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速達電動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展示的純電動汽車。(東方ic/圖)
一年前被媒體批為“僵屍企業”的河南速達電動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速達電動車),而今成為了中國第12家獲得獨立新建純電動生產資質的企業。
2017年3月31日,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了《關於河南速達電動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年產10萬輛電動汽車項目核準的批複》,速達電動車成為成為繼北汽新能源、長江汽車、長城華冠、奇瑞新能源、敏安汽車、萬向集團、江鈴新能源、重慶金康、國能新能源、雲度汽車、蘭州知豆之後,第12家獲得獨立新建純電動生產資質的企業,這也是迄今為止河南省唯一一家獲得電動汽車生產資質的企業。
“感謝,感謝!”2017年3月31日下午,李複活從高鐵趕回三門峽,接到南方周末記者采訪電話時難掩喜悅。
速達電動車宣傳負責人徐為民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公司也是當天上午才從發改委網站獲知審批通過的消息,“不容易,對民營企業來說尤其不容易!”
速達電動車註冊成立於2010年9月9日,最初的發起人是李複活和曹秉剛。曹秉剛為西安交通大學教授、電動汽車研究開發中心主任,李複活則是靠發動機增氧調壓節能裝置起家,現為新三板掛牌公司速達科技(833393)董事長和實際控制人。
據三門峽市當地媒體報道,速達電動車註冊成立三天後,就舉行了樣車運行暨整車裝配線開工儀式,當天,20輛電動汽車樣車駛向三門峽街頭。
根據速達電動車官網發布,其最近一次關於車輛生產的信息是在2016年7月中旬,20輛純電動汽車樣車下線、交國家檢測中心驗收。
當地政府對該項目寄予厚望,2010年11月頒布的《河南省電動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建設以三門峽速達公司為骨幹的豫西純電動轎車生產基地,主要培育三門峽速達公司生產純電動微型和中級轎車”,“到2015年形成純電動微型和中級轎車10萬輛生產能力”。
三門峽市國土局公示的土地出讓結果顯示,早在2011年3月17日,速達電動車即獲得省道S314北470277.8平方米(約705畝)工業用地,成交價格為7910萬元。不過,該地塊5年一直未能建成投產,速達電動車也一直未有車輛投入市場,2016年3月被媒體質疑為“僵屍企業”。
2016年4月,南方周末記者探訪了速達電動車,意外發現其資金鏈緊張、涉嫌非法集資的情況(詳見2016年4月21日南方周末報道《河南速達如何變成“僵屍車企”》)。
從樣車上路、拿地建廠,七年半時間過去,到現在依然還只是樣車、廠房依然沒有建成。
徐為民認為外界誤會了速達電動車。他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在未獲得發改委審批前建立大的生產線,未批先建,是絕對通不過發改委專家評審這一關的。徐為民透露,2017年春節前,發改委專家赴三門峽對速達電動車進行了評審。
生產資質與能否量產,看起來像是雞生蛋和蛋生雞的關系,但不能掩蓋速達電動車發展緩慢的事實。預期的“到2015年形成純電動微型和中級轎車10萬輛生產能力”、“在三門峽市開展純電動小轎車示範運營”都未能如期實現。
速達電動車此前探索過沒有生產資質情況下的造車模式。2014年3月20日,速達電動車與四川野馬簽署了合作協議,計劃以貼牌野馬汽車、自主生產、共同銷售的模式進行合作車型的生產與銷售的條件。雙方合作的野馬牌純電動乘用車車型確實進入了工信部新能源車目錄,也一直未能投產。
根據2017年3月31日國家發改委的批複,速達電動車項目利用已批準建設用地,新建沖壓、焊裝、塗裝、總裝等生產車間,以及研發中心、試車跑道、辦公樓等設施,新增相關生產工藝設備,項目全部建成後形成年產10萬輛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能力。項目總投資26.431億元,其中建設投資23.821億元,流動資金2.61億元。資金來源為:企業自籌14.604億元,申請銀行貸款11.827億元。
徐為民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自己並不清楚公司下一步的商業計劃。
李複活則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目前公司資金都是自己股東投錢,等公司上了規模以後,再引入新的投資人。李複活以開會為由,婉拒了南方周末記者更多的提問。
