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人物】謝庚和他的新三板征程

截至1月9日,全國股轉系統掛牌企業總數達到10209家。憑借市場化基因和包容性精神,新三板在極短的時期里實現了飛速發展,已經成為全球企業數量最多的基礎性資本市場,讓國內廣大的中小企業也有機會進入資本市場進行融資和發展。這個數字,是謝庚剛剛參與新三板市場籌備時的50倍。

據財新2016年11月報道,全國股轉公司董事長楊曉嘉或將退休,由總經理謝庚接任董事長職位,中國證監會非公部副主任李明出任總經理。

今年55歲的謝庚一直致力於資本市場的改革創新推動工作,他認為雖然中國資本市場走過了從主板發展到中小企業板、創業板的發展歷程,但是仍然沒有實現真正的多層次資本市場,而新三板正是這樣一個創新契機。

不過,在令人驚嘆的快速發展之後,是令人尷尬的“成長煩惱”,後續制度創新推進緩慢,市場重新對新三板的定位產生疑惑。在資本寒冬的大背景下,新三板企業融資能力也隨之下降,中介服務機構減少投入,市場彌漫著悲觀情緒。

在謝庚看來,創新是一個過程,現在的新三板只是初步構建了制度和服務體系,還需要在實踐中持續磨合、提升和完善。

謝庚

倡導包容精神

2012年5月,全國場外市場籌建工作正式啟動,時任證監會湖南監管局局長楊曉嘉任新三板籌備組組長,時任證監會市場監管部主任的謝庚擔任副組長。同年9月,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責任公司成立,謝庚任總經理。

謝庚認為,建立和完善多重資本市場體系“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在他看來,中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施自主創新戰略的前提是實現市場化配置資源和要素市場的健全,只有健全資本市場體系才能服務到數量龐大的中小企業。

由於中國融資體系以銀行為主導,直接融資占社會融資比例遠遠低於發達國家水平。對於中小微企業而言,一方面難以從銀行獲得貸款,另一方面又無法逾越資本市場門檻,融資難問題受到決策者的關註。

2013年12月,國務院下發《關於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關問題的決定》(國發〔2013〕49號),文件確立了股轉公司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的地位,明確了服務創新型、創業型、成長型中小微企業的定位,將新三板擴容到全國範圍。

擴容後,新三板以平均每個月新增近300家掛牌公司的速度驚人發展。截至今年1月9日,全國股轉系統掛牌企業總數已經達到10209家,總市值超過4萬億元,總股本達5885億股。

對於市場發展為何如此之快,謝庚的回答是:新三板創新了市場準入方式,只有底線標準,沒有財務條件,掛牌企業只要信息披露符合要求就可以掛牌,這大大消除了公司準入的不確定性。同時把對公司價值的評判還給市場,要求中介機構按照以銷售為目的的指導思想去選擇企業。

2015年12月,謝庚在浙江發表演講時稱,“(市場準入)門檻是一個形如管制的概念,不一定門檻高公司一定好。券商要以提升企業價值為目的進行持續地服務和督導。”

根據股轉公司業務規則,企業掛牌新三板沒有財務門檻,只需要滿足依法設立存續兩年、業務明確且可持續經營、公司治理完善經營合規、股權明晰發行轉讓合規,以及有主辦券商推薦並持續督導等底線要求。不過,實際操作中,券商往往會設置較高的市場化門檻,選擇優質的企業推薦掛牌。

新三板對股東200人以下的掛牌公司發行股票也不進行審批,契合了掛牌公司小額、快速、按需的融資特點。據股轉公司統計,2016年全年,新三板掛牌公司共發行股票2940次,融資1390億元,全年累計成交1912億元,分別較2012年增長了160倍和320倍。

謝庚認為,制度構建的核心在於包容、高效。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首先必須改革發行制度,提高發行核準效率,把上市和發行分開,企業以什麽價格、什麽時間發行股票,都由市場去決定。其次,必須改革交易制度。各個層次市場選擇與之相適應的交易制度安排,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才有基礎。

