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養蜂後繼乏人 全國人大代表建議修訂《養蜂管理辦法(試行)》

當前,養蜂業正處於轉型升級的關鍵期。

在今年的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東營市蜜蜂研究所所長宋心仿稱,養蜂生產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主要包括,自然環境惡化,農藥泛濫,蜜粉源植物面積減少,假冒蜂產品成災,這些問題給養蜂業帶來嚴峻的危急。

宋心仿表示,養蜂流動性大,野外作業生活艱辛,加之機械化程度低,基本靠手工操作,效益低下。年輕人不願幹,老年人又幹不了,養蜂生產後繼乏人,導致飼養量減少,效益下滑,嚴重威脅著養蜂業發展和大農業增收。

為推動養蜂業的發展,宋心仿提出了三點建議。

一是國家應高度重視紫雲英的種植。

紫雲英多分布在我國長江流域及南方各省區,對土壤要求不高,適宜在大田栽培,它既可作為重要的綠肥作物,又可作為優質牧草和上等牲畜、家禽飼料,而且還有很高的食、藥功能。此外,紫雲英也是我國最為重要的蜜源植物之一。於每年2~6月開花泌蜜的紫雲英,開花早,花期長,泌蜜量大,且蜂蜜品質好,每個花期每群蜜蜂可采蜜20~30kg,最高達50kg。

宋心仿提到,前些年,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的農田在冬季大都種植紫雲英,多是收獲完晚秋水稻後農民便在田里撒上紫雲英,任其自然生長一冬季,到第二年春季栽水稻時再翻耕於田中,對養護土壤、提高肥力、增加產量有著明顯的作用。

然而,近十幾年來,隨著化肥的大量應用,人們種植紫雲英的積極性逐漸降低,現在種植的已很少,有的地方已基本上不見,有的地方稀稀疏疏種少量,種植面積減少90%以上。紫雲英種植面積的減少,導致土壤板結、肥力下降,冬季土地閑置荒蕪,農產品品質變差,春季蜜源缺乏,給養蜂業帶來很大的損失,部分地區蜂業出現被動局面。

二是繼續擴大和實施蜂機具推廣項目,並且提高補助額度、擴展試點範圍。

當前,我國的養蜂生產所采用的工機具仍停留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水平,飼養、取蜜、產王漿等生產環節基本靠手工操作。新型養蜂工機具推廣進程緩慢,養蜂生產、轉場機械化率不足5%,產業發展仍處於較低水平、粗放狀態,養蜂從業者勞動強度較大,經濟效益偏低。

為改變這一局面,宋心仿認為,實踐證明,只有加速推進養蜂機械化進程,使養蜂生產各個環節由機器操作,從而大大提高追花奪蜜的主動性,顯著減輕養蜂人的勞動強度,提高勞動效率和經濟效益,方可激發人們的養蜂熱情與積極性,方能吸引年輕人從事養蜂業,解除後繼無人等問題。

2016年從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補貼中安排資金1000萬元,用於養蜂工機具示範推廣試點項目實施方案,對全國11個省養蜂場戶、合作社購買蜂機具給予適當補助。

宋心仿稱,當前,該項目尚沒完全實施完成,但從前期的情況看效果非常良好。不過項目實施中也發現一些問題和教訓,因此他建議,2017年繼續實施該項目,且加大資金投放額度到2500萬元。其次,提高補助額度,擴展試點範圍,將補貼額度提高到整機的50%,將實施範圍擴展到20個省或更大區域,力求基本覆蓋全國各重點養蜂地區。

三是盡快修訂《養蜂管理辦法(試行)》。

為了促進養蜂業發展,規範養蜂業行為,農業部制定的《養蜂管理辦法(試行)》於2011年12月13日公示,並於2012年2月1日起施行,至今已有五年多的時間。在《養蜂管理辦法(試行)》發揮積極意義的同時,宋心仿稱,其執行落實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同時也發現其內容及條款規定也存在一些不足,為此,建議盡快對《養蜂管理辦法(試行)》進行修改。

他建議,修改的內容包括,將《養蜂管理辦法(試行)》的(試行)去掉,強調和提高其強制性和約束力;針對當前養蜂生產實際,主管部門應深入養蜂第一線全面考察調研,結合原條款查找問題與不足,從而修訂和完善《辦法》內容和功能;新《辦法》在修訂中,要細化規定,具體明確應該如何去做,同時要搞好配套,使各條款相互印證,便於操作,方可產生作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31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