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2016年12月中國7個月來首次增持美債 全年減持1877億美元創新高

美國當地時間本周三,美國財政部公布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2016年12月中國所持美國國債環比增加91億美元,扭轉了一連6個月的減持態勢,增至約1.06萬億美元。但從2016年全年來看,中國減持美債1877億美元,年度減幅創最高紀錄。

2月15日,美國財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繼連續6個月大幅減持逾千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後,於2016年12月開始增持,較11月增持91億美元,持債總額上升至1.0584萬億美元,截至去年12月底,中國是美國的第二大債權國。日本持美債總額為1.0908萬億美元,比中國多324億美元,連續3個月為美國第一大債權國。

但是,去年全年,中國減持美債高達1877億美元,創下有紀錄以來最大減幅。具體而言,從6月開始,中國連續6個月拋售美國國債,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減持規模分別為40億美元、32億美元、337億美元、281億美元、413億美元和663億美元,下半年共計減持1947億美元。

單月增持 增加投資收益

近日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的2016年四季度及全年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初步數顯示,中國2016年全年儲備資產減少了29620億元,降幅同比擴大8083億元。而中國1月的外匯儲備顯示為29982億美元,跌破3萬億美元大關,時隔6年重回“2”時代。

央行外匯儲備接近三分之一的重要資產即美國國債,對於中國2016年拋售美債創全年新高,民生銀行首席分析師溫彬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去年人民幣貶值預期下,央行為了平衡市場供求關系,減少外匯儲備、增加對市場進行投放以滿足需求。整體而言,外匯儲備下降,資本項目逆差擴大,所以需要減持美債以滿足市場供需平衡。

而對於12月單月增持美債,溫彬則分析認為,去年11月美元指數上漲以後,利率提升,美債價格走低,高位拋出,12月在低位買回,增持美債可以增加交易性投資美債的收益。

溫彬稱,11月拋美債可以滿足市場需要,到了12月,人民幣貶值壓力有所緩解,外匯儲備減值壓力減小。數據顯示,11月中國減持美債創近5年最大降幅。中國在11月份持有1.05萬億美元美債,比此前一個月減少664億美元,創下2011年12月以來最大單月降幅。

招商證券首席分析師謝亞軒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儲備資產的下降並不可怕,因為從國際收支平衡表不難看出對應私人部門(個人、企業、機構)對外增加持有資產,所以並非消耗性減少。“就像左口袋掏給右口袋,”儲備實際上對應著央行代全國人持有對外資產減少,而私人部門持有對外資產增加。

謝亞軒認為,儲備資產減少,居民部門持有對外資產增加,說明對外資產結構正在發生變化。反之,例如,1998年時的泰國,外債多,儲備資產下降都用於償還外債,但外債依然很高。消耗性的儲備資產減少的特征是,儲備資產減少對應經常項目逆差,說明儲備資產彌補經常項目逆差。“就好比一個人將錢全花了,而另一個人將錢用在了自身的投資上,二者之間的差異是顯著的。”

2017年將看到更多主動管理

溫彬稱,2017年美債市場流動性、收益性都不錯,是全球資產主要的配置種類。2017年美債投資情況主要取決於美聯儲貨幣政策走向和國內人民幣面臨的貶值壓力。

2月14日,美聯儲主席耶倫在參議院金融委員會發表半年度貨幣政策證詞,並對加息前景、收縮資產負債表的打算、財政刺激政策的潛在影響、銀行業監管等話題進行了長達2個多小時的問答。

“未來的每一次會議都可能是加息窗口,”耶倫此次稱。她表示,將持續評估勞動力市場和通脹的變化,如果條件成熟,不排除未來在某一次會議上加息。

溫彬分析認為,加息超出市場預期的話,美債收益率將大幅提高,導致美債投資的估值出現損失。具體到中國在美債投資方面,會因加息所帶來的債券投資市值損失而拋售美債。

從投資收益的角度減持美債並非中國一家。日本作為當前美國最大的債權國,2016年拋售總額為316億美元,美債持倉也連續第二年減少。日本去年12月大幅減持178億美元,連續6個月拋售總計638億美元,持債總額為1.0908萬億美元。

另一方面,溫彬稱,從國內來看,人民幣相對美元的匯率整體趨於穩定,結售匯逆差形勢有所改善,央行拋售美債、投放外匯儲備滿足市場供求關系的需要降低。2017年,央行對於美債更傾向於主動的管理。整體的格局不會改變,但單月增減持的波動會更加明顯。目前而言,人民幣貶值壓力逐步釋放,結售匯逆差好轉,不排除2017年外匯儲備出現單月增加的情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63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