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擼起袖子迎接“金融大監管”,劉士余不怕“掉毛”

2017年全國兩會即將開幕,部長回應媒體提問的環節已先行啟動。26日上午10時,中國證監會主席劉士余攜多位副主席、主席助理亮相國新辦新聞發布會。這是劉士余上任以來,首場個人專場記者會。

過去一年中,劉士余一手抓監管、一手推改革,嚴肅履職的同時也頻出“金句”。此次,他再次拋出了“珍珠項鏈論”、“擼起袖子”抓監管等形象說法,並正面回應了多個他認為“敏感”甚至“刁鉆”的問題,對於發展和改革方向也作出了清晰表態。

一方面,要追求穩定,但對市場發展急需的改革,證監會將堅定不移地去做;另一方面,扭轉市場對IPO影響的預期,把好上市企業質量關,推進IPO發行。“資本市場的根本動力在於為實體經濟服務、在於分享實體經濟發展的成果。”在劉士余看來,一個脫離實體經濟發展水平的資本市場是不長久的。

隨著金融市場化加深,監管協同性要求越來越高,“大金融監管”呼之欲出。事實上,去年12月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就提到,一些領域金融風險顯現。當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又明確,要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決心處置一批風險點,著力防控資產泡沫,提高和改進監管能力,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顯然,防範金融風險已成為當前監管工作的重中之重。

而“大金融監管”的第一步邁向了規模超60萬億的資管業務。近日,由央行牽頭,“一行三會”(央行、銀監會、保監會、證監會)正共同制定資管業務統一監管辦法。繼保監會表態支持後,劉士余也對這一問題作出回應。他說,這是中國金融市場防範風險、健康發展必須要做的一件大事,證監會正積極配合共同努力。

資本市場期盼“穩中求進”

按照國新辦安排,劉士余的本場記者會於26日10時開始。但第一財經記者8時抵達國新辦門口時,已有多家媒體記者在等候入場。8時45分,會場正式開放,媒體席的前排位置很快即被占滿。

各種細節都顯示,這是一場高規格的新聞發布會。會議由國新辦新聞局局長、新聞發言人胡凱紅親自主持,且全程配備英文口譯;整場發布會時長超過150分鐘,幾乎破了此前“一行三會”發布會時長的紀錄,其間回答中外媒體記者共10個問題。

對於一些敏感問題,劉士余也沒有回避。比如面對《人民日報》記者的IPO“堰塞湖”問題,他就直言“這個問題有一定的敏感性”。在回答第一財經記者“‘野蠻人’是誰、‘資本大鱷’又是誰”的提問時,他還表示,這個問題“很刁”、“難度系數很高”,但“哪壺開了提哪壺”。

劉士余將自己過去一年來的工作概括為三個字——“穩、嚴、進”。“穩”是指政策預期穩、市場運行穩、改革步子穩。“我一到證監會工作就深切感到,在經歷2015年股市異常波動後,市場最期盼的是穩。”劉士余說,回首2016年,這一點做到了。

2016年2月20日,劉士余正式上任證監會主席一職,當時的資本市場剛剛經歷了一輪巨幅震蕩,市場基礎脆弱不堪。“從去年底到今年初,我同資本市場的有關人士,包括部分投資者、中介機構、券商和一些專家學者進行探討,聊聊大家在想什麽。”劉士余在記者會上說,大家去年盼望“穩”,今年盼望“穩”加“進”,為此證監會監管工作會上專門明確了“進”的任務,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改革要有新進展,要有新成效,要有新突破”,尤其是資本市場參與者達成共識的一些關鍵性制度,必須邁出關鍵步伐。

在市場人士看來,最大的“進”就是IPO市場化,推進新股發行註冊制改革。九州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過去一年通過證監會的“凈化”行動,概念炒作、估值泡沫等問題都明顯減少,但是二級市場估值依然偏高。證監會提高IPO放行速度,讓更多企業以貼近價值的價格進入二級市場,才能夠豐富二級市場投資者的選擇,推動價值投資邏輯的回歸。

