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哪里才是真正的“美食之都”?粵浙蘇得前三甲

中國享有“烹飪王國”的美譽,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影響深遠。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我國逐漸形成了八大菜系,包括蘇菜、閩菜、川菜、魯菜、粵菜、湘菜、浙菜、徽菜,各有特點,共同組成了中國的美食文化。

那麽,在中國的大地上,哪些地方的食品最好吃,是真正的“美食之都”呢?

世界中餐業聯合會近日發布的《中國餐飲行業發展報告(2016)》介紹,在最新評出的“美食之都”榜單中,廣東、浙江、江蘇、湖北、湖南、遼寧、安徽、福建、四川、山東為前十名。粵浙蘇奪得前三甲。

普洱學院副教授王俊傑介紹,這前十名有的在餐飲規模和經濟效益方面占有優勢,有的在品牌效益方面占有優勢,有的在傳統美食方面占有優勢。但他同時表示,由於經濟、政策、飲食習慣等方面的原因,我國美食之都建設還很不平衡,西部和東部地區有明顯的差距。

王俊傑認為,飲食文化是我國旅遊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餐飲業不斷發展成為我國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的今天來看,打造一批美食之都不僅可以推動我國經濟的發展,而且可以宣傳中國,提升中國的國際形象。

王俊傑介紹,專家們從餐飲行業的規模、經濟效益、品牌效益和傳統美食的保護與傳承四個指標制定了美食之都的評價指標體系,遵照科學性原則、綜合性原則、可比性原則及操作性原則,依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制定的標準,對美食之都建設制定了二層指標體系。利用簡單數據分析法、線性權重法、模糊綜合評判法、因子分析法對選取的吉林、遼寧、黑龍江、山西、山東、河北、河南、江蘇、浙江、安徽、湖南、湖北、江西、福建等25個城市進行了樣本分析並得出結論。

評分結果顯示,廣東、浙江、江蘇、湖北、湖南、遼寧、安徽、福建、四川、山東美食之都建設的評分為前十名。這些省份,有些由於經濟比較發達,帶動餐飲業的發展,從而在美食行業建設方面占有優勢,如廣東、江蘇、浙江、山東;有些為歷史文化名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飲食文化歷史久遠,例如山東、浙江、四川、湖南、湖北;有的在保護傳統文化方面做得比較好,例如浙江和四川在申遺方面做得比較突出。

對廣東、四川、山東、江蘇四省進行的分析顯示,廣東美食行業規模較大,如有中山海港、廣州酒家、深圳嘉旺鳳凰樓等一批餐飲企業,經濟效益很好,餐飲收入位居全國第一,但其在百強餐飲企業和申遺方面做得還不夠,百強餐飲企業僅有3家,申遺只有一項。

江蘇百強餐飲企業有8家,位居全國第二,中華老字號有8家,位居全國第二,而申遺方面做得還不夠,只有1項。

山東具有較強的經濟實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在中華老字號和餐飲收入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中華老字號有8家,位居全國第二,餐飲收入位居全國第二。但數據顯示,餐飲規模還需要進一步提升。

四川在中華老字號和申遺方面有明顯的優勢,中華老字號有9家,位居全國第一,申遺有5項位居全國第三,需要提升餐飲規模和餐飲收入。

“總之這些省份都各有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只要發揮自身的優勢,找到其不足,在不遠的將來,這些省份中一定可以打造出一批美食之都。”王俊傑說,美食行業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美食行業在連鎖規模、品牌效益、人員素質、傳統美食保護和傳承等方面還存在很多不足,中國要建成美食之都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395

菜鳥發布2017年快遞包裹“最”排名:粵浙蘇奪前三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1-07/1180058.html

剛剛過去的2017年,物流業再創新歷史,快遞進入1天1億件時代。菜鳥網絡5日聯合快遞企業發布2017年包裹大數據排行,通過智慧技術和行業大協同,各大快遞企業畫出了一條中國快遞業特有的神奇曲線。

“剁手”技術哪家強?菜鳥數據顯示,廣東、浙江、江蘇收到的包裹排名前三,上海第六,北京卻未能擠入前十。第四至十名分別是山東、河南、上海、福建、四川、湖北和河北。從城市來看,杭州已經穩坐一線,北上廣深杭購買力最強。前十名城市分別是上海、北京、廣州、深圳、杭州、蘇州、重慶、成都、東莞和武漢。

