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宏觀組最新的中國宏觀簡評《名義增速明顯加快,貨幣信貸大體平穩| 12月及4季度經濟數據預覽》,要點如下:
我們預計2016年4季度實際GDP增速將持平於6.7%,名義GDP增速將從3季度的7.8%明顯加快至9.5%。名義GDP增速加速的同時,企業利潤增速(尤其是工業企業)或將繼續改善。實證經驗表明,周期性拐點時,名義GDP增速加快1個百分點,往往對應工業企業利潤增速上升3~4個百分點[1]。因此,我們預計12月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速或將超過20%(我們對4季度及12月宏觀數據預測摘要請見圖表1)。
12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可能從11月的6.2%小幅放緩至6.0%。同比增速放緩主要受去年同期高基數影響,而工業生產環比增速或將保持穩健。隨著再通脹範圍繼續擴大,中下遊行業需求增長或將加速,包括工業原材料加工、機械及設備等行業。
12月名義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可能從11月的8.3%回升至9.5%,由此、2016全年固定資產投資的隱含累計同比增速將在8.4%左右。名義FAI同比增速加快受PPI上升與去年同期基數較低共同推動。分行業來看,我們預計12月基建投資增速將保持相對穩健,但2017年春節後可能隨基數走高而開始放緩。同時,鑒於政策繼續收緊,地產投資增速可能保持較弱態勢;此外,隨著工業企業盈利繼續改善,制造業投資增速有望進一步回升[2]。
12月名義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可能從11月的10.8%小幅上升至11%。近年來零售的新“季節性規律”呈現年末加快、年初放緩的態勢[3]。此外,我們預計4季度地產成交降溫後,居民可支配收入將部分“回流”到個人消費支出上。
12月出口同比增速可能放緩至-4.6%,進口同比增速亦可能微降至2.7%(11月分別為-1.5%和4.6%)。我們預測的出口增速小幅下降並不意味著外需增速放緩,而僅僅是由於去年12月基數明顯走高。我們預計12月進出口環比增速均繼續加快,實際貨物貿易量和外貿價格可能均進一步改善。此外,預計12月貿易順差約為450億美元左右,與11月大致持平。
我們預計12月CPI將從11月的2.3%小幅下降至2.2%,而PPI或將從上月的3.3%繼續顯著上升至4.3%。我們預測隱含的12月CPI月環比增速為0.2%,低於11月的0.3%,主要是由於12月食品價格漲幅較上月放緩。另一方面,受基數繼續下降、以及金屬、其他中間品和機械等工業品價格上漲的影響,12月PPI可能繼續走高。由於煤炭價格開始盤整回落,我們預計12月PPI月環比年化增速可能不及上月的20%左右,但仍將保持較快水平,考慮到過去兩個月其他工業原材料及機械等工業品價格總體呈上漲局面。
預計12月新增人民幣貸款維持在7,000億元左右,新增社會融資總量可能比上月有所下降、至1.3萬億元左右。同時,M2同比增速可能從11月的11.4%小幅加快至11.5%。12月央行凈投放共4565億元,且財政存款往往在12月下降;但另一方面,外匯流出加快可能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公開市場投放和財政存款下降帶來的基礎貨幣的增加。綜合考慮,我們預計12月M2環比增速大致持平,同比增速受低基數影響小幅上升。12月地方債凈發行量為1023億元,其中1005億元是置換債券。考慮M2增速預測、地方債置換、以及年底前央行可能對信貸投放進行窗口指導等因素,我們預計12月新增人民幣貸款將保持在7,000億元左右。此外,隨著地產調控的影響開始在貸款數據中體現,12月按揭貸款發放可能開始放緩,而制造業新增貸款可能上升。我們預計12月新增社會融資總量在1.3萬億元左右,其中公司債券凈發行量可能由於債市動蕩有所回落。值得註意的是,隨著企業盈利繼續改善,制造業企業的信貸需求有望繼續回升,因此社融中信托貸款、委托貸款等分項的增速有望加快,貸款結構有望更加合理。12月調整後的社會融資總量[4]同比增速可能在17.1%左右,與今年4月17.2%的近期高點接近——今年2季度以來調整後的社融增速不再上升但保持平穩,表明貨幣政策逐步趨於中性但總體仍保持寬松。
12月外匯儲備可能減少500億美元左右至3.0萬億美元。我們在計算中綜合考慮了以下因素:1)12月至今美元升值1.2個百分點帶來負面的估值效應;2)在岸人民幣交易量月環比上升了13%左右,表明資本流出壓力仍然高企,以及3)預計貿易順差為450億美元左右。
我們預計12月總需求數據總體向好——再通脹範圍繼續向中下遊工業行業擴散,並可能帶動制造業投資進一步回升。往前看,補庫投資、制造業投資、以及居民消費增速有望進一步回升,或將繼續推進再通脹進程。同時,自2011年以來,我們首次觀察到民企和制造業的信貸需求出現回升的跡象。由此,我們有理由相信,2017年工業周期有望保持較高景氣度,企業盈利有望繼續複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