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地緣】全球地緣政治風險擡頭,究竟原因何在?

來源: http://www.ikuyu.cn/indexinfo?type=1&id=12202&summary=

【地緣】全球地緣政治風險擡頭,究竟原因何在?

以為去年的國際政壇已經足夠跌宕起伏。從英國脫歐到特朗普當總統,兩件巨大的黑天鵝事件都大幅偏離了年初的市場一致預期(market consensus)。然而比事件本身更讓人吃驚的,是資本市場“化險為夷”的能力。投資者不但沒有因此降低風險偏好,反而都能很快重拾樂觀情緒,帶來風險資產價格新一輪的強勁上漲。


那麽今年的情況又會如何呢?


和去年初的愁雲慘淡不同,今年的資本市場迎來了非常強勁的開局。這一方面要歸功於全球範圍內的經濟增長勢頭良好,通縮陰影大幅消退,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國際政壇相對安定——特朗普剛上臺時並沒有整出什麽幺蛾子,荷蘭大選也給歐洲大選年開了個好頭。

 

 

事情開始起變化

 

然而進入四月以來,地緣政治方面出現了一些變化。從美國突襲敘利亞開始(詳見我們上周初的分析《特朗普出兵和美聯儲縮表,是時候開啟Risk Off模式了嗎》),國際局勢驟然緊張。中東形勢和朝核問題的升溫,迄今看不到結束的跡象,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勢。那邊廂法國的大選進程再起波折,原以為進入第二輪沒問題的馬克龍突然遇到了強勁對手梅朗雄。而如果是極左和極右派進入第二輪投票,鹿死誰手都會讓法國脫歐的幾率大漲。

 

 

在一系列事件的刺激下,投資者終於開始意識到,相比去年,今年可能才是地緣政治真正的大年。這背後主要有兩個原因。

 

美國從“無暇他顧”走向“主動參與”

 

第一,美國去年在大選期間無暇他顧,而今年有了充足的理由重塑外交和軍事戰略。作為世界第一的霸權國家,其一舉一動將影響深遠。


市場原本以為特朗普會踐行“美國優先”的競選承諾,在國際事務方面進行“戰略收縮”,更多地聚焦於國內改革和經濟建設。


 

沒想到新官三把火燒得不理想(詳見我們之前的分析《如果在醫改上都受阻,特朗普政府還能做什麽》),支持率也跌至歷史新低。由於特朗普在大選期間就已經樹敵無數,如果低支持率的形勢繼續下去,還不知會被人挖出什麽樣的料——落井下石的事情在《紙牌屋》中就有很多,而大選中的種種已經證明了美國政壇的現實比電視劇更精彩。

 

 

故此,特朗普政府果斷“圍魏救趙”,用一系列的軍事行動和外交策略轉移國內輿論的視線——當“世界警察”事小,挽回民心事大。這背後確有理論支撐。從民調來看,70%的受訪者支持特朗普政府對敘利亞的生化武器事件做出軍事打擊,更有80%的受訪者認為ISIS是世界和平的嚴重威脅。因此也不難理解,當特朗普政府對敘利亞發射導彈,以及對ISIS投出最大當量燃料空氣炸彈GBU-43後,特朗普的支持率從低位開始爬升。

 

 

除此之外,市場還一直低估了特朗普在軍事領域的想法。特朗普從競選至今,其實都在承諾並強調一點:擴軍!在奧巴馬任期內,軍費開支一直在縮減,對外也並沒有重大戰役,這讓美國的軍工利益集團很受傷。不僅僅軍隊開支因此捉襟見肘,連研發都受到很大影響。特朗普競選時抓住了這一點,承諾上任後擴軍,讓軍隊和軍工企業堅定的站在了他這邊。事實上,在上任伊始,特朗普遞交的首份預算計劃就將把國防預算提高10%。而四月以來的一系列軍事行動,誰說不是一種“人情償還”呢?

 

綜上,今年的美國,不但不會成為國際地緣政治的“穩定器”,反而更可能成為各類爭端的主動參與者。從中東形勢到朝核問題,國際形勢也會因為“超級大國”的摻和,尤其是背後特朗普政府多變的作風,而變得更加不可預測。

 

法國大選局面愈發撲朔迷離

 

第二,比起耗時長、進展慢的英國脫歐,已經出現多次神轉折的法國大選具有更大的不確定性。


英國脫歐事件盡管在一開始出乎市場意料而引起動蕩,但迄今為止已經給了市場充足的預期調整時間。事實上,直到上個月底,英國政府才剛剛宣布啟動脫歐程序,這之後與歐盟及各國的談判,還將至少持續一年半時間。

 

 

與此相比,法國大選的局勢卻在每天發生變化。這一次的法國大選已經出現了三次翻盤——從最早的菲永勝券在握,到勒龐異軍突起,再到馬克龍迎頭趕上,而現如今進入了第四階段——“不屈的法蘭西黨”候選人讓-呂克·梅朗雄成為打破“馬-勒平衡”的“程咬金”。

 

就在我們上個月底推出東方匯理的深度分析《法國經濟的結構性問題和勒龐馬克龍們的應對之道》時,梅朗雄還是一個十足的配角,甚至沒有在分析框架的四個主要候選人當中。而此時此刻,其支持率已經高居第三位,且上升勢頭迅猛。

 

 

這背後一個主要原因,在於梅朗雄的演講功力一流。在3月20日和4月4日兩場電視辯論中力辯群雄,堅持自己的信念,頑固卻不失真誠。據民調顯示,他是兩場辯論的最大受益者,是最具說服力的候選人。


 

此外,同屬左派的哈蒙在電視辯論中表現平平,選票被梅朗雄分流。縱觀法國歷屆總統選舉,絕不能小瞧民調的第三名,1995年的法國前總理若斯潘和2002年的老勒龐都曾作為民調老三,在第一輪投票中扭轉局勢。

 

而市場現在最擔心的可能還不是他當選總統,而是他與勒龐同時進入第二輪投票之後,原本有可能在第二輪投票中選擇相對溫和的馬克龍的選民,面對極左和極右兩個選擇,勒龐當選總統的幾率就會大增。

 

 

地緣政治大年,市場有預期了嗎?

 

總而言之,今年成為真正的地緣政治大年的可能性正在快速上升,而市場在這半個月以來也做出了一些反應。


 

然而市場仍然不願相信朝核問題會激化,也不認為法國會迎來一位激進的總統。如何去price in這些尾部風險(tail risk),將取代對經濟的關註,成為接下來一段時間的市場主旋律。畢竟相比已知的種種,那些未知和不確定的事情,才是主導市場波動的關鍵因素。(完)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僅供受眾參考,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任何參考本文所作的投資決策皆為受眾自行獨立作出,造成的經濟、財務或其他風險均由受眾自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48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