“有人擔心IPO發行數量增加了,可能會影響二級市場。過去當資本市場下行壓力較大的時候,我們曾經用過減少甚至暫停IPO的方法,力圖穩定市場、緩解下行壓力,也取得過時點性的效果。”對於股市一跌就“叫停IPO”的做法,劉士余明顯表示,從長遠看,效果並不好。因為沒有解決資本市場長期穩健發展的機制性問題,沒有解決資本市場的源頭活水問題,沒有解決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在他看來,這一“扭曲”的心理預期已經得到扭轉,市場對於IPO提速表示接受,IPO“堰塞湖”的數量效應並不可怕,證監會有信心解決所謂的“堰塞湖”問題。

“擼起袖子”監管,不怕“掉毛”

穩中求進,基礎是嚴。

總結過去一年,證監會從嚴格標準、嚴格執行、嚴格自身管理三個角度,保證上市公司質量,打擊資本市場亂象,提高監管能力。

新聞發布會一開場,劉士余就表示,媒體的關註和報道給證監會“擼起袖子抓監管”註入正能量。

去年以來,證監會在IPO、再融資並購重組方面加強了把關,並公開告誡“妖精”、表態嚴懲“大鱷”。

劉士余在回應第一財經記者提問時也再三重申,證監會的首要任務是監管,第二、第三任務還是監管。

“我到證監會工作後,花了較長時間來了解資本市場的各種亂象,也感到很震驚。我看到這些亂象,就想找比較簡單的、貼切的、大家都能懂的詞,來給每一個亂象貼上一個標簽,這不是我創造的。”談及“野蠻人”、“妖精”、“害人精”、“大鱷”這些用詞,劉士余表示,這些人的行為往往是披著合法的外衣,打著制度的擦邊球,在資本市場上巧取豪奪,侵蝕著廣大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劉士余表示,在金融市場上,金錢的誘惑是巨大的。“天使”和“魔鬼”就在一念之差,資本市場上的金融家和“金融大鱷”只有半步之遙。為了懲治違法行為,他表示自己也可能會“因為某件事兒掉幾根羽毛”,不過把市場秩序維護好,掉下去的那幾根“羽毛”還會長出來的。

“證監會以往也在市場穩定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一直存在執法成本過高、違法成本過低的問題。”鄧海清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劉士余上任後,這一問題得到了很大的改變。比如,過去受到重視的往往是大案、要案,但劉士余主導的市場凈化行動,大到“大鱷”、小到“蒼蠅”都不放過,甚至是涉案金額小到5萬元、10萬元這樣的證券從業人員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

“統一監管”勢在必行

金融監管加強不只體現在資本市場。近日,由央行牽頭、“一行三會”共同制定的資產管理業務統一監管辦法正在征求意見,“大金融監管”的趨勢正在形成。

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22日曾對此表示,統一監管規則非常有必要,保監會也不主張多層嵌套、杠桿過高。

陳文輝

繼保監會表態支持之後,劉士余26日也對這一問題作出回應。他說,這是中國金融市場防範風險、健康發展必須要做的一件大事,證監會正積極配合共同努力。

資產管理業務是混業特征最為明顯的金融業態,銀行理財、公募基金、信托計劃、券商資管、基金專戶、保險資管等都在其內。證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6月底,我國資管業務規模約為60萬億,大體接近上年GDP總量。

如此龐大的資管規模,一直處於“三會”的分割監管之下。監管標準不統一,又缺乏統一監測,既不利於投資者保護,也會導致市場分割。還易引發監管套利,增大系統性風險隱患。同時,也會導致資金脫實向虛,加大實體經濟成本。

“金融市場化背景之下,無論名義上怎麽說,實際上通過資金紐帶、股權紐帶、產品紐帶,金融各業態已經水乳交融了。這種情況下就需要信息共享、統一監管。”申萬宏源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確實需要一個更高層面的文件,來對資產管理行業進行規範。

不過在他看來,有統一文件、統一指揮,保證沒有監管漏洞即可,目前並非一定要立刻設立專門的機構來負責這項工作。

“建立統一的、更高效的金融監管框架勢在必行。但這是個水到渠成的過程,是一個結果。不能在還未想清楚風險和問題、不知有哪些漏洞的情況下,盲目建立一個機構。”李慧勇認為,過去幾年,流動性泛濫時期積累的泡沫在美聯儲加息背景下面臨調整的壓力,使得改革的時間窗口非常有限。趕在窗口關閉之前去杠桿、防風險,從目前的結果來看,是非常有成效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03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