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首單公募募集失敗背後:委外收縮下的弱市困境

經歷了股災、債市震蕩以及監管升級等一系列考驗之後,基金發行艱難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但很少有人會想到,自上世紀90年代公募問世、歷經19年後這個行業竟出現了基金募集失敗的極端情況。嘉合睿金定期開放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下稱“嘉合睿金”)近日發布公告稱,基金於3月20日開始募集,並於4月19日結束募集,因未能達到基金合同生效條件,基金合同暫不生效。

第一財經記者向嘉合基金求證緣何做出如此選擇,該公司人士回應道:“公司不準備對外解釋這一情況,所以無法告知相關的緣由和細節。”然而,記者從接近嘉合基金的相關行業人士處獲悉,募集失敗的原因可能主要有二:受制於委外新政實施,原本談好的機構資金無法進來;同時礙於投權益為主、鎖定一年的產品契約約定,新的幫忙資金也不願意進來。

無論如何,首單募集失敗給公募基金行業敲響了一記警鐘。在接受采訪的多位業內人士看來,未來極有可能還會有後來者遭遇發行失敗,每一次失敗都將讓相關基金公司的品牌、管理能力受到外界質疑。

首開公募發行失敗先河

4月29日,嘉合基金網站悄然掛出了一則基金合同公告。從字面上來看,這則公告並無特別之處,但它卻開創了公募基金募集失敗的第一例。

按照基金法規定,基金合同生效需滿足兩大硬性條件:募集金額不低於2億元及持有人戶數不低於200戶。200戶的門檻對於任何一家公司而言,幾乎沒有任何難度。過往在弱市逆勢發新基金時,很多基金公司通過公司員工自購的方式輕易達成這一要求。但2億元的門檻在行情並不景氣的當下,如果產品本身並無特色或創新之處的話,通常會遭遇發行難問題。

“肯定是機構資金不願進來,萬不得已,不可能出此下策。”上海一家公募基金副總經理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稱,過往市場環境再不好,新產品保成立是整個行業“遵守”的行規。慣例遲早是要被打破的,但無論是哪家公司開這頭,都會遭遇市場對於其品牌和管理能力的質疑。

嘉合睿金發行之際,不僅是市況不佳大批基金延期募集之際,也是委外新政出爐使得機構資金難以入市之時。與上述副總經理一樣,接受采訪的其他多位人士均表示,發行失敗的最主要原因是委外新政實施,機構借公募通道入市空間大幅收縮。

公開資料顯示,過去一年,盡管市況不佳,但依靠銀行等委外資金,基金發行勢頭總體較好,有強大渠道優勢的基金公司甚至在這一年中發出了多只百億規模以上的基金,其中工銀瑞信發出逾900億新基金更是震驚業內。

委外業務興起時,中小基金也跟著大型基金的腳步,承接少許業務。相比而言,它們起步相對較晚,承接的委外資金多數來自於城(農)商行、股份制銀行等中小型銀行,而這些銀行的委外業務隨後成為監管政策調控的“重災區”。

隨著政策層面的變化,公募行業依靠委外大肆擴張已經成為過去時。3月以來,無論是央行推出MPA考核,還是銀監會發文監管同業及委外業務,抑或是證監會出臺流動性管理新規要求,都讓委外資金借助資管平臺投向股市和債市的“傳統模式”變得舉步維艱。

按照證監會對委外業務的“新老劃斷”監管要求,3月17日起新設基金,單一持有人認購金額不得超過基金規模的50%。這意味著,過往委外定制基金通過一家機構定制2億元金額以上規模公募產品的模式極有可能拆分成兩家或者更多機構參與的“拼單”方式。這對於一向在銀行面前議價權式微的中小型基金而言,爭取委外機構垂青的希望變得越發渺茫。

嘉合基金亦不例外,它成立於2014年7月30日,作為一家次新基金運作兩年多來,業務規模始終處於行業後列。截至2017年一季度末,嘉合基金旗下僅有兩只公募產品,一只名為嘉合貨幣的貨幣型基金份額66.27億元;另一只名為嘉合磐石的偏債混合型基金份額僅0.46億元。