先行先試

2016年初,有關上證所設立“戰略新興板”的表述被從十三五規劃中刪除,A股註冊制改革推遲。由此,新三板成為資本市場制度改革的主要窗口,新三板服務雙創企業的市場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

2016年新三板最重要的政策當數分層制度落地。6月27日,市場分層正式實施,953家企業從7000多家掛牌公司中脫穎而出,通過了盈利性、成長性和流動性三套獨立指標的篩選,進入創新層,成為新三板上優質企業的代表。

按照最初方案,創新層將以提高市場效率為核心持續推進制度創新,優先進行融資制度、交易制度的創新試點。市場預計,未來創新層中還會再分出一層,實施競價交易。

去年,新三板獨特的做市商制度也迎來二次創新,券商壟斷做市的局面被打破,深創投、山東省高新投、中科招商等十家私募機構被選出,成為新三板首批私募做市商。私募機構加入做市能夠增加做市商之間的競爭,還能發揮私募對企業價值挖掘的特長,起到穩定市場的作用。

新三板還完成了一項主板市場一直想做卻不敢做的事,發布了終止掛牌實施細則的征求意見稿,規定了十一條強制摘牌條件,企業如果被發現存在信息披露嚴重失信、欺詐掛牌、持續經營能力存疑和公司治理不健全等情形之一,就會面臨無情的退市。

2017年,新三板仍有多項政策值得期待,包括公募產品入市和一攬子流動性改善措施。公募產品能夠大大降低普通投資者投資新三板股票的門檻,並且增強市場的投研能力。今年6月,新三板將再度分層,新一屆創新層能否贏得差異化制度安排也值得期待。

謝庚認為,高度的包容性給新三板帶來了海量市場,但同時也給監管和投資者帶來了挑戰。面對數量龐大、種類繁多的中小企業,監管難度和投資人挑選企業的難度都在加大。

因此,他表示,市場分層是推進新三板制度建設的關鍵,本質是風險的分散管理。但是,目前從國際範圍看還沒有可借鑒的成熟模式,需要從新三板市場定位出發,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分層路徑。

“新三板形成目前的規模是可貴的,量變是質變的先決條件,是推進市場成熟發展和規範的先決條件。”謝庚指出,新三板制度改革路徑要“以加強市場監管、完善市場分層、完善差異化的制度供給為抓手,在有效控制市場風險的前提下,更好地完善治理體系,使股轉系統能夠在中國經濟轉型和創新發展中發揮出更加實實在在的作用”。

信心危機

在市場擴容一路高歌的同時,新三板卻在陷入信心危機。

最令市場擔憂的是新三板的流動性問題。去年,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較2015年底增長了近一倍,但是全年累計成交總金額與2015年相當。2015年4月,新三板曾創下單日成交52億元的紀錄,但在去年的大部分時間里,新三板每日成交金額都在5億元左右徘徊,並且有大約6000家公司在2016年沒有發生過一筆交易。

市場行情也呈現不斷下行的趨勢,三板做市指數較2015年市場最高點2673點跌去六成,最低跌至1073點,許多股票的市盈率已經跌回了10~15倍的股權投資水平。

由於流動性低迷、行情暴跌,新三板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受損,企業融資難度加大。不少企業因為和投資者談不攏價格,導致發行股票失敗,流動性不足也令部分銀行放棄了新三板股權質押業務。許多在2015年湧入市場的基金產品如今面臨退出難的窘境。

作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場外市場部分,新三板是否需要流動性、需要怎樣的流動性,引起了激烈的討論。

在謝庚看來,“交易是市場的核心功能,沒有交易無所謂市場。”他認為,交易是價格發現的基礎,二級市場的價格形成又是實現發行融資、並購重組等市場功能的前提。好的流動性能讓投資者及時賣出股票變現,只有解決投資者的後顧之憂,投資者才會積極參與市場。

