中國來投資,有能力幫助本土企業和新興醫藥企業在中國做得更好。

GE在中國的業務是為生物醫藥企業提供生產必要的設備和工具,在單克隆抗體、疫苗和胰島素等方面,為企業提供解決方案。據李慶透露,GE中國的合作夥伴包括輝瑞的生物中心,武漢的喜康,以及百濟神州等。

“如果把生物制藥公司比作挖金礦的,那麽GE就是做鐵鏟的。基礎設施很重要,能幫助更多合作夥伴實現價值。”李慶風趣地比喻。

他還透露,GE的下一個風口是細胞治療。據介紹,GE生命科學部門目前已經就細胞治療開始了全方位的布局,針對這個市場成立了專門的事業部。“我們也是跟著全球的生命技術在走,我們的願景是讓全球更多的生命能夠得到更加經濟、優質的產品。”李慶說道。

默克生命科學工藝解決方案中國區總經理王慕陽也表示:“整個默克生命科學部門會加大在中國的投資,更好地服務本土生物制藥企業,提高他們藥品上市的速度,從而服務於中國患者。”她還表示,默克End to End生物工藝研發中心將落戶中國,這是默克在全球生物科學里的一個重大布局。

生物科技領域正在中國蓬勃發展。中國本土生物科技初創公司也如雨後春筍般崛起。由複星醫藥投資的生物技術公司複宏漢霖總裁兼CEO劉世高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我們已經有兩個產品在臨床三期的實驗,另外我們有三個產品進入臨床一期。在今年9、10月份會有5個產品進入臨床三期。”

劉世高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複宏漢霖的第一個產品美羅華生物類似藥有望在今年底報告生產,這有望成為中國第一個上市批準的單克隆抗體生物類似藥。未來5年,公司在研產品將達到50個,銷往世界的五大洲。在加入複宏漢霖前,劉世高在美國百時美施貴寶等跨國藥企服務超過20年。

生物藥雖然技術先進,被認為是下一個投資的風口,不過研發和生產成本都很高,這導致病人難用和用不起等問題。統計數據顯示,單克隆抗體從上世紀90年代起,到目前已經有五、六十個藥品批準上市,主要是腫瘤和自身免疫疾病領域。目前全球的銷售額約1500億,不過中國市場只占到2%至3%,也就是3億至4億美元。

“進口藥非常貴,而且生物藥幾乎國產藥。”劉世高解釋道,“我們的生物類似藥法規一直到2015年才制定頒布出來,加上這些藥的專利很多都是從2013年才陸續到齊,太貴了,在這個情況之下老百姓用藥就非常低,做的幾個單克隆抗體藥絕大部分的使用率都不到10%,有些甚至都不到5%,一個療程可能就是二、三十萬。”

為了加速中國生物藥的研發和生產,藥明康德旗下藥明生物推出了研究、開發、生產一體化的商業模式。藥明康德在醫藥定制生產與醫藥定制研發生產(CDMO)領域已經進入全球前三。

藥明生物高級副總裁李競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高質量,速度快、標準化是未來生物醫藥領域發展的方向。這就需要一個與國際接軌的標準化體系。不單單服務中國市場,而且要走向國際市場。”他還表示,隨著中國“藥品上市許可人持有制度”(MAH)的逐步推出完善,將會有更多跨國公司加入中國生物制藥合同生產(CMO)領域,提升中國生物制藥的整體標準。

GE醫療生命科學事業部大中華區總經理李慶表示:“當一個技術達到非常輝煌的程度,隨之而來的就是技術成本和效率的問題。GE下一步需要解決的是如何將這些藥品工業化。”

李慶舉例稱,現在抗體是一個很成熟的工業的,老百姓都能用到這個藥,但是細胞治療這些新技術仍然不是工業化程度很高的產品。“我們會通過一系列的研發、重組、收購降低工業化、產業化,來降低整個細胞治療的門檻和成本。”李慶說道。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91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