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債券通開通在即 香港業界人士稱長期有投資機會

5月16日,中國人民銀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就開展內地與香港債券市場互聯互通合作(債券通)發布聯合公告,債券通開通在即。多名香港業內人士認為,債券通的開通反映了內地債市穩步開放,對於海外投資者而言,盡管短期面臨不小的波動,長期來說卻有很大投資機會。

5月17日,代表香港基金管理業的非營利性行業公會——香港投資基金公會邀請了數位基金經理、律師、稅務顧問,對債券通的實施對中國及國際債券市場的可能性及變化進行了探討。

富達國際固定收益基金經理Bryan Collins表示,中國是全球第三大的債券市場,投資中國在岸債券市場的渠道正持續擴大,中國推出的多項計劃,如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投資者)、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CIBM)和即將推出的債券通,均反映了境內債券市場穩步地開放和健康地發展。

招商證券宏觀固收團隊報告指出,債券通是中國債券市場開放的快車道,有利於加快中國債券市場與國際接軌,將成為資本出海的重要渠道。未來5年間,中國債券市場年均的國際資本流入量有望超800億美元,是富含業務機遇的“藍海”。

Bryan Collins還指出,中國債券市場持續增長為投資者帶來很多新的機會,而且中國債券和人民幣與其他資產類別和貨幣的相關性偏低,因此前景可觀。

“目前以人民幣計算,短期中國國債經風險調整後的回報非常具吸引力,長期國債的收益率預期會上升,一旦十年期中國國債的收益率上升至3.6%或以上時,將會是買入的好時機。此外,由於市場預期內地利率將上漲,人民幣匯率在未來一年很可能會保持穩定。未來數年,以人民幣計價的資產會提供不俗的總回報。”Bryan Collins表示。

吸引國際投資者的不僅限於此,施羅德投資管理亞洲區債券基金經理許子峰稱,短期而言,由於目前內地正在“去杠桿”,更緊縮的流動性環境導致境內債券市場出現大規模的拋售。雖然拋售導致的市場波動可能持續更長時間,但整體而言,“去杠桿”是金融市場改革方面的重要利好措施。加上其他促進債券市場發展的措施,長遠來看,中國的債券市場對國際投資者具有吸引力。

不過,富國資產管理香港營運總監許漢華稱,目前市場普遍認為中國債券市場尚不完善,比如透明度不足、流動性較低、沒有通用的國際信用評級體系等。在某種程度上國債的需求量多於風險較高的信用債。

對於中國債券市場下一步的發展,許漢華表示,從實際操作可行性角度來看,預計中國將進一步開展與在岸和離岸債券結算、清算代理,市場基礎設施供應商的合作,以促進更多的境外投資者進入中國在岸債券市場。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50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