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產業鏈的機會很多,但也要看準時機才行。
本文由老鷹基金(微信ID: eaglesfund)授權i黑馬發布。
天空之城影業專註動畫電影的投資和出品,下轄三個電影主題工作室。根據題材和內容的不同,分為神話工作室、武俠工作室和跨次元工作室。雖然都是動畫電影,但電影類型和風格非常不同,一個工作室保持其自有的從文化到創意的不同調性。我們團隊和市場上的很多人對動畫電影的理解有所不同,我們認為動畫電影先是電影,其次才是動畫電影。一個電影有一類受眾,精準聚焦受眾會讓我們受益良多。我們重點關註年輕受眾,熱血、燃情的影片。
我們認為一部動畫電影的合適的制作時間,應在兩年半左右。一些大的類型電影,加上儲備開發的時間,最好也不要超過3年半的時間,因為市場變化很快,受眾對風格、內容的偏好都會有不少的變化,太長的時間將不利於抓住市場的變化趨勢。
無論是電影還是遊戲,最核心的關註是用戶。因為用戶是所有生意的始終。在電影圈中,不論是編劇、導演還是制片人,大家在創作和投資中,都非常關心我們這個文化產品的核心消費者是誰?他們在哪里?如何找到他們等等。
在我們的流程里面,采用的是以制片人為核心的制片管理機制,制片人決定編劇、導演和各個總監的管理團隊的人員構建;還同時決定一部電影的制作團隊選擇方面的倚重,是以國內團隊為中心還是以海外團隊為中心?譬如東方的故事題材,我們現在采用的是文學美術都以國內為主,中後期制作以海外團隊為主,這樣可以發揮各方面的優勢。這麽長時間我們工作下來,中國的藝術家更接地氣,海外的藝術家更“飛”,這兩點都是很重要的。通過制片人和導演的平衡,讓一個90分鐘的電影產品在影院上映的時候,不但爭取讓觀眾看得爽,而且還得有回味;在最終的藝術理解上,最好能讓觀眾、導演、制片人達到同步高潮。
資本是幫助娛樂資產進行價值估量和價值實現的重要推動力。影業、娛樂投資圈相對較小,無論電影還是遊戲,產業投資機會非常多,投資機構尚未充分進入,核心原因在於機構投資者和電影圈的經營者之間溝通鴻溝還比較大。我建議機構投資者可加大對中早期項目的關註,最好是有關電影、遊戲產業鏈的項目。因為,電影和遊戲的利潤相對回報較高。
在電影產業鏈方面,除了影遊聯動之外,我還特別看好電影衍生品的生意和娛樂金融的生意,下面我分別說一下。
電影+衍生品方面:在移動互聯網的影響下,電影類似場景,成為交流、互動的平臺。衍生品市場發展良好,但國內市場也只是剛剛起步,我還沒有看到令人激動的商業模型出現。在電影+衍生品的發展方面有巨大的成長空間,衍生品如何賦值IP的原生價值?衍生品如何與IP的原生用戶進行有效的溝通?如何建立一個多維長效的溝通機制,都是當下電影衍生品開發和管理方面面臨的問題。
電影+眾籌方面:2015年我在社交平臺上嘗試做了兩次電影的眾籌,分別是《大聖歸來》和《喜馬拉雅天梯》,這兩個項目眾籌的成功給我帶來了很多思考。事實上大眾對電影的參與度極高,但需要一個垂直、簡單的平臺。去年整整一年,我們都在關註著電影行業的細微變化,同時也在積極開發調試著我們自己的娛樂眾籌平臺。去年10月份,我們理想中的眾籌平臺模型已經搭建好,今年一季度會上線運營,我們已經儲備了幾個漂亮的娛樂產品項目,我非常希望這個眾籌平臺能對娛樂金融的發展方面貢獻一些成功的精彩的案例。
我們認為電影作為娛樂產品的一種,借助社交眾籌,更容易獲得成功。人多力量大,只要有參與機會,不同類型的人都有可能參與到有共同興趣的事情當中。中國電影市場廣闊,電影觀眾和娛樂受眾繁多,在移動互聯網的時代,找到精準的用戶、提供精準的產品,讓用戶和產品之間互動,從而產生聯系,再有天使投資和眾籌,相信文化、娛樂產品的未來將更加美好。
問答環節
劉小鷹:您覺得目前我們合作的一些端口在哪些方面?投資應該投到那個環節?是投個體的眾籌影院還是某部電影的IP?
路偉:其實我覺得電影項目眾籌肯定是可以的,像藝術影院的眾籌也沒有什麽問題。如果是剛進入影視行業的投資公司,我建議可以從電影聯合出品的角度進行投資。
但是對我們自己而言,我們現在不主張自己采取跟投的方式進入到電影的制片環節。我們要找到自己的制片路徑,不能與傳統的電影投融資一樣,這樣我們永遠跟在別人後面,還不一定做得比別人好,所以要換一個我們擅長的電影投資出品路徑。現在我們不希望進行單部電影融資,而是希望通過對行業內夥伴的打包融資或者對金融機構的資產證券化的方式融資。
這個市場很好,可以小額資金慢慢參與,參與了解市場的基本特點。我非常不建議大家重金投到娛樂行業,特別是電影行業里面,風險有些大。
劉小鷹:我比較看好泛娛樂方向,怎麽去規避風險?可以給我們分享下這方面的經歷嗎?
路偉:前面不管遇到過多少風險,未來還會有更多。我覺得最核心的還是搭團隊,合夥人不一定找多有實力的,但一定要找到對的,合夥人對了,這個事基本上就成了七七八八了。
公司業務方面,我建議一定要聚焦電影類型,千萬不要什麽類型都做,做太多是顧不過來的。而且每個類型都是一個相對的團隊文化,做太多類型項目會導致公司的文化建設方面可能會出問題。好萊塢一百年的歷史,能活下來的公司,基本都是類型化的公司。所以我建議一個公司只做一個類型,做成自己最熟悉的程式,形成自己獨特的文化和氣質。但是現在國內很多公司都在做全產業鏈的運營,我覺得難度太大。
老鷹學堂
不一樣的天使實戰課程
由著名天使投資人,老鷹基金創始人劉小鷹先生發起,並帶領基金投資團隊聯合打造,同時聯合眾多互聯網專家,資深企業家和投資人、著名創業導師、獨角獸企業創始人,共同為學員分享技術趨勢、投資賽道,還原天使投資真實場景。將老鷹基金內部真實項目的路演、盡調、爭議、投決搬到課堂,要求學員提前在系統上看BP,寫點評和備課、積極參與現場點評和投決,真正學以致用、跟投合投、親身體驗天使投資的全過程,陪伴創業者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