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貿易形勢持續低迷的背景下,致力於推進國際貿易中心建設的上海卻逆勢迎來了更多希望。
上海今年一季度進出口有望增長20%
在4月12日舉行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商務委主任尚玉英表示,上海市的對外貿易保持領先地位。其中上海口岸貿易近年來占全球和全國的比重穩步上升,2016年口岸貨物進出口達68820億元,占全國的28.3%,占全球的3%以上,規模已超越香港、新加坡等傳統國際貿易中心城市。
與此同時,上海深入推進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服務進出口由2011年的1293億美元擴大到2016年的2019億美元,分別占全國的25%、全球的2%以上。服務貿易在對外貿易中的比重突破30%,達31.8%,比2011年提升9個百分點,比全國高13.8個百分點,並已顯著超過國際平均水平。
上海市商務委副主任申衛華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補充了一個更新的數據。他表示:“雖然今年第一季度的數據還沒發布,但據初步了解,第一季度上海市本地貿易突破7500億人民幣,占全國份額達12.5%,進出口增長20%。”
據申衛華稱,上海市本地貿易的規模一直維持440億美元以上,是全國最大的對外貿易省市之一,位居前三名。從海關目前公布的今年前兩個月的進出口情況來看,上海進出口表現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一直回穩向好,前兩個月進出口達到了4808億人民幣,增長了23%,其中出口增長12.5%,進口增長31.6%,在全國占比達到12.4%。
去年“一帶一路”為走出去貢獻75%
尚玉英在當天的會上表示,得益於國家“一帶一路”和自由貿易區戰略,上海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和合作的意願和能力大幅提高,走出去網絡已覆蓋178個國家和地區,並與新加坡、捷克、土耳其等14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部門和重要節點城市建立了經貿合作夥伴關系。2016年對外直接投資總額和實際對外直接投資額分別達到536億美元和251億美元,分別是2011年的20.1倍和13.6倍。
“通過投資並購海外品牌、技術、渠道等優勢資源,大力發展上下遊產業鏈,上海企業在全球範圍內配置資源的能力明顯增強,僅2016年在信息技術、生物醫藥、互聯網、文化娛樂等領域實際投資額超過1億美元的並購項目就達21個,國際產能合作深入推進,制造業實際投資額增長59%。”尚玉英說。
具體到自貿區和“一帶一路”政策帶給上海企業的紅利,尚玉英回應稱,短短2年後,上海自貿試驗區占全市對外投資的占比就超過了70%。可以說,自貿區已經成為了企業走出去的橋頭堡。與此同時,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資占比也相當高,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工程承包業績更加突出。比如2016年,上海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新簽的工程承包合同額達到了89億美元,同比增加了66.5%,占全市的比重達75%。特別是這兩年完成的工程總承包營業額達40億美元,占全市總額的60%。她認為,從這個意義來說,自貿區不僅僅是在對外直接投資領域發揮了優勢並提高了工程承包的承接能力,同時工程總承包又帶動了裝備走出去。
尚玉英表示,下一步上海還會繼續升華自貿區服務國家“一帶一路”政策以及發揮走出去橋頭堡作用的舉措。比如說進一步完善以便利化為核心的對外投資合作的管理體系,進一步完善人才服務、風險防範服務、信息服務、融資服務和項目對接服務。她感嘆稱,最近政府舉辦的走出去培訓課場場都是爆滿,以前培訓還需要去企業做工作,但現在請的都是國際的專業人士,而企業走出去的需求也很強。
另外,她還說,上海政府將繼續完善以風險防範為底線的對外投資監管體系,進一步加強與外匯管理部門和金融部門的聯動,支持對外高質量有效的真正的對外投資行為。同時還會繼續鼓勵以全球要素資源配置為重點的多種對外投資方式,特別是並購的方式,對全球科技、創新要素、品牌和市場渠道等等為目標的並購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