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agazine.caing.com/chargeFullNews.jsp?id=100244537&time=2011-04-02&cl=115&page=all
萬隆正在全力拉回因瘦肉精事件而滑向深淵的雙彙集團(下稱雙匯)。
3月31日上午,雙匯在其總部河南漯河市召開萬人大會,職工、經銷商、政府、投資者、媒體均到會。在會上,雙匯的核心人物、董事長萬隆數度道 歉。但相關各方仍不乏狐疑地看著這個1940年出生的領軍者。與會者描述,在會場有來自遼寧的經銷商高喊「萬歲」,但少有人敢百分之百確信,雙匯不會成為 第二個三鹿,因觸犯了食品安全的高壓線而全盤盡輸。
不過,和奶製品生產商三鹿不同的是,雙匯發展(000895.SZ)是一家生產肉製品的上市公司,且3月1日,中國證監會剛剛受理了雙匯發展的 資產注入計劃,雙匯即將在A股完成整體上市,管理層收購也即將獲批,被市場認為前途一片光明。當時雙匯發展連續拉出7個漲停板,股價從50元一路漲至最高 96.44元。但 「雙匯瘦肉精事件」在3月15日消費者保護日被央視引爆,這一天雙匯股票跌停,市值蒸發103億元。雙匯發展自3月16日起緊急停牌至今,未來也蒙上了陰 影。
雙匯發展是基金重倉股,共有41家基金公司148只公募基金持有該股。當下的危機是否會觸發贖回潮,又是否存在套利機會?
一位深圳大型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會後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他的看法:雙匯的事情,短期影響較大,但是長期影響有限。現在基金公司對雙匯發展的估值普遍給了9折,有的給了8折,即兩個跌停板,如果這判斷符合市場走勢,則不存在套利空間。他認為雙匯發展應很快復牌。
萬人大會
雙匯瘦肉精事件發生半個月後,3月31日,雙彙總部所在地漯河市,各路相關人士被雙匯派出的奔馳車從機場接來,出席雙匯大會。
雙彙集團所有管理層成員、漯河本部職工、經銷商、媒體、投資機構以及券商等研究機構出席大會,這是雙匯瘦肉精事件發生後規模最大、最隆重的一次公開會議。根據雙匯方面透露,參會者近萬人。
大會主席台背景板上寫著:「生死攸關的考驗,刻骨銘心的教訓。築牢食品安全屏障,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側邊打著標語:「落實兩個聲明,確保食品安全」。
會議以萬隆致歉開場。萬隆說:「產品質量無小事,食品安全大如天。這句話我講了十幾年。央視十幾分鐘的雙匯瘦肉精報導,給雙匯全體員工上了一堂深刻、代價巨大的安全課。」
會議中,萬隆代表自己和集團高層向全國廣大消費者反覆致歉,並決定把3月15日定為「雙匯食品安全日」。
為了保證質量安全,萬隆再次強調生豬屠宰逐頭檢測,預計全年增加檢測費用3億多元,並決定成立雙匯食品安全監督委員會,萬隆親任主任一職。萬隆 表態,要加大上游投入,號稱寧可不銷售,也不准任何環節違規。會議中,雙匯和中國檢驗認證集團簽訂長期戰略合作協議,後者是獨立的第三方質量檢驗機構,稱 未來將全方位監督雙匯質量安全。加大檢驗力度帶來的成本增加,萬隆稱這會隨著後期企業經營規模的擴大來逐漸消化。
萬隆稱,漯河市委市政府要求他出任終身董事長,「雙匯能賣,老萬不能賣。」萬隆此前接受財新《新世紀》記者專訪時也表示,不把企業銷售做到1000億元,不會退休。
一位投行人士認為,雙匯瘦肉精事件其實跟企業關係不大。一個處於中間環節的企業,不可能把政府該做的事情全部都做了。他認為雙匯和三鹿不同,還 沒有證據表明雙匯刻意隱瞞了事實。「現在雙匯顯然不能自己確定生死去向,而是取決於各級政府對於此事的態度。如果嚴查瘦肉精問題,肯定不只雙匯一家有;如 果就此打住,雙匯更不會有事。」他認為。
截至3月18日,全國共有北京、上海、河南、深圳等13省市質檢、動檢、畜牧、工商等部門抽檢雙匯產品後,均在網上發佈合格聲明。3月29日, 農業部發佈消息稱,河南全省生豬「瘦肉精」排查工作已基本完成,共抽檢存欄生豬31萬頭,確認「瘦肉精」陽性生豬134頭,檢出率為0.04%。農業部並 稱,河南這次發生的「瘦肉精」案件是個別縣市的少數人明知禁用仍違法生產、銷售和使用引起的,屬於個案。
所謂「瘦肉精」,按照北京採用2008年奧運會時的食品安全標準,包括萊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硫酸沙丁胺醇等11種動物用藥,以增加動物的瘦肉量,提早上市,降低成本,但對人體會產生副作用。
儘管外界對有關部門的抽查結果可信度仍存疑,但「從目前形勢看,雙匯應該能夠逃過這一劫」。前述投行人士分析認為。
用腳投票?