失敗的另一大原因

市況不佳時,業內多數公司會選擇短期機構幫忙資金保成立,而致使產品募集找不到幫忙資金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極有可能是它的自身產品設計問題。

依據基金合同,嘉合睿金為定期開放的混合型基金,封閉期為一年。過去1年,作為委外基金的熱門,定開債產品大行其道,在債券牛市中,依靠運作、加大杠桿等方式,這類品種收益穩定。但嘉合睿金絕非定開債品種,基金契約顯示封閉運作期間其有權滿倉股票。

依據當下的市場環境,股票市場震蕩向下,上證指數跌落3200點,創業板指數逼近股災以來新低。本身厭惡風險的委外資金,在市況如此不佳的情況下,若無保本不收益的承諾,鎖定一年投資股票市場幾無可能。

“現在發行一只基金,成本要幾百萬元。”北京一家公募基金華東區域經理稱:“我們找機構幫忙成立產品,產品成立後不久,機構資金就會出去。當然,作為一家業務規模行業小微的次新基金公司,(嘉合)又有多少實力來向機構打包票,讓機構願意甘心鎖定一年。”

在發行失敗之後,募集資金將進行退款。依據合同規定,若發行失敗,嘉合基金將以固有資產承擔因募集行為產生的債務和費用,結束募集30日內返還投資認購款及利息;嘉合基金和托管人渤海銀河及銷售機構在基金募集中支付的一切費用各自承擔。

不過,上述區域經理對第一財經記者稱,雖然名義上是費用各自承擔,但實際上渠道向來強勢,基金公司極有可能為托管行及銷售機構代付大部分費用。

募集失敗或有後來者

嘉合睿金募集失敗之後,是否會有批量公司效仿?接受采訪的多位業內人士表示了否定。華南一家大型公募產品經理稱,這與產品清盤不一樣,基金公司可以選擇不發行或者重新變更註冊,但一旦發行並遭遇募集失敗,將對品牌造成巨大影響。這對任何一家基金公司都會是忌諱,但也不排除弱市中還會有後來者。

保成立,曾幾何時不光是基金公司的事情,也是托管行的事情。在2008年A股市場熊市發生之後,基金發行一度陷入艱難境地,產品延期募集屢見不鮮。但在托管行預留給基金產品的檔期即將屆滿之際,托管行便會發揮自己的渠道優勢,動輒上億元的資金會火速進入新產品中。

上海一家中型基金公司內部人士跟記者講述起當初的基金面臨成立風險時的情況:“托管行會從總行層面下發文件,讓各分行配合銷售,各地都有銷售指標。過去幾年,各家托管行比拼的是各地分行的執行力。而基金公司則要拿出誠意,一方面是向渠道返傭,另一方面還會額外激勵一些容易出量的支行。”

在這位從業人員看來,當初基金公司數量有限,截至2010年末,基金公司總量僅60多家,一家基金公司一年僅發行數只基金產品。保基金成立不僅關乎基金公司發展,也跟托管行的品牌直接相關。

2014年8月起,基金行業先於A股市場推行註冊制,基金發行數量和節奏均大幅提升。一家大型基金公司一年發10只產品的也不少見。2016年,博時基金一家新發基金79只,新基首發募集總規模約508億,這樣的規格在註冊制之前,相當於再造了數家中等規模的基金公司。在這樣市場化的發行模式之下,托管行總部層面發文保產品的模式難以為繼,保產品成立的重任回歸到基金公司層面。

北京一家基金公司上海渠道銷售人員對第一財經稱,發行一只新基金的成本為上百萬元,但即便如此,基金公司為了品牌和日後的發展,普遍接受“賠本賺吆喝買賣”。但這一次嘉合是真的發不出產品了,這不僅關乎它本身的品牌,同時也跟股東方的支持力度密切相關。

公開資料顯示,嘉合基金由5位股東組成,其中第一大中航信托與上海慧弘實業集團各持股 27.27%,並列第一大股東,廣東萬和集團、福建省聖農實業有限公司、北京智勇仁信投資咨詢分別持股22.73%、18.18%、4.55%,分列第3至5大股東。

股權的分散或許也成為任何一家股東均不願意重金投入去支持嘉合基金的擴張的緣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48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