股轉公司成立後,新三板交易方式實現了大膽的改革。之前,新三板只能采取不連續、非公開的意向轉讓方式,交易效率較低。後來,新三板采用了可以連續交易、系統自動匹配成交的協議轉讓方式,並於2014年8月引入做市轉讓方式,由做市商雙向報價提供流動性,一度給新三板市場交易帶來了活力。

由於新三板流動性再度陷入困境,有市場人士呼籲監管者盡快落實競價交易和降低投資者門檻等措施,以提振市場信心。受到500萬元證券資產門檻限制,目前新三板上合格投資者總數只有20多萬戶。

不過,謝庚認為,新三板要采取連續競價交易方式至少還需具備三個條件:首先,掛牌公司需要有足夠的股權分散度和可流通股份;其次,掛牌公司需要有較高的信息披露和規範程度;第三,市場能提供匹配新三板行業和公司的投研服務。但是,由於市場規模增長太快,這些條件尚不具備。

對於降低投資者門檻,謝庚表示,由於新三板市場的包容性以及中小微企業自身發展的不確定性,設定較高的投資者門檻有利於收窄風險窗口,為市場功能的釋放和制度創新留出空間。他曾說,“將來自然人能不能都進場?我可以坦率告訴大家,場外市場就是場外市場。”

目前,股轉公司針對流動性問題,正在醞釀系統性解決方案,包括從梳理市場定位到具體政策完善,從市場主體的準入到市場主體的退出,從一級市場發行到二級市場交易,甚至到目前投資人、掛牌公司、主辦券商各類市場主體競爭合作市場關系的再調整,都將做一系列的安排。

尋找擴容後路

新三板擴容之初,曾有研究機構樂觀地預期掛牌公司將在5年內超過5000家。不過,這樣的預測如今看來實在過於保守。市場在破萬家之後,還在以每月新增400家的速度擴張。

然而,隨著後續制度創新預期落空,市場開始反思企業掛牌新三板的意義,疑惑新三板的定位究竟是一個什麽市場。如果新三板向創業板轉板通道能夠打通,意味著新三板是企業上市的過渡安排;如果新三板順利實施連續競價交易,意味著新三板是與滬深交易所並列的獨立市場。但是,目前轉板試點和競價交易等制度都遲遲沒有實質性進展。

在迷茫之中,越來越多新三板掛牌企業選擇啟動上市進程,選擇了不確定中的確定。據萬德資訊統計,截至今年1月9日,進入上市輔導的新三板公司已經達到257家。2016年,掛牌公司江蘇中旗和拓斯達的創業板IPO申請先後過會,目前在滬深交易所排隊IPO的新三板企業數量達到67家。

2012年,在新三板市場籌備之初,謝庚就決定建立一個全新的市場。“多層次市場體系建設應避免制度設計趨同,場外市場不應僅僅定位為主板市場的‘孵化器’。要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場外市場,應當處理好各層次市場間、市場各參與方利益機制、監管與市場效益等三方面的關系。”

謝庚認為,新三板應該是區別於主板市場定位的獨立市場,多層次市場之間不是小學、中學、大學的關系,不同層次的市場應該對應不同企業群體,有不同的服務內容和制度設計,這樣才能滿足各種成長階段、各種業態模式的企業的需求。

去年12月19日,國務院印發《“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是國務院文件第四次提及研究推出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向創業板轉板試點。

謝庚認為,資本市場各層次之間應建立有機的聯系,公司掛牌對上市進程不構成障礙,新三板企業即使股東人數超過200人也不會影響IPO。轉板制度就是這種有機聯系的體現,但是真正的轉板制度不會存在套利空間。

對於新三板向何處去,謝庚2015年曾在公開演講時稱,新三板市場還很年輕,現在只是搭起一個基本的制度框架,各主體還需要時間來充分挖掘市場的內在價值,下一步市場制度創新的空間還很大。

他認為,當下新三板最重要的還是夯實基礎,提升風險控制能力。近一段時間的一項主要工作就是要全方位提高市場的風險控制能力。只有風險可控,才會具備創新發展的條件,市場的發展速度和服務能力也會有更好的提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37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