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一條”視頻:徹底的屌絲,不會關心我們的內容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2807

藝術家大衛·霍克尼與其作品。文化類的短視頻,在“一條”中占比不少。(“一條”視頻供圖/圖)

(本文首發於2017年2月9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徹底的‘屌絲’,不會關心我們的內容” “一條”視頻的中產路線》)

不到兩年半的時間,生活服務類的“一條”視頻已經估值2億美金,用戶2000萬,其依托的渠道不過是兩個微信公號:一條、美食臺。

2016年,一條創始人徐滬生至少見了100個投資人,“每天從早到晚,說6到8個小時。”在去年底成功進行了B+輪融資後,“一條”準備2017年登陸創業板。

徐滬生將“一條”的“內容+電商”的模式,比作生活類的“BBC+誠品書店”——英國BBC出品的視頻,以制作精良、畫面嚴謹著稱,源自臺灣的誠品書店則深受中產和知識分子青睞。

在中國消費升級的趨勢下,專註於中產人群的生活方式,為其提供了難以替代的精神和物質需求的解決方案,是“一條”視頻的路徑。

3分鐘視頻,BBC我們也不怕

南方周末:幾乎每條頭條視頻都能達10萬+,你們在視頻內容制作和產品控制上如何做的?

徐滬生:簡言之,碎片化、高質量。碎片化,就是3分鐘,電視臺搞30分鐘,我們用“降維攻擊”。3分鐘普通電視臺搞不過我,BBC我們也不怕。但是,我們的內容,寫稿子、采訪,都差不多。另外一個別人學不去的,就是對千件產品的格調,我們是統一控制的,就是喜歡這本書的人,他一定是喜歡買這種衣服、食材、杯子、買這種電器,總體而言,我們售賣的是一個階層的生活方式、生活態度。

南方周末:“一條”為什麽關註社會問題?你們的30個“感動故事”,涉及艾滋病、無國界醫生、禁毒社工、被拐賣兒童,這些話題和中產有什麽關系?

徐滬生:講故事比較少。那是一周一次的頻次,其它的如建築、藝術一類的,像《肖申克的救贖》這種是屬於文化類的,屬於文化生活,等於是用高逼格、高質量、雜誌化的內容每天吸引一兩百萬人。我們現在真的是相信你的內容好,你的讀者就是好的,就有購買力和審美,後面的模式就順理成章。所以別人來學我們,也學不了。

你做生活類視頻,哪怕你做的格調低一點點,也沒用。第一,你的用戶層次不對;第二,用戶對你信用的認知不對。它有信用背書,比如《南方周末》推薦一本書,大家都相信,都認可,就是這麽回事。

南方周末:現在視頻領域還是風口嗎?

徐滬生:從消費升級的角度看,當然是了。我總的感覺是中產階層崛起,跟消費升級有關。還有一個風口,就是非常優質的獨立品牌的井噴式的發展,包括外國的獨立品牌,本土的、原創的比如像誠品書店里賣的那些東西會有爆發式的消費潛力。

全國2016年出的新書40萬種,我們幫用戶從中挑1000本。比如像《哈佛中國史》、日本的“講談社中國史”,大家很愛看這些東西。但是賣中國考古史就賣不動了,這個定位是在中產階層,而不是學術導向的。

踢足球不分階層,打高爾夫、打網球分階層

南方周末:“一條”專註於服務中產階層人群,你對這個階層如何定義?這個人群的消費特點是什麽?

徐滬生:數字應該蠻嚇人的,中國的人口基數太大了。這群人喜歡的消費品牌,比如無印良品、誠品書店等,都是曾經被日本、臺灣地區中產階層所青睞的,他們不愛淘寶貨、義烏貨,也基本不買奢侈品,去掉這兩頭,他們偏愛的是中間的優秀獨立品牌、文創產品。

我有一個粗糙的說法,花1000塊錢不心疼的就是“中產”。比如我們每天近10000的訂單,平均客單價是500元,淘寶是80多元;我們賣的書都在88元以上,其中定價168元的《S》兩天就賣了25000本,這個階層對這個價格非常不敏感。

南方周末:關鍵是書的品質。

徐滬生:對。任何做中產階層的生意,都是最大的生意。中國現在的中產人群是全世界規模最大的,我們要把其中有品位一點的“分眾”擇出來,做生活類內容是最天然的“擇人”的途徑。

比如按照這樣的一個生活方式去挑選:不搞笑,不娛樂,那些比較刻薄的、毒舌的心理滿足在我這里都沒有,我就是生活美學。“一條”就把這批人擇出來了。所以我們後來做電商轉型,轉得非常順。

有些體育內容是沒有階層劃分的,比如踢足球、打乒乓,但是打高夫的,打網球的,一定是有階層劃分的。

南方周末:你們怎麽知道中產階層愛看哪些東西呢?