按代際劃分,50後人群雖然大多年過花甲,但包裹占總量1.03%,甚至超過00後的0.77%。其中,80後、90後是絕對主力,各占近四成和三成多,再次是70後。

大學生群體最愛買買買,在快遞量排名前十的高校中,江蘇的高校在前四中占據三席。十所學校分別是江南大學、中國礦業大學、福建農林大學、南通大學、湖北經濟學院、安徽師範大學、浙江大學、南昌大學、華北電力大學和南京大學。

菜鳥數據顯示,海淘風靡,國際剁手黨方興未艾,海淘快遞包裹總量排名前五的包裹分別來自日本、美國、澳大利亞、韓國和德國;中國商品同樣行銷世界,購買國貨最多的國家和地區排名是俄羅斯、美國、西班牙、法國、巴西。

2017年,快遞包裝越來越綠色。隨著1500萬環保快遞包裹、數百億電子面單投入使用,數千萬紙箱進入二次循環,累計減少碳排放13.6萬噸,相當於省出16個北京奧體森林公園。

隨著1天1億快遞包裹的到來,快遞派送最後100米面臨巨大壓力,多元、可選擇的服務成為趨勢,代收點、智能快遞箱、2小時上門寄件等服務讓消費者越來越方便。

(來源: 新華社 記者趙文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957

粵浙蘇,這幾個經濟大省提出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包括廣東、江蘇、浙江在內的沿海經濟大省,正加快打造世界級的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

日前,江蘇省決定,將加快培育13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推動產業、企業、技術、人才和品牌集聚協同融合發展,讓產業特色更鮮明、創新要素更豐富、企業競爭力更強、空間布局更合理、分工協作水平更高,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

江蘇省制造業規模居全國首位,產業門類齊全,不少已具備集群化發展基礎,迫切需要整體提升。該省綜合考慮產業影響力、集群化特征、發展基礎與潛力,兼顧傳統行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遴選出新型電力(新能源)裝備、工程機械、物聯網、前沿新材料、生物醫藥和新型醫療器械、紡織服裝、集成電路、海工裝備和高技術船舶、高端裝備、節能環保、核心信息技術、汽車及零部件、新型顯示等13個產業集群。

目前,這13個產業集群規模總量達4.9萬億元,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比重超過30%,新型電力(新能源)裝備、工程機械、物聯網、紡織服裝、集成電路、海工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節能環保、汽車及零部件等8個行業規模均位居全國首位。

2016年12月1日,中國制造的大型客車集結在江蘇連雲港港散貨碼頭等待裝船外運。

6月7日,在第二十屆中國浙江投資貿易洽談會主論壇浙江國際投資論壇上,浙江省發改委主任孟剛介紹,浙江將著力建設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聚焦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在人工智能、物聯網、柔性電子、量子通信等領域前瞻布局,建設國家數字經濟示範區;在集成電路材料、高端磁性材料、合成新材料、高性能金屬材料、增材制造等領域推進產學研合作,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材料研發制造中心;在生物藥物創制、高性能醫療器械等領域率先突破,打造全球新興的生命健康產業創新中心。

在廣東,6月9日通過的中國共產黨廣東省第十二屆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決議指出,廣東要以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為重點,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築牢實體經濟發展的根基,打造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推進優勢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做優做強高端現代服務業,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強化人力資源支撐作用,建設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作為省域經濟體,粵蘇浙這些經濟大省的區域範圍較大,人口也較多,因此產業結構也要比京滬豐富得多,這其中,先進制造業是也是立省的基礎和根本。

以廣東為例,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財政稅務系教授林江說,多年來廣東以外向型經濟、出口導向帶動全省經濟發展,其主要的基礎還是制造業。如果廣東不抓好這個基礎,那麽廣東經濟增長就缺乏向上的動力和來源,其生產性服務業也就缺乏了服務的對象。

廣東體改研究會副會長彭澎對第一財經分析,從全國的範圍來看,長三角、珠三角的制造業根基最為堅實、產業集群更為豐富,選擇面更大。從參與世界競爭、成為世界級的先進制造業基地來講,長三角、珠三角是最有條件的。未來長三角和珠三角都需要往更高的先進制造業集群上去走,比如在芯片領域,在發動機領域、高級船舶等方面,或取得標誌性突破,或做精做細,做大做強,

另一方面,伴隨著人口向灣區流動的趨勢,目前長三角和珠三角都在大力打造灣區經濟,灣區將是粵浙蘇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的重要平臺。

以浙江為例,隨著高鐵網絡的構建,近年來該省人口、技術創新要素等進一步向杭州灣沿岸集聚。目前杭州灣經濟區擁有浙江省68%的經濟總量、55%的人口、78%的發明專利申請量、76%的高新技術產業產值、78%的境內上市公司、75%的中國民營500強企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66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