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貫通越來越近 為粵港澳大灣區搭建重要骨架

5月2日,港珠澳大橋的建設迎來重大節點,海底隧道的最終接頭安裝到位,標誌著全長22.9公里的主體工程全部完工。5月3日,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旅檢大樓合龍。一橋連通三地氣勢如虹。世紀工程港珠澳大橋有望在6月底實現橋島隧工程暨主體工程全線貫通。

這個投資金額龐大、關系粵港澳三地和珠江兩岸未來經濟發展格局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備受關註。當地區域經濟觀察人士稱,港珠澳大橋的建成及通車對於緩解珠江口兩岸的交通壓力、增強兩岸之間的聯系將起到重大的作用。與此同時,未來通車後車流量及其背後的經濟效益也將成為關註的焦點。

搭建珠江口東西兩岸的橋梁

港珠澳大橋的主體工程完工意味著大橋正式投入使用的日子不遠了,這對於緩解珠江口東西岸的交通壓力意義重大。

近年來,珠江口東岸地區,包括香港、深圳、東莞等地的發展實力和進程都遠遠高於珠江口西岸地區,包括澳門、珠海、中山等地。原來虎門大橋是珠江口東西岸唯一的過江通道,而隨著近幾年整個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以及兩岸聯系的不斷增強,虎門大橋經常車滿為患,在當地的論壇上經常見到居民吐槽虎門大橋嚴重堵塞的情況。

此外,香港、澳門和珠海城市建立起直接相連的通道,對於推進珠江口西岸地區和東岸地區之間的經濟聯系,也有著不可忽視的意義。深圳市委黨校副校長譚剛對第一財經記者說:“港珠澳大橋的貫通將香港與珠江口西岸地區城市聯系起來了。香港可以更加方便地與粵西地區搭建聯系通道,經濟活動和經濟力量也能夠更順暢地輻射過來。”

譚剛也認為,港珠澳大橋將會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群之間的經濟聯系、交通聯系、人員往來,使得大灣區的建設搭建起最重要的骨架。“交通設施是大灣區建設的一個重要前提條件。只有當交通設施越來越多、大灣區的東西部兩地之間的交通更加通暢之後,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才能更加順利。”

車流量是衡量大橋經濟效益的重要指標

港珠澳大橋是國家重點建設項目,技術難點很多。此前就有報道稱,港珠澳大橋是世界最長跨海大橋,鋼結構制造難度堪稱中國第一。

這些技術難點既有當年的規劃設計領域,更有施工和各種技術方案的解決。不過,在區域觀察者看來,技術不足為懼,通車之後的經濟效益才是即將要面對的問題。

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副院長曲建對第一財經記者說,技術方案大家都覺得問題不大,因為中國建築力量強大,無論是建橋、建隧道還是地表上的大樓,所有的建設技術和各種難關都不是太大的問題,中國都已經掌握了。隨著港珠澳大橋技術問題的解決,需要進一步解決成本回收和經濟效益上的挑戰。

曲建認為,通車後的車流量是衡量經濟效益最重要的指標,也將是影響港珠澳三地經濟最核心的問題。如果通車量增長比較快,通車量比較大,這個橋建設的經濟價值也會發揮出來,與此同時也會帶動三地的經濟發展。“只有物流動起來,資金流才能動得起來。如果通車量比較大,顯然這個項目建設得很成功;如果車流量沒有達到預期或者比較少,那麽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改進,方案要再次評估,進行一系列相應項目的改善。”

期盼大橋延伸範圍更廣

港珠澳大橋通車之後的意義不僅僅在於大橋本身,還在於大珠三角區域內的各城市之間利益關系的重新梳理。

譚剛仍期待,通過制度上的改進、交通管制的調整、政府之間的創新,把港珠澳大橋的作用進一步延伸到深圳、中山等城市,使得它的作用能夠更大範圍、更大限度地發揮出大橋應當承擔起的作用。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說:“如果大橋能夠向東延伸到深圳來,那麽深圳到珠江口西岸的大量車流能夠借助於大橋向西輻射。當然,這些交通、幹線怎麽規劃和連接,需要進一步思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76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