徐滬生:“一條”視頻專註於生活、潮流、文藝,但碎片化不代表低質量。每天你用三分半鐘,用很輕的方式,因為身份認同也好,或者因為素質高也好,你願意花一點點時間看,或者當你看到標題的時候你會打開。如果你是一個徹底的“屌絲”,真的不會關心我的內容,因為得不到任何滿足。

“一條”一千六百多萬的訂閱者。在這其中,就算有一半人是中產階層,或者是有中產階層消費、生活習慣的年輕人,數量也大得驚人。他們即使年收入不到三四十萬,但是要買168塊錢一本的書,買一個三四百塊錢非常好的小收音機,購買力也完全沒有問題。

南方周末:可是現在可供選擇的大型的,甚至個性化的電商平臺比比皆是,購買體驗也不錯。我憑什麽去你那里買呢?

徐滬生:我的價錢跟別人是一樣的,我不會比別人貴。我們平臺上的那些書,更像一個誠品書店的標準,比如生活美學的書、咖啡地圖、兒童繪本,都賣得不錯。

我們是很主流的一個渠道,很多產品京東賣不過我們,不是京東不厲害,而是京東給有些中產偏愛的產品的流量少,像《哈佛中國史》,亞馬遜不會死命推的,當當更不用說了,而在一條,它是NO.1的。

一個工程師的價錢,等於一個副總編

南方周末:“一條”在產品布局上似乎有清晰的定位,上線時只選擇做一個微信公眾號,渠道傳播上沒有全網分發,也沒做App,而且創立一年半才開始做電商。為什麽?

徐滬生:我們是創業公司的打法,一開始十幾個人,抓住機會再融一次錢,然後往下走。因為很快就盈利,而且用內容獲客是免費的,所以後面拿到投資基本就沒花。2016年基本上就是技術、電商,80%的精力耗掉了,今年還是回歸內容。我自己抓選題,最好的內容是最好的推廣,只要永遠有優質的內容,就可以天天拎住用戶,因為你的品質高。品質高下面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做廣告,一個是做電商。

我們後來發現,因為專註做生活內容,其實離變現只有一步之遙,比如我們采訪過一千多個都市生活領域頂尖的設計師、建築家、美食家,如果現在要找1萬件好東西,就在他們手里面,在他們的朋友圈里。所以你一做報道,比如突然有一天說我想拍電影,那麽你的資源就比別人多。

南方周末:這與你在《外灘畫》報做主編時積累的資源有關嗎?

徐滬生:沒什麽關系,還是靠我們自己積累的口碑品牌,你對哪塊熟,肯定就是人頭熟,知道誰是有本事,誰是沒本事的。有點像以前做兒童雜誌的,可以賣母嬰產品,這是順理成章的。但是很多公號是時政的,你就做不了;再比如papi醬,你賣什麽東西?賣東西你是沒有背書的,因為你說的內容就是毒舌。

南方周末:之前你強烈不主張做所謂“連接”,其實就是不做電商,可現在電商給“一條”帶來了可觀的現金流。

徐滬生:是的,我們是2016年5月份開始做的,從零開始做到了2個億,2017年的目標是10個億。

當時不做電商,是因為技術要求太高了,我們現在技術加電商團隊有100號人,你要想明白你要轉型了,於是就要準備100號人壓在產品上,小打小鬧的就不要做。技術成本很貴的,一個工程師等於一個副總編的價錢。

南方周末:從公司收入結構來看,廣告占多大比例?據說你對原生廣告比較抵制?

徐滬生:廣告做一個億,將來做兩個億就到頂了,比如公司養幾百號人,去拍大量定制廣告,最多能做到兩三億。但我們做媒體的人不太願意做定制廣告,不願意把自己變成一個廣告公司。另外,這個天花板很小。比如我今年要做10億,明年我完全可以想做100億,這是一個很大的平臺。現在“一條”的定制廣告每條報價120萬元,在結構上來說,貼片和定制一半一半。定制的價錢還是可以的,但是要受制於人,修改10遍20遍是肯定的,逃不掉的。像今日頭條這類平臺公司也很簡單,因為是平臺,有技術性的分發,然後我做到61%的廣告。在當中其實你賺的是廣告公司的錢,甚至是公關公司的錢,因為沒有硬廣告。硬廣告是要求你像《中國好聲音》這樣的節目,有冠名,有植入,而且你的IP要強大到大家願意忍受你兩分鐘的廣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08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