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的首席執行官馬克·紮克伯格今年一直在開發他的虛擬管家Jarvis,據《財富》雜誌報道,近日紮克伯格發布了一篇長博文,詳細講述了Jarvis可以實現的工作類別。他也提到了開發人工智能軟件時遭遇的最大挑戰,預測了人工智能的發展方向。他最重要的發現之一是:盡管人工智能正在飛速發展,卻仍然需要人類給出足夠的引導。
紮克伯格表示:“我們知道怎樣讓計算機學習關於某事物的大量案例,從而讓它準確地做出識別。但是我們還不知道怎樣獲取某個領域的意圖,再把它應用到另一個完全不同的領域去。”
紮克伯格還寫道:“找到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案並將其應用到全世界”會很有趣,但目前Jarvis的代碼與他的住宅和個人信息捆綁得過於緊密,無法開源。不過,他並未排除以後為公眾開發人工智能助手的想法。他表示:“這可能會為打造新產品奠定很好的基礎。”
對於人工智能的現狀、虛擬助手以及它們在未來的潛力的其他看法,紮克伯格談到了三個要點:
家庭人工智能助手需要把一切設備連接起來
紮克伯格指出,開發Jarvis時遭遇的一個難題是如何搭造系統,把家里所有類型電器和設備——如Sonos揚聲器、三星(Samsung)電視和Nest相機——連接起來。
他寫道:“想要讓Jarvis這類助手幫助更多人控制家里的一切事情,我們就得讓更多設備連接起來。整個行業需要建立通用的應用程序接口和標準,讓設備能夠互相通信。”
一些科技公司已經開始打造自己的智能家居平臺,希望借此解決上述問題,例如蘋果的HomeKit和谷歌的“Works With Nest”項目和Weave語言。但距離讓家里的每個電器都能與任意其他電器通信,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例如,HomeKit目前只能兼容鬧鐘、供熱和制冷設備、恒溫控制器、燈管和開關,無法控制洗衣機或烹飪設備。而在眾多智能家居平臺中,消費者往往只能選用一個,這也限制了它們的功能。
手機是人工智能助手的完美載體
類似蘋果Siri和亞馬遜Alexa這樣的數字助手已經出現在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家庭揚聲器等各種產品里。然而,紮克伯格認為移動設備才是人工智能助手的合適載體,因為它的使用範圍不局限於家里。
他寫道:“我希望自己不在家的時候也能聯系到Jarvis,所以要讓手機成為主要接口,而不是家庭設備,這點很關鍵。”
文本輸入和語音輸入同樣重要
亞馬遜的Echo取得成功後,科技界的許多人都翹首期盼以語音為主的接口的發展,但紮克伯格認為,文本輸入仍將在我們與人工智能的互動中扮演重要角色。成功的助手需要同時支持文本和語音輸入,類似於微軟的Cortana。
他寫道:“與Jarvis的交流中,有一點讓我驚訝:在我既可以語音又可以打字的時候,我選擇文本交流的次數超出了我的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