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創業者為何英年早逝?談談急性心梗的預防與治療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2910

平時我們都談癌色變,殊不知在中國,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不是癌癥,而是心臟疾病,甚至在全世界也是同樣的情況。其中絕大多數心臟停搏是源於心肌梗死。

急性心梗的治療方式——心血管手術技術非常成熟,但是據衛生部門的統計資料,我國每年只有5%急性心梗患者能得到有效的介入治療或溶栓治療。主要原因就是從發病到手術中間留給醫生的黃金時間太短,大部分病人還沒送到醫院便因病去世。

現在都在倡導早發現早診治,難道急性心梗就不能提前檢查和預防麽?能!預防心梗是可以的,我們所要做的就是發現“易損斑塊”。

(資料圖/圖)

繼春雨醫生創始人張銳猝死之後,途牛旅遊網的李波於2月8日晚突然離世。元宵節一大早,很多朋友看到這條消息後,嘆息之余紛紛向我詢問,為何這麽兇險的疾病近年發病率如此之高,連這幾位正值壯年的創業者都難逃厄運。雖然我不是醫生,但這涉及到我多年的研究領域,希望借此機會普及一下疾病知識,並把一些可以救命的信息分享給大家。

什麽是急性心梗?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狀動脈急性、持續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壞死。臨床上多有劇烈而持久的胸骨後疼痛,休息及硝酸酯類藥物不能完全緩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進行性心電圖變化,可並發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

以上是醫學角度專業描述,非專業人士看完可能不大明白。簡單說就是:正常情況下,心臟連接血管形成一個供血液流動的封閉循環,就如同一條順暢的公路,心臟通過搏動輸送血液,而心臟的搏動則需要依靠心血管輸送動力。但有些人心血管里有斑塊,由於某種原因斑塊突然破裂,斑塊里的脂質流出來堵住血管,阻止血管對心臟的供血,從而造成心肌壞死,心臟就會停止跳動。心臟一旦停止跳動,人就會在瞬間死亡。

急性心梗的治療方式是馬上前往醫院進行心臟介入手術,將堵住的血管疏通。但從發病到疏通血管,中間的黃金急救時間只有120分鐘。換句話說,120分鐘以內不能躺在手術臺上完成手術,病人就基本沒救了。

半年之內,兩位知名公司高管都因為急性心梗去世,不僅他們,馬季、高秀敏、古月等藝術家都因心梗猝死。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猝死指一個小時之內預料之外的死亡。75%的猝死是心梗造成的,剩下的25%是因為其他原因。在美國,每年約有150萬人發生心肌梗死。隨著中國改革開放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心梗發病率近年來呈明顯上升趨勢,每年新發病例至少50萬,現患至少200萬。

平時我們都談癌色變。但事實上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中國,不論城市還是農村,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不是癌癥,而是心臟疾病。甚至在全世界也是同樣的情況。美國心臟協會2013年6月在《循環》雜誌網站上發表的《徒手心肺複蘇(CPR)共識》指出:心臟停搏是美國最致命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它導致的死亡超過大腸癌、乳腺癌、前列腺癌、流感、肺炎、車禍、HIV、槍支案件和家庭火災致死人數的總和,而其中絕大多數心臟停搏是源於心肌梗死。因此預防心梗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資料圖/圖)

僅5%的人得到有效治療

與癌癥不同,急性心梗的治療方式——心血管手術 (心臟支架,球囊擴張或心臟搭橋)技術非常成熟。但是,據衛生部的統計資料,我國每年只有5%急性心梗患者能得到有效的介入治療或溶栓治療。主要原因就是從發病到手術中間留給醫生的黃金時間太短。大部分病人還沒送到醫院便因病去世。

設想一下:發病,打電話,救護車往返,醫務人員準備,做手術開通,如此多的環節,即使在醫院就近、路況良好的情況下都耗時不少。如果遇上不便呼叫救護車,或者距離醫院較遠、堵車等情況,那搶救過程絕對是與時間的一場賽跑沖刺!

現在都在倡導早發現早診治,難道急性心梗就不能提前檢查和預防麽?

能。預測心梗是可以,而且必須做到的。我們要做的就是:發現“易損斑塊”。

易損斑塊

斑塊,這個造成血栓、心梗的元兇,是在人的血管中是慢慢形成的,如下圖所示:

(資料圖/圖)

(資料圖/圖)

其中一部分斑塊的穩定性較差,被稱為易損斑塊,也叫做軟斑塊。易損斑塊有兩個形態學特點:有一個很薄的纖維帽和一個大脂質核。易損斑塊表面的包膜非常薄,斑塊內部含有的脂質又多,就像薄皮大餡的餃子,很容易發生破裂。情緒激動、劇烈運動、酗酒、寒冷等因素會造成人體血壓升高、血流劇烈沖擊斑塊或者血管痙攣,這些情況下易損斑塊的包膜就會受損破裂。

