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招聘公司瀚納仕(Hays)2月15日發布的《2017年瀚納仕亞洲薪酬指南》預計,2017年對許多雇主來說是極具挑戰的一年,隨著區域和全球貿易夥伴關系的變化,他們勢必面對因此而變化不斷的經濟環境,中國將面臨技能人才短缺的挑戰。
報告認為,在中概股回歸A股上市的環境下,具備堅實中國市場IPO經驗的CFO(首席財務官)將在這一年受到追捧。企業對高級金融人才也有極強的需求,中國金融業的財務總監/首席財務官年薪在120萬元-200萬元。
中國將面臨技能人才短缺
該指南基於對中國大陸、香港、日本、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3000多位雇主、涉及600萬名員工和1200個職位進行的調查,並就19個行業的薪酬水平和招聘趨勢提供了分析與見解。
調查結果顯示,97%的中國受訪雇主表示很難找到所需技能的人才,並且這一情況仍在不斷惡化。中國企業非常擔心持續的技能短缺問題今年將會嚴重影響他們的業務發展。
“吸引和留住最佳人才可為公司帶來競爭優勢,而隨著2017年技能短缺現象的持續以及企業可能面臨的重大變化和挑戰,人才的吸引和留任變得愈加重要。”瀚納仕亞洲區執行總監Christine Wright表示。
由於中國的技能短缺現象可能會影響到企業全年的運營,雇主應對員工培訓和發展進行投資,並采取更加有戰略性人才管理實踐。
“招聘和留住有才能的員工無疑是今年雇主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在對頂尖人才的爭奪戰中,更需要對招聘政策和程序進行審查。”Christine補充道。
報告顯示,中國大陸在薪酬漲幅方面再次領先亞洲其他四個國家和地區。然而,中國員工的薪資預期和雇主計劃提供的薪資之間仍然存在差距。近半數的中國大陸雇主(45%)計劃在未來一次考核中提供6%-10%的漲薪,11%的雇主將提供超過10%的加薪。然而,在中國調查的應聘者中,有51%希望加薪幅度超過10%。
此外,根據近幾年的瀚納仕亞洲薪酬指南顯示,2015年有63%的中國雇主提供了6%以上的漲薪;2016年提供同等幅度漲薪的雇主比例下降至56%。2017年,這個雇主比例預期將不會有變化。
在未來一年里,中國有65%的雇主計劃向所有員工發放獎金,28%僅向部分員工發放獎金。在所有亞洲國家里,獎金大部分都與公司績效(88%)或個人績效(84%)相關。只有10%的員工獎金得到保證。其它34%的獎金與團隊績效相關。
首席財務官受追捧
報告分析,中國初創公司數量持續增長,2017年許多這類公司都將通過公開上市的方式募集資本,在幾年前從美國證券交易退市的公司將在尋找本土上市回歸的道路,因此,具備堅實中國市場IPO經驗的CFO(首席財務官)將在這一年受到追捧。
各個領域對CFP(註冊會計師)、CFA(特許金融分析師)專業人士也有著極高的需求。高級金融專業人才仍著重於加強自身的專業技能,通過將會計流程中的一部分轉向共享服務中心而為公司節約成本。
2017年的薪酬福利趨勢顯示,有越來越多的數字和技術行業公司為其高級管理人員提供股權計劃,以協助挽留人才,並進一步予以激勵。
報告顯示,中國金融業的財務總監/首席財務官年薪在120萬元-200萬元,財務控制薪酬年薪在90萬元-160萬元,高級財務經理年薪在60萬元-100萬元。普通會計與財務薪酬方面,財務經理年薪在50萬元-75萬元,助理財務經理年薪在30萬元-50萬元,。
中國金融業的稅務總監/稅務主管年薪在120萬元-160萬元,稅務經理年薪50萬元-80萬元,稅務會計年薪在35萬元-45萬元。由此觀之,會計和財務人才的薪酬市場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眾所周知,2015年1月起《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正式實施,包括金融業在內的首批72家央企負責人被納入限薪範圍。限薪成為影響央企類高管薪酬的重要調控因素。
對此,瀚納仕中國區執行總監蘭熙蒙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高管限薪現象不僅在中國存在,在很多國家也是普遍存在這種情況,很多公共政府部門非常關註金融機構高管、CFO的薪酬情況,西方市場也同樣存在高管限薪的現象。就民營私有化的公司而言,金融機構的中級、高級管理人員的薪酬不會受到政府部門相關政策的影響,他們的薪酬主要與所在企業的運營環境有關,在中國CFO薪酬存在這一趨勢:其薪酬不直接依靠底薪,更是依賴於績效薪酬掛鉤,可能還有股權激勵的模式。
“其實CFO的薪酬不是與職業有多大關聯度,而是其所處的行業和產業有更多的關聯度。很多人認為,中國經濟處於下行期將影響首席財務官的薪酬,但是這種影響還沒有出現,所以很多雇主還是給員工薪酬增加6%-10%,很多熱門行業的薪酬增加可能更高。”蘭熙蒙表示。
同時,報告也對2017年中國會計財務薪酬趨勢做出預測。對於多數會計與財務專業人士來說,預期未來一年的薪資漲幅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