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天津自貿區兩周年:金改政策近八成落地 融資租賃占全國1/3

4月21日,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迎來掛牌兩周年。

天津市副市長、自貿試驗區管委會主任閻慶民在20日召開的天津自貿區兩周年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自貿試驗區建設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形成了一系列可複制可推廣的制度創新經驗,改革紅利、開放紅利逐步顯現。

天津自貿試驗區管委會副主任蔣光建介紹,天津自貿區在行政體制改革,特別是簡化審批要件等方面做了非常大的努力;金融改革方面,“金改30條” 近8成的核心政策已經落地,尤其是在融資租賃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此外,跨境電商等新型貿易業態、創新創業,以及高端制造業的開放都是天津自貿區的特色。

截至目前,天津自貿區《總體方案》90項改革任務完成80項,占總量的89%;兩批175項自主制度創新舉措中有168項落地實施,占總量的96%。自貿區還編制了制度創新風險防控措施清單,梳理出制度創新過程中48項風險事項、71個風險點,並提出了120條風險防控措施。

在區域發展上,天津自貿區除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外,也將支持雄安新區的發展。 蔣光建表示,兩省市簽署的《河北省人民政府、天津市人民政府關於積極推進河北雄安新區建設發展戰略合作協議》中,包括自貿試驗區支持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的合作內容。

自貿試驗區金融改革創新已經成為天津金融業發展的新名片。天津“金改30條”落地實施實現了天津自貿試驗區在金融領域的一系列開放創新,貿易投資便利化水平不斷提高,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便利化營商環境不斷完善。

2015年12月9日,中國人民銀行正式出臺《關於金融支持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指導意見》(下稱“金改30條”)。人民銀行天津分行將“金改30條”進一步細化為69項具體措施,截至2017年3月末,已推動近80%的政策落地實施,其中23項措施成效顯著。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3月末,區內主體累計新開立本外幣結算賬戶3.5萬個;辦理跨境收支達到894.8億美元,占全市跨境收支的24.3%;結售匯351.4億美元;跨境人民幣結算2049.5億元,占全市跨境收支的37.5%。

人民銀行天津分行副行長劉通午表示,在突出跨境金融特色的同時,自貿試驗區在防範資金外逃、非法集資、逃匯等風險控制上也做了大量工作,深入分析在金融制度與業務創新、區域金融統計、跨境資金流動、反洗錢等重點領域或薄弱環節的潛在風險,建立監測指標體系,強化分析預警,將傳統監測手段與現代核查技術有機結合,綜合運用約見會談、現場檢查等手段,督促指導市場主體切實把握好創新政策的內涵、邊界和尺度。

天津自貿試驗區的融資租賃一直是金融業與實體經濟互補互利的代表。濱海新區副區長單澤峰在發布會上表示,目前,自貿試驗區融資租賃企業達到2000余家,業務規模占全國近三分之一,形成了以中鐵建為代表的大型設備和基礎設施租賃、以中水電為代表的節能環保和新能源租賃等新興業務板塊。

其中,商業保理企業380家,業務規模達到300億元左右,占全國的15%,率先完成了國內首單出口保理業務。股權基金類企業達400余家,推動了北方第一單QDLP業務試點,新三板企業反向並購納斯達克上市公司是全國首例。

閻慶民指出,天津自貿試驗區建設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一是部分重點改革創新任務進度不理想,二是對國際高標準投資貿易規則的壓力測試、風險測試還不夠,三是制度創新問題導向性還不強。此外,第三方評估機構還提出了自貿試驗區管理體制執行度和制度創新碎片化等問題。

閻慶民表示,下一步的重點任務,一是突出天津自貿試驗區戰略定位,在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二是努力構建與高標準國際規則相銜接的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便利化營商環境;三是加強與天津市優勢產業和城市定位緊密結合,鞏固和增強具有天津特色的自貿試驗區發展優勢;四是積極推進與其他國家戰略融合聯動,抓住機遇重點突破,實現自貿試驗區服務輻射功能不斷提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32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