易損斑塊一旦破裂,頃刻之間就能給人體帶來致命的危險。因為易損斑塊內富含大量的脂質物質,破裂以後,這些內容物便會立刻湧出,形成血栓,進入血液並隨血液運行。一旦血栓隨血流進入腦部堵塞腦血管,就會引發腦中風;如果堵塞心血管,則引發急性心肌梗死,從而導致猝死等嚴重的心腦血管事件。

臨床統計發現,有超過60%的心梗、冠心病心絞痛急性發作或者腦中風發生,都是由於一個易損斑塊發生破裂所導致的,可見易損斑塊的“殺傷力”之大。因此,有專家將易損斑塊比作隱藏在人體內的 “不定時炸彈”,只要有足以“引爆”的條件,這些“炸彈”就會隨時“爆炸”破裂,形成血栓,危及患者生命,讓人猝不及防。

具體如何預防急性心梗?

(資料圖/圖)

一些老生常談,比如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合理安排日常工作和生活,註意緩解工作和生活帶來的壓力,飲食健康,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等等,有很大道理。心梗發病和飲食習慣、體質、心情密切相關。眾所周知,中國大部分地區的飲食油脂偏高,而商人(包括創業者)和政府官員是兩個疾病高發人群。這主要還是和他們多在晚上應酬以及心理壓力過大有關。

另外,我還註意到,國內還有一個和全世界相反的趨勢,就是發病年輕化。歐美國家發病年齡主要集中在70歲以上,並且逐年後移。而中國發病年齡越來越早。北京一些醫院甚至遇到二十多歲的心梗患者。因此,如果你是一位四十歲以上的創業者,必須特別註意檢查心梗的癥狀。

如何診斷和檢查?

先重點說說如何檢查。非急性心梗比較容易察覺,征兆表現為經常性的胸悶和心絞痛,在醫院做心電、心臟造影就能確診。急性心梗比較棘手,因為它在發病前並無明顯征兆。很多急性心梗患者平時身體不錯,甚至還經常鍛煉。但事實上他們冠脈內的易損斑塊已經形成,並且隨時可能破裂。只有確認這種斑塊存在,才能把潛在的急性心梗患者找出來。

易損斑塊位於細小的心血管內部,不能進行穿刺和活檢,所以檢測起來比檢測腫瘤麻煩很多。檢查腫瘤常用的影像工具,MRI、超聲和PET全都用不上。於是科學家們發明了血管介入造影設備,例如血管鏡、血管內超聲、心血管光學相幹成像(OCT)等。其中只有OCT造影能清晰掃描出易損斑塊的影像。

心血管OCT影像圖像的分辨率大約為十幾微米,是普通超聲精度的幾十倍。在OCT造影下,血管是否有斑塊,斑塊的纖維帽厚薄,纖維帽是否容易破裂,都一目了然。此外,OCT造影還可以幫助臨床醫生對斑塊成分進行分析,對心臟支架植入的好壞進行評估,為支架手術方案提供影像學支持,是一項非常有前景的技術。

目前該方面的設備和導管都依賴進口,價格昂貴,做一次檢查費用大約1-2萬元,迄今為止國內只有一百多家醫院購置了該設備。國內現在也有多家公司正在研發、進口替代設備。

OCT技術雖然能診斷易損斑塊,但必須在醫院的介入導管室完成,而且價格不菲,不可能作為常規體檢項目,只適用於已篩查出的高風險人群。因此,如何方便簡單地篩查急性心梗高風險人群,成了首要難題。

近年來興起的體外診斷(IVD)行業也許有望破解這個難題。通過檢測血液中各種斑塊相關的脂蛋白標誌物,有望預測心梗發作的風險。由於可能與斑塊相關的標誌物種類太多,臨床專家計劃進行大量的臨床實驗研究來對比分析,進而篩選出其中與急性心梗關聯度最大的標誌物,據此研發體外診斷試劑,用於大眾檢查。最近一家歐洲實驗室發布了一個軟件產品,可以通過多指標複合計算,給測試者打分(如下圖) ,通過分數評估心梗風險高低,這也是一個很好的粗篩方向。

(資料圖/圖)

在未來,當心血管IVD器械試劑成熟,國產OCT和血管造影機普及到醫院,檢查的費用和便利性都會達到普通人能接受的水平。屆時,從社區醫院到大型醫院的一條龍檢查預防治療方式有望實現。先從體檢開始,對人群進行分類,篩選出心梗的高風險人群,轉移到醫療中心或大醫院做進一步檢查,通過OCT影像進行確診,然後盡早實施治療。

願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能讓預防急性心梗的夢想早一天實現,也願像李波、張銳這樣優秀創業者英年早逝的悲劇不再重演。

(作者系中科微光醫療器械公司創始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91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