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業績變天背後:“冠軍魔咒”下的基金困局

昨日之日不可留,今日之日多煩憂。同樣是“看天吃飯”的基金投資經理在煎熬中度過了2016年,瞬息萬變的市場中,公募基金一些不成文的定律則依舊應驗。2015、2016年迥然不同的市場風格讓“冠軍魔咒”的重現順理成章,明星基金及其管理人從峰頂到谷底的懸殊落差令人唏噓。

而更為引人深思的是,這種跌落不僅僅是個體基金的個別現象。統計顯示,2015年排名前十的偏股混合型基金在2016年有9只出現虧損,其中7只在過去一年的凈值跌幅都在20%以上。

“往往是前一年排得很靠前,那麽第二年都會很靠後。”北京一位資深公募基金經理直言,這種現象在公募行業早已見慣不慣。

“我們基金通常與市場的相關性都很強,加上業績的相對排名壓力,也使得現在的基金經理跟著市場跑就變得非常普遍。市場行情不好,加之契約的關系往往跑得不好。”北京一家老牌基金公司高管對記者表示。

“冠軍魔咒”再次應驗

公募基金一直流傳著“冠軍魔咒”的說法,意思是前一個年度業績排名靠前的基金在次一個年度往往表現平平,甚至倒數。2016年,公募基金的“冠軍魔咒”再一次應驗。

東方財富choice統計顯示,2015年排名前十的混合型基金中,有9只在2016年錄得負收益,其中7只過去一年單位凈值增長率都在-20%甚至更低,其中易方達新興成長兩年來的表現差距明顯。

易方達新興成長在2015年以171.78%的超高收益傲視群雄,摘得股混基金業績第一的桂冠,而到了2016年其全年收益為-34.09%,在1389只混合型基金收益率排行中倒數第七。同樣,2015年排名第三的長盛電子信息主題去年全年的收益為-22.33%。

易方達新興成長重點投資於新興產業,投資方向集中在計算機、傳媒、電子等行業的小票,而去年中小創板塊的整體表現遠遠弱於主板,特別是傳媒、計算機行業更是在所有行業中跌幅最深。具體來看,其重倉的順網科技、漢威電子全年跌幅在四成左右。

“易方達新興成長延續了一貫的投資思路,依然集中於中小盤股票,受到契約在一定程度上的限制投資方向也未見明顯切換。雖然是靈活配置型基金,在倉位上也沒有進行大幅度的調整。”一位基金研究人士分析稱。

縱觀過去一年,實際上很多基金是在為年初的熔斷及後續的大跌買單。“黑色1月”後,很多偏股基金並沒有及時在2月份縮小虧損,2月底的大跌更是將偏股基金的虧損加深。

統計顯示,148 只主動股票型基金前兩月單位凈值平均下跌26.07%,該跌幅遠超滬深300指數同期22.88%的跌幅,基金偏重成長股的持倉特征明顯。與此同時有173 只混合型基金單位凈值跌幅超過創業板指數,易方達新興成長更是大跌41.38%,比創業板指數多跌10 個百分點以上。

“眾多基金持倉重點依然是中小創等成長股,而這些股票今年以來被大幅擠泡沫,價格跌幅明顯超過藍籌股,使得基金凈值跌幅整體超過了滬深300 指數,這也是基金經理過往集中投資創業板股票造成的苦果。”凱石金融產品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桑柳玉分析稱。

失效的績優選擇策略

基於“冠軍魔咒”,前一年績優的基金往往不適合在第二年繼續投資,也就是說基金的業績往往難以持續。

“往往特別靠前或者特別靠後的都是風格比較激進的,若符合當時市場風格的話排名就會特別靠前,如果不符合市場風格那它的排名就會相對靠後。”北京某公募投資總監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指出。

“像去年一些特定主題、特定行業的話,除了空倉,似乎也沒有很好的辦法。主要受制於市場風格。市場風格是經常會變的,但是人的風格卻不會經常改變。你看2015年比較好的基金經理,在去年上半年的表現就不那麽盡如人意就是這個原因。”該北京公募投資總監進一步表示。

“基金經理因為自身的教育背景、性格特征、從業經歷等會有各自擅長的行業、擅長的市場風格,並且基金經理的風格相對穩定。但是,市場風格是非常多變的,例如2016年市場的整體風格和2015年就截然不同,其實這種市場風格的轉變似乎每年都在發生,這也是‘冠軍魔咒’年年存在的原因。”桑柳玉分析稱。

與此同時,按照規定如果基金名稱有特定方向的話不能低於股票投資比例的80%,長盛電子信息主題便是受制於此。公開資料顯示,長盛電子信息“投資目標主要是電子、信息、傳媒以及收益於信息技術進步驅動業績增長的相關行業公司”,其凈值也跟隨電子信息主題板塊同步表現出高波動。

另外,主動管理的股混基金或者債券基的業績主要取決於基金經理的管理能力,如果基金經理發生了變更,通過基金產品歷史業績挑選基金的策略也必然會失效。

某券商研究發現,各行業基金持倉占比的變動情況大多同其行情走勢基本保持一致,當一個行業出現上漲行情時,基金管理人通常會順勢加大對該行業的配置力度,從而導致其持倉占比升高,也會進一步推動上漲行情的持續進行。

這也意味著,在去年的行情中由於新興成長風格遭遇寒冬,基金經理對行業的配置力度逐漸降低,行情自然受到打壓。

追求業績可持續性

進一步來看,除首尾兩端,由於公募基金的同質化問題凸顯,基金業績表現自然呈現出相當的一致性。像去年市場行情不好時,便是“一損俱損”。

有分析人士指出,雖然很多時候基金的整體業績能夠跑贏大盤,但由於我國股市“牛短熊長”的特點基金的絕對收益並不理想。基金產品相對收益的特點和投資者絕對收益的內在需求存在嚴重矛盾。

“作為基金來說,與直接買個股相比風險小很多,但是由於我們的基金跟大盤走的特點非常明顯,這種市場特點,加上基金的業績排名的壓力,跟著市場跑就變得非常普遍。市場不好往往基金也很難有好的表現。過高的估值之後,大概率會有比較大的回落,一個板塊在一段時間里的瘋漲最後也會回來。”上述北京老牌基金公司高管也向記者表示。

嚴酷的業績排名,也使得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經理往往過分專註於短期業績指標。時間一長,同質化競爭和短視化傾向互為因果,極大影響到基金行業的長遠發展。

“基本上連續排名特別靠前的基金經理很少。”前述公募基金投資總監也坦言,在市場風格不穩定時,連續幾年獲得持續的可觀收益難度很大。

本報也了解到,也有基金公司嘗試作出改變。某一家基金公司的做法是,“風險整後的收益、波動率、最大回撤等在基金經理的考核里都有權重,相對排名不是唯一的因素。其目的是通過帶有風險權重的考核對基金經理形成約束,以便對基金經理投資行為的長期化和業績的可持續性發揮一定的作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25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