「萬隆態度誠懇,多次道歉,各級政府機關也表態支持。但對資本市場的實質性影響,萬隆沒有提到,也不可能在1萬人的會場提到。」一位與會的基金公司研究員說。
對於眾多大量持有雙匯發展股票的基金來說,調低雙匯發展估值,做好準備應對贖回是當下的現實。由於大量贖回會導致基金的流動性受到衝擊,基金勢必需要拋售大量其他股票,從而保證贖回的現金,但這樣又會讓淨值在短期內劇烈波動,對於基金公司來說,這將如同一場噩夢。
截至2010年年底,共有148只基金投資雙匯發展,持有雙匯發展34.25%的流通股股份。「目前來看,只有幾隻基金持有的倉位比較高,其他一些基金受影響有限。」一位基金經理表示。
據2010年年報,投資雙匯發展最多的基金是興業全球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興全趨勢投資混合基金,持有雙匯發展1446萬股,佔流通股比例高達 2.39%,佔基金淨值的7.4%。此外,興業全球基金管理公司還有5只基金持有雙匯發展,合計4.22%,其中興全全球視野股票型基金持有726萬股, 佔基金淨值的9.75%。
興業全球基金公司3月19日披露,從前一日起對雙匯發展股票以70.15元價格重估,即停牌後1個跌停板的價格作為重估標準。
此後,國泰、大成、上投摩根、華安等24家基金公司對雙匯發展均作了淨值重估,多數以70.15元的價格作為重估標準,只有華安基金估值最低,按照 63.14元兩個跌停板的價格重估。
雙匯事件發生後,中國證券業協會基金估值小組近日首次表態,在已有指數收益法、可比公司法、市盈率法和現金流折現法等停牌股票估值模型的基礎 上,基金公司可自主決定是否調整雙匯發展估值以及調整幅度、調整時間,並根據事件進展動態評估和調整估值,也可通過分析境內外市場其他個股在發生類似突發 事件時股價受衝擊的表現,估計對停牌公司的估值影響。
雖然雙匯發展的停牌鎖死了基金的倉位,但基民顯然更希望迅速變現,興業全球基金公司旗下兩隻基金就遭到了大量贖回,但有關數據未公佈。興業全球 基金公司採用了自保舉措:3月24日,公告稱自3月28日起的五個交易日內,通過代銷機構申購興全全球視野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5000萬元和興全滬深 300指數增強型證券投資基金(LOF)2000萬元,持有期限不少於六個月;3月28日,再次公告稱增加3000萬元申購興全趨勢投資混合型證券投資基 金(LOF),持有期限不少於六個月。
由於基金被贖回導致整體規模下降,雙匯發展佔基金淨值很可能已經超過單一基金持有單一股票不超過10%的規定。「超標的部分我們會調整,我們旗下其他幾個基金會投資雙匯發展。」興業全球基金一位高層表示。
興業全球基金的副總經理徐天舒表示,雙匯最理想的莫過於積極進行股東倡導活動,幫助公司進行公司治理改革,化危為機。「當然,這要有走鋼絲的本事,對雙匯危局的性質做出及時、準確的研判。」他表示。
「首先我們要看是不是他主觀故意。如果不是主觀干的,可能是供應鏈的問題沒有控制好,就需要做些溝通,看看未來能否杜絕。最後我們得到的答案都是樂觀的。這種情況下,我們更多會推動股東倡導的方式解決問題。」徐天舒表示。
