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陳文輝:不應盲目追求“全牌照” 防止“種了別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

3月18日,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金融業存在六大方面的風險,對應地需要加強監管。

“金融業如果脫離了實體經濟,最後必然會出現系統性風險,這也是美國次貸危機產生的深層次原因。”陳文輝稱,當前金融領域存在資金空轉、以錢炒錢的現象,一些金融機構忘記本源,偏離主業,盲目搞全牌照,跑馬圈地,導致“種了別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

陳文輝認為,當前金融領域存在脫離實體經濟、偏離主業的風險,金融領域第三個風險在於金融機構公司治理。“金融機構有很強的外部性,”他表示,如果金融機構公司治理不健全,成為某些個人的牟利平臺,將會造成非常不良的影響。

第四個風險表現在激進經營。金融機構給市場的往往是穩健經營的形象,但是目前存在不同的金融機構在收益率上盲目攀比的情況。事實上,考慮風險等因素,各類金融機構的產品收益率不同是有合理性的,並非越高越好。

第五個風險是資產負債錯配風險。陳文輝認為,金融資產存在一定的錯配是正常的,也是金融機構利潤來源之一,但是現實中部分金融機構人為加大了短錢長配、長錢短配的問題,提高了風險。

第六是流動性風險。陳文輝表示,這是其他風險結果的體現,比如一些金融機構激進經營,不註重資產負債合理配置,最終很可能就會導致流動性風險。

“我們在應對這些風險上,要更新觀念,主動作為,”他認為,首先要樹立服務實體經濟的意識,實體經濟是立身之本,要將此作為基本規律貫徹到金融各個領域。

其次,金融創新要以提高效率為目標,反對以錢炒錢、自我膨脹的現象;第三,應堅持主業,金融各業之間差異不小,有的金融機構自己的事情還沒做好,卻“這山望著那山高”,金融業只有回歸本源、專註主業,才能提高核心競爭力;第四,要健全公司治理機制,金融機構要求股權分散有合理性,對於大股東擔任董事長要有約束,CEO最好是職業經理人,這將有利於公司治理,也有利於培養金融家;第五,要堅持審慎穩健的經營,有效防控金融風險;最後,要加強和改進監管,同時加強監管協調,讓監管長出“虎牙利齒”。在他看來,最近一次金融危機的發生,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監管層對金融風險的熟視無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76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