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大會和聯合國安理會於2016年11月和2017年3月先後通過決議,呼籲各國推進“一帶一路”倡議。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也將於5月14~15日應邀在北京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這些都表明聯合國對於“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視。
就“一帶一路”倡議的話題,聯合國副秘書長兼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下稱“聯合國亞太經社會”)執行秘書沙姆沙德·阿赫塔爾(Shamshad Akhtar) 日前在北京參加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期間接受了第一財經專訪,她表示,聯合國亞太經社會能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特定作用,其參與“一帶一路”的一個舉措是探討“一帶一路”如何加速和強化一些已有的次區域倡議。
曾在亞洲開發銀行和世界銀行擔任高級職務的阿赫塔爾,有在國際組織和開發機構豐富的任職經歷。目前,她格外關註“一帶一路”下六大經濟走廊的建設,認為雖然有的走廊是雙邊項目,但仍然能令多方受益。
比如,對於中巴經濟走廊,來自巴基斯坦的阿赫塔爾有自己的觀察。她強調中巴經濟走廊不僅是中巴兩國受益,同時能讓阿富汗和中亞國家受益。
阿赫塔爾強調:“一旦雙方有共同的利益,無論面臨怎樣的困難和複雜性,都會自動產生可以談判的合作空間。中國和其他的合作夥伴將能夠探索出符合實際需要的有效走廊。”
沙姆沙德·阿赫塔爾
“一帶一路”推動已有次區域合作
第一財經:您如何理解“一帶一路”倡議?
阿赫塔爾:“一帶一路”倡議廣受歡迎,一些“走廊”的開發已經啟動,但因為“一帶一路”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它涉及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多個行業,可能覆蓋其他的區域合作和一體化倡議,比如在亞洲就有東盟共同體,它的目標也是實現同樣的事情。
聯合國亞太經社會參與“一帶一路”的一個舉措就是探討“一帶一路”如何加速和強化一些已有的次區域倡議。例如,如果要開發的交通網絡專註於解決東盟地區的公路或鐵路缺失環節,走廊開發將腹地聯通至港口,在這個過程中,聯合國亞太經社會就能發揮特定的作用。
首先,我們能夠接受“一帶一路”參與國和中國的委托來進行分析工作,從多邊的角度提供獨立建議,包括如何推動“一帶一路”的多邊合作,如何在聯合國亞太經社會的平臺上進行雙邊和多邊合作的談判。
其次,我們有交通、能源、通信、貿易與投資等不同的委員會,這些委員會能夠共同推動“一帶一路”。“硬”基礎設施外,我們還會加強政策等“軟”基礎設施的聯通,各國也需要作出相應的政策改變。比如,減少關稅壁壘將促進中國和“一帶一路”參與國的經濟增長,采用電子跨境貿易協定能夠減少貿易的時間和成本。有了這樣互聯互通的“走廊”才能將經濟效益最大化。
雙邊經濟走廊令多國受益
第一財經:“一帶一路”率先受益的國家是東南亞和南亞。您在聯合國工作,如何評估這些地區的國家對“一帶一路”的看法?中國應該更關註合作夥伴的哪些需求?
阿赫塔爾:第一,大家都對“一帶一路”倡議很興奮,因為所有國家都能從“走廊”的開發中獲得發展。整個“一帶一路”有六個經濟走廊,即使只聚焦於一個“走廊”的發展,也不意味著只有這個國家能獲益,更多的國家能自動得到幫助。比如中巴經濟走廊,它不僅令中國和巴基斯坦受益,實際上會幫助像阿富汗和塔吉克斯坦等內陸國家利用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港出海。
第二,從中國的角度來看,加強某些要素是很重要的,例如,在進行某項基礎設施項目時,我們必須尊重項目的社會環境保障,同時還應該著眼於與“走廊”相關的有利環境和政策,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優勢。
第三,建設“一帶一路”不僅僅是鋪設道路網,更重要的是要有能源的聯通,要有信息通訊連接和沿經濟走廊的工業化,這樣可以在道路網上獲得更高的使用頻率。
我認為我所代表的聯合國亞太經社會是一個中立的平臺,它不偏袒任何國家。在我們的平臺,我們已經在亞太地區的多區域合作和一體化方面進行過多次討論,那不是“一帶一路”,是已有的區域合作和一體化,所以我們正在開展的是與亞洲互聯互通有關的工作。我們目前正在促進東盟地區電網的聯通,“一帶一路”倡議很重要的作用是參與國對一些區域倡議的參與更加緊密了,因為“一帶一路”對一些已有次區域一體化倡議的推動增強了參與國的信心。
聯合國亞太經社會的工作也同樣適用於所有60個國家,“一帶一路”成員與聯合國亞太經社會成員高度一致,我們可以協同中國建立合作夥伴關系來推動“一帶一路”具體政策的落地。可以通過聯合國亞太經社會的平臺來推動政府間會議討論“一帶一路”,也能增強參與國對“一帶一路”建設的信心。但這並不是說聯合國亞太經社會將代表中國政府,我們會進行獨立的分析,並且邀請各方參與討論。
瓜達爾港
前期調研與風險評估十分必要
第一財經:您是巴基斯坦人,您怎麽評估中巴經濟走廊?有人認為風險太高,有人認為中巴經濟走廊的實踐難以複制到其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阿赫塔爾:事實上這里涉及到幾個問題。
首先是中巴經濟走廊是否可複制的問題。我們知道,中印是亞洲的兩個大國,中國和巴基斯坦有著長期堅固的合作關系,但同時,印度與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斯里蘭卡等區域內國家也有長期合作關系。所以我不認為有什麽不對的,因為“走廊”將是特定優勢的發展,但也涉及複雜的交易。這體現了建立信任的重要性,尤其是當你面對一個複雜而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時。
很明顯,對於任何雙邊項目,巴基斯坦和中國有充分的時間評估其經濟價值,適當的前期調研與風險評估十分必要。我們聽到絲路基金、渣打銀行都強調增加金融支持的重要性。我並不具體了解中巴經濟走廊的細節,但我確信巴基斯坦政府需要對中國和其他參與走廊建設的機構作出承諾和保障,從而獲得走廊建設的融資。
至於可複制性,我認為不是一個問題。因為很多國家和巴基斯坦一樣,都面臨能源基礎設施短缺的問題。所以很多國家都非常渴望得到“一帶一路”倡議的支持。一旦雙方有共同的利益,無論面臨怎樣的困難和複雜性,都會自動產生可以談判的合作空間。我認為中國和其他的合作夥伴將能夠探索出符合實際需要的有效“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