但徐也表示,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公司主觀上故意幹壞事,那只好「用腳投票」。
套利與變局
雙匯發展的瘦肉精事件是否產生了套利機會?「現在有兩種套利方法,一種基於ETF,一種基於基金份額。」深圳一位基金經理表示。
利用ETF套利是指手中持有雙匯發展,然後按照這個份額去市場配一籃子股票,然後申購ETF份額,賣出獲利,開盤後,雙匯發展肯定會跌,到時再買回來套利。或者利用基金套利,即現在贖回基金,等雙匯發展復牌後,價格肯定跌,然後購回套利。
但是該基金經理表示,假如一個基金持有5%的雙匯,現在已經按照一個跌停估值,雙匯開盤後,如果兩個跌停, 則基金淨值跌5釐,而申購贖回基金來回需要2分,所以並不划算。他表示,雙匯復牌後至少要5個跌停板,反向套利的收益才能覆蓋交易成本。
德聖基金研究中心的負責人江賽春也分析認為,假設「瘦肉精」事件引致雙匯發展股價下跌30%的話,考慮到停牌之前已經下跌10%,大部分基金在 此基礎上按一個跌停板重新估值,則雙匯發展復牌後相比估值價格繼續下跌10%,如果投資者贖回並更換其他基金,贖回加上申購手續費在2%左右,在不考慮基 金重倉其他個股可能上漲形成對沖的情況下,反向套利的潛在收益為1%,不能覆蓋交易成本。
從目前持有雙匯發展的基金所作的估值調整來看,最悲觀的估值為復牌後下跌20%。如果這一估值符合市場表現,則基本不存在套利空間。
甚至有基金經理表示,「雙匯的危機在於之前漲得太多了。瘦肉精事件不但讓雙匯的品牌蒙受損失,也可能使資產注入的腳步放慢。從中長期來看,本次危機也可能給之前想投資雙匯而遲遲不能下手的投資人一些機會。暴跌之後,可能會出現很好的買點。」 更有投研報告說,如果出現三個跌停,其實就是很好的買入時機。
根據雙匯發展此前發佈的重大資產重組報告書,處於事件中心的濟源雙匯是雙匯發展正在實施的重大資產重組中的擬注入資產,評估的交易價格為 23.9億元,佔擬注入資產總值的7.5%。據接近交易的人士透露,雙匯已開始討論是否要「壯士斷腕」,將濟源雙匯拋出資產包,以便不使上市公司受到拖 累。某基金經理表示,現在的檢測結果有問題的只有濟源一個分公司。
無論是否為無奈之舉,重倉雙匯發展的大部分基金傾向於繼續持有。一位基金公司總經理表示,雙匯絕對不會淪為三鹿,以至於被競爭對手收購。「這種 負面影響是短期的。好比奶粉行業的三聚氰胺事件,雙匯更有可能成為蒙牛(02319.HK)或伊利(600887.SH)。雙匯都不好,難道去吃其他小屠 宰場廠的產品嗎?」他說。
「目前主要任務是先解決瘦肉精問題,重組可以慢慢來。」這位人士說。雙匯發展已經公告,將推遲至4月29日發佈2010年的年報。
不過,當年類似情境下,蒙牛復牌後即跌去70%,經過近一年的時間,才恢復到2008年9月三聚氰胺事件爆發前的價格水準。在上交所上市的伊利股份在價格腰斬後的恢復期則短至半年,現在更創下新高,充分顯示了A股、H股兩個市場的不同特點。雙匯會更像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