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16 年底,幾乎年所有評論員都一致看淡2017港股走勢。不利的因素主要是美國利率上升,美股創新高,資金從亞洲調走。美國利率上升,導致其他環球貨幣貶值,人民幣面對壓力,2016 年底人民幣兌美元滙率一浪低於一浪。
雖然中央屢次表示,人民幣不存在長期貶值的基制,但人民幣滙率屢創新低,兌美元幾乎要跌至七算。人民幣貶值導致中國走資,自 2015 年中,中國外滙儲備持續減少。近16個月,外滙儲備減少一萬億美元。到 2016 年 11 月,中國外滙儲備降至 3.05 萬億美元,市場估計 2016 年 12 月外滙儲備將跌破 3 萬億美元大關,進一步影響投資者信心。
恆生指數從 2016 年第四季 12 月高位 23076 點,跌至 21491 點的低位。評論員一致不看好 2017 年港股,因為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向來對中國不友善,在外交及外貿政策都不利中國。他委任的貿易官員都以反華立場出名,又倡言向中國產品征收特別關稅。在利率上升,走資,及貿易的不利因素下,市場估計 2017 年初會像 2016 年一樣,恆生指數跌 4000 點才有支持。
股市向來難以估計,千變萬化,當全世界看淡港股情況下,2017 年港股來一個反彈,令人大出意料之外。正當市場聰明資金建淡倉時,在 1 月 5 日,香港離岸人民幣資金被抽走,市場資金緊拙,隔夜拆息一度炒高至 110 厘。一月初,首四個交易日,人民幣滙率炒高 1237 點,升值 1.77%。炒人民幣貶值的淡友被殺個措手不及,急急平倉,止蝕離場。離岸人民幣抽高,顯示中央捍衛人民幣滙率穩定的決心。貨幣回穩,亦令到投資者恢復信心。恆生指數從 12 月的低位,反彈一千點。除了滙率及外滙因素外,內地的基本經濟數據亦好轉。財新 12 月製造業指數報 51.7 點,比 11 月升了 1 點,遠比預期好。中央同時表示,煤及鋼鐵的去產能工作,超額完成。製造業指數回升,顯示連續跌了 54 個月的工業生產,已經止跌回升。去產能達標,市場供求再度平衡,工業生產才可以上升。
人民幣滙回升,投資市場恢復信心。投資者可選擇五大板,1. 權重藍籌股,2. 資源股,3. 地產發展及收租股,4. 零售股,5. 科網股。
2016 年第四季大幅下挫的權重股,重拾升軌,帶領港股回升。拖累指數下跌最多是騰訊,從$220跌至$180以下。股價從 12 月 23 日 $179.60,反彈至 $196.90。內銀股中,建設銀行升幅最大,從 12 月 22 日的 $5.42 急升至 $5.98。滙豐從 $61.30 反彈至 $63.95。中國移動從 $80.50 升至 $84.30。友邦從 $43 升至多 $45.25。
資源股自去年 11 月開始反彈,石油出口國組織及非油組國達成減產協議,每日減產超過 150 萬桶原油,最近消息,波斯灣石油出口國例如沙地阿拉伯,科威特等都遵守減產協議,原油價格亦升至 57 美元一桶。內地煤炭及鋼鐵價格上升,刺激石油股,煤炭股及鋼鐵股上升。三桶油以中石油升幅最大,從 $5.38 升至多 $6.27。油田服務股升幅更大,巨濤升超過 50%。有色金屬跟隨上升,銅及鋁價在國際期貨市場上升,江西銅,中鋁,俄鋁等都升超過10%。
2017 年爆冷上升的是地產股,無論內地或本港,及收租股和地產信託股都上升。香港和內地都出限購令,遏止樓價上升。香港政府更出 15% 的辣招,但是樓價升勢不可擋,樓價在辣招下仍創新高。內地樓價也無視政府出招,內房股豐收。甚至 2016 年被拋售的收租及房產信託股,因為利率上升下跌。但在新的一年,投資者再度買入收租的房產信託股。新鴻基地產,長實地產,中國海外,華潤置地,領展等都有可觀升幅。
隨著內地經濟好轉,市場看好消費股。中國個人消費佔國民生產比例持續上升,零售股受到追捧。珠寶零售及體育用品股明顯好轉,周生生,周大福等珠寶零售股升幅明顯。體育用品股以李寧及安踏升幅最大,百貨公司以銀泰商業表現最好。
科網股跟騰訊反彈,金蝶其軟件及雲端業務增長可觀,是軟件股首選。遊戲機股以 IGG 升幅最大,博雅也有升幅。
其他的板塊例如濠賭股,蘋果概念股等都有可觀升幅,不可以盡錄。
智易東方證券行政總裁
藺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