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市場萎縮 超低端手機面臨洗牌

低廉的價格可靠的配置曾經是互聯網手機廠商最熱衷的營銷口號,但如今,越來越多的廠商試圖撕去“低價”標簽,朝中高端市場轉型。

從2017年開始,各大互聯網手機廠商開始集體“喊漲”,先是華為榮耀品牌V9將高配版定為3499元,低配版本也去到2599元。緊接著網上關於小米6的金色標準版“吹風價”到了3999元,還有接下來的各種互聯網手機旗艦產品,都將定價向中高端靠齊。

漲價背後,一方面是消費升級下互聯網模式需要調整,另一方面元器件采購成本上漲和匯率波動影響也在讓互聯網廠商不願意再在低端市場“周旋”。此外,根據市場調研機構的數據,千元市場的滯漲也成為互聯網手機廠商眼前的最大挑戰。賽諾2月份最新的數據顯示,999元以下的超低端市場銷量同比去年有將近20%左右的降幅,1000元至2499元檔位則出現滯漲,銷售總量維持在一個水平線上。

“超低端手機的銷售量確實一直在萎縮,這個是一個趨勢,1000元到2000元檔位表現還比較穩定。”賽諾分析師李睿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雖然中國市場仍處於消費升級的階段,國產手機廠商向中高端市場靠攏,但從數據看,高端市場銷量增長並不明顯,千元檔的份額仍表明這是核心檔位。

超低端市場是“不要命”的打法

千元機市場不再是互聯網廠商依賴的重點市場。

根據賽諾的數據顯示,2017年2月份,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線上線下的銷量中,999元以下檔位銷售總量相比2016年2月份將近20%左右的回落。2月份,400元以下超低端檔位以及699元檔位、999元檔位每月的銷售量都在四五百萬之間。

同時,在1000元到2499元的中端市場,銷量數據和去年並無明顯變化,但可以看到2500元到2999元檔位,銷量同比去年2月份有一倍的增長。

“低端市場的競爭已經非常充分了,並且玩家聚集,今年也會面臨一定的洗牌期。”李睿對記者說。

他認為隨著白牌等手機廠商的逐漸退出,消費者面臨的選擇更加多。但這也意味著超低端市場的競爭將日益白熱化,李睿預計,今年該市場的玩家將從目前的三十多家逐漸縮減至五家左右。

互聯網廠商在過去是這一市場價格的推動者,但隨著成本等各種壓力,保存利潤成為大家的共識。

努比亞智能手機總經理倪飛在Z17 mini發布會上對記者表示,超低端路線是一種不要命的打法,是不可持續的。努比亞對團隊的考核也很簡單,就是要有健康的財務指標和財務數據。他表示,未來將堅持定位在中高端,以高端為主,同時努比亞今年的重點會在1500-3000元的價格段。

華為榮耀總裁趙明則在過往的采訪中對記者表示,廠商不應該再單純追求所謂的高性價比,而是以高品質、大技術產品滿足消費升級,補齊線下渠道、供應鏈能力等短板。

 

互聯網手機何去何從

2017-2022年《中國手機數碼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咨詢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二季度,中國智能手機的平均售價已從2015年同期的1256.11元上漲到了2016年Q2的1714元,將近500元的漲幅。其中互聯網手機廠商的漲價更為明顯。

但可以看到,互聯網手機廠商目前正處於市場的尷尬期。

手機中國秘書長王艷輝對記者表示,互聯網手機廠商將產品定價定在3000元以上,已經直接打碎過去人們對於互聯網手機的傳統認知,而創新和品質的品牌輸出也和過去強調互聯網性價比的宣傳方式漸行漸遠。

“但消費者對互聯網品牌的認知仍然需要改變。”王艷輝對記者表示,過去,當上百品牌都在加入互聯網手機營銷大軍的同時,羅列手機配置、簡單對比跑分的形式更是直接造成了用戶的認知混亂,產品的實際體驗是在下降的,這就造成了互聯網手機今天遇到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的瓶頸,用戶重新回到線下的選擇。

但從線下來看,OPPO和vivo組合形成了2500到3500元檔位的高墻,而在4000元以上的市場,市場增量並不明顯。所以對於互聯網廠商來說,也許轉戰中高端市場,也並不容易。

還有一個壓力來源於資本。

“互聯網渠道目前已經遇到了天花板,過往的營銷方式一定意義上也是金融資本的助推造成的,但互聯網思維是對的,是符合未來發展需求的。”李睿對記者表示,市場對於性價比的需求仍然存在,互聯網手機的定價需要找尋市場規律。

倪飛則對記者表示,未來也許將不會存在互聯網手機的概念,“肯定是全渠道運作,線上線下和運營商都集體為品牌和產品銷售,共同造勢,品牌才有可能成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83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