2016年12月13日速達科技《支付現金受讓資產暨關聯交易之重大資產重組報告書》披露,“年產10萬輛純電動汽車項目” 主要包括生產部門的沖壓、焊接、塗裝、總裝車間及焊塗連廊、塗總過廊和生產研發輔助部門及辦公生活部門等基礎設施,總建築面積約22余萬平方米。從項目投資強度及形象進度上看:截止目前累計完成投資近10億元,試生產車間已建成投用;總裝車間廠房已建成,正在進行設備購置;研發實驗樓、發車中心辦公樓已建成。
如果這近10億元的投資數字準確,這其中應該是包括了銀行貸款部分。《重大資產重組報告書》披露,速達電動車房屋建築物共4項,總建築面積約56323平方米,均已設定抵押,同時房屋對應的土地使用權同時抵押;速達電動車的部分在建工程-設備安裝工程,賬面價值1.80億元,於2016年3月22日已設定抵押。速達電動的部分在建工程-設備安裝工程,賬面價值1.17億元,於 2016年3月22日已設定抵押。
《重大資產重組報告書》還披露,以2016年4月30日為評估基準日,速達電動車總資產賬面值為11.4億元,減去總負債為3.97億元,凈資產為7.43億元。其中,在建工程賬面價值為6.30億元,超過其總資產帳面值的一半。
工商資料顯示,2014年3月25日,速達電動車註冊資本從1.6億元變更為8億元,增資高達6.4億元,李複活增資認繳金額4.67億元,一舉成為速達電動車絕對大股東,持股90.21%。當時約定李複活此次以貨幣資金出資,認繳期限10年。一年半後的2015年9月19日,李複活出資4.17億元現金,認繳資本變為實繳。
無人知曉李複活這4.17億元從何而來。李複活為實際控制人、2015年8月28日掛牌新三板的速達科技,2015年營業收入也才7600萬元、總資產僅為3.70億元。
南方周末記者根據前述《重大資產重組報告書》發現,截至目前,李複活通過轉讓速達電動車股份獲得的資金約為5億元,分別為:北京中奧伍福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的2.08億元(持股26%);速達科技三次受讓共計2.115億元(持股33.42%);利派(上海)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及另外5名自然人共計871.80萬元(持股1.1%)。
其中,速達科技最近一次購買李複活持有的速達電動車股權10.44%股權,因構成重大資產重組信息披露及程序違規,股轉公司對其出具警示函、要求提交書面承諾的自律監管措施。
速達電動車至今是個燒錢的項目。前述《重大資產重組報告書》披露,截止2016年4月30日,速達電動車經審計的收入為0元。
如果有足夠資金投入,速達電動車真正量產也不無可能。
按照2015年6月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工信部制定下發《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分別負責新建企業投資項目和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的監督管理。
在電動車投資項目完成建設後,按照工信部《乘用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則》和《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則》的相關要求,電動車企業和產品通過考核後列入《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
2015年“兩會”期間,工信部部長苗圩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接受采訪時表示,希望能夠放幾條鯰魚進來把新能源汽車這池水攪活;同時希望起點能夠高一點,能夠不同於現有的車型和技術水準,而不希望放一批蝦米進來。
從2016年3月開始,陸續有企業獲得生產資質,他們要麽出身傳統汽車制造企業、要麽是汽車配套企業,此前呼聲較高的互聯網汽車企業尚無一家能夠入圍。
接下來考驗的是速達電動車的技術。
此前速達電動車最引以為豪的招牌是西安交大教授曹秉剛,速達電動車成立之初曹秉剛持股比例為30%,目前曹秉剛持股比例僅為1.88%。研發力量也讓人擔憂,前述《重大資產重組報告書》披露,截至2016年4月30日,速達電動車共有員工194名,其中科研人員20人,銷售人員12人,管理人員66人,生產人員96人。
《重大資產重組報告書》披露,速達電動車目前擁有5項發明專利,83項實用新型專利(其中2項實用新型專利通過許可方式獲得),6項外觀專利。含金量最高的5項發明專利分別為:一種用於電池主動均衡的開關系統;電動汽車用動力電池組一致性在線監測裝置及方法;電動汽車轉向用自動閃光警示燈;一種電動汽車交流充電樁及其使用方法;一種新式汽車前艙支架總成。
2017年3月31日發改委的批複稱,該核準文件自印發之日起有效期限2年。項目在核準文件有效期內未開工建設也未按規定申請延期的,或雖提出延期申請但未獲批準的,本核準文件自動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