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機構發布“健康中國指數”:上海第一 貴州最後

有關“健康中國”的最新調研結果顯示,總體上看,在醫療條件、人均投入和預期壽命等方面,呈現的是“東高西低”的局面,即東南沿海城市水平較高,西部內陸城市水平較低,而在空氣質量、健康環境等自然因素方面,呈現的是“南優北劣”的局面,即南方城市生態環境較優,而北方城市生態環境較劣。

“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呈現了一種矛盾和對峙的關系。”27日,教育部重點學科研究基地上海師範大學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孫遜教授說。

今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對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做出了具體部署,並強調:“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基礎,是全面提升中華民族健康素質、實現人民健康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國家戰略。”

27日下午,由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上海師範大學都市文化研究中心和上海華夏社會發展研究院合作完成的“健康中國指數2015”和“中國健康城市指數2016”在京發布。

排序結果顯示,在預期壽命上,上海、北京、天津名列前三,在空氣質量排序方面,三亞、海口、玉溪分獲前三。

2015年中國31省市自治區健康中國指數

上海華夏社會發展研究院院長鮑宗豪告訴記者,研究人員圍繞健康設施、健康服務、健康管理、健康環境等幾個維度,通過對每萬人口醫療衛生機構數和床位數、人均衛生費用、病床使用率、老年人口養老床位數、死亡率、空氣質量、預期壽命等數十個核心指標的收集與分析,分別排出了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4個直轄市、31個省會和計劃單列市、43個地級城市的健康指數排序。

其中,2015年,中國31個省市自治區健康中國建設指數得分排在前五位的是:上海88.20分、北京87.26分、浙江84.68分、江蘇83.88分、山東80.62分。排在第一位的上海與最低的貴州69.68分相差18.52分。

在預期壽命上,前五位分別是:上海(80.26歲)、北京(80.18歲)、天津(78.89歲)、浙江(77.73歲)、江蘇(76.63歲)。

74個地級以上城市(包括省會和計劃單列市在內)空氣質量排序,前五名是三亞、海口、玉溪、福州、泉州,最後五名是荊州、宜昌、淄博、唐山、石家莊;每萬人口醫院床位數排序,前五名為九江、曲靖、遵義、玉溪、桂林,最後五名是廈門、克拉瑪依、銅川、三亞、汕頭。

27日下午,“健康中國指數2015”和“中國健康城市指數2016”在京發布。攝影/章軻

鮑宗豪表示,考察健康建設指數排名第一的上海,會發現不僅要重視健康資源數量,更要關心利用效率。如上海的“每萬人口醫療衛生機構數”排在全國最後一位,“每萬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也僅排名全國第17位。盡管如此,由於上海“公立和民營醫院病床使用率”排名全國第一位,顯示出上海在醫療衛生資源方面具有較高的資源利用率。

鮑宗豪說,在直接表征健康水平的指標上,如“預期壽命”上海排在全國第一位,“肺結核發病率”上海排名全國第二位,這與上海醫療資源的整體優勢相關,也反映了上海的健康資源向健康成果的轉化效率高。

“真實數據的采集是保證研究科學性的重要前提。”孫遜對記者說,目前,很多城市沒有及時統計和公布數據,國家層面也缺少一個權威部門每年負責數據上報和核實其真實性的工作,因此這次研究報告中有很多城市空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65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