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誠信托董事長牛成立:逆勢信托應回歸本源轉型發展

“信托作為財產管理制度,是國際上公認的優秀的財產管理制度,設計非常精妙,引入中國以來,實際上作用沒有很好發揮。”談起信托業,牛成立滔滔不絕,言語中也有著“恨鐵不成鋼”似的惋惜。

牛成立,中誠信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誠信托”)董事長,曾經是一名長期在銀監會系統從事非銀業務監管的幹部,2014年,從銀監會“下海”來到中誠信托,出任公司“掌門人”,他面臨的不僅是自身角色轉換,更多還有來自行業變革的挑戰。

作為耕耘行業三十載的“老信托”,牛成立親歷了業內歷史上六次清理整頓,也親歷了信托業從高歌猛進到轉型發展。在近兩個小時的訪談中,他從職業履歷談起,延及信托優勢所孕育的市場前景,從行業正本清源,到信托公司轉型及創新,娓娓道來,由此,轉型中的中誠信托未來路徑也漸漸清晰。

優勢之辯:“泛信托”下的本源回歸

從1986年在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時分管信托,牛成立的職業生涯便與信托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參與了《信托法》起草的主要過程,親歷了其誕生的艱辛與喜悅;《信托法》出臺後,又參與制定了《信托公司管理辦法》等配套監管制度。

縱觀信托業一路發展的軌跡,歷史上經歷過六次清理整頓。“幾乎每次整頓我都經歷過。原因我總結起來就是,信托不幹信托的活兒,往往是自己的活兒被別人幹了,自己幹了別人的活兒。”

在他看來,這個行業隨著經濟發展,人民可支配財富的增長,發展空間應該是越來越好,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根據波士頓咨詢公司測算,截至2015年底,中國泛資產管理市場管理資產總規模達到93萬億元人民幣,預計到2020年,這一規模將達到174萬億元人民幣。

鑒於這一欣欣向榮的財富管理市場,牛成立表示,信托公司應強化自身資產管理能力和財富管理能力,發揮信托制度連接國家經濟建設需要和居民財富管理需求的橋梁作用,重拾自身的發展之路。

事實上,面對這一全球最大高凈值客戶群市場的藍海,在國內,越來越多的私人銀行、券商、公募、私募、信托等機構競相逐鹿財富管理市場。

“其實這些是建立在信托制度的基礎上,我們也可以把巨大的財富管理市場統稱為‘泛信托’市場。”對此,牛成立有著自己的邏輯。

在他看來,當前市場上興起的所謂“泛資管”、“泛財富管理”,按照法定概念,最準確的說法應該是“泛信托”,《證券投資基金法》第二條中關於立法依據就確立了基金的關系其實就是信托關系。

“私募基金是我們信托將來的方向。”牛成立強調,信托業本身應該是輕資本的行業,信托公司的實力強不強,關鍵要看業務團隊的專業理財能力強不強,而不是資本金多不多。

而打造強大專業理財能力的一個重要支點是提高信托經理的綜合素質。針對客戶的風險偏好和理財需求提供專業化、顧問式的服務,包括量身定制理財規劃、資產配置、選擇不同投資方式和金融產品等。信托經理應與信托客戶緊密聯系,信托公司應培育越來越多的理財業績突出、客戶認可的明星式的信托經理。

依托於此,信托公司可建立更加豐富、緊密的機構和高端客戶合作關系,推動產品和服務由傳統投行業務向資產管理、財富管理的升級轉型。

通道之爭:只要利於發展

過去十年,是中國城鎮化加速發展的十年,也是信托業迅猛發展的十年。這期間,房地產行業和基礎設施建設迎來史無前例的黃金發展時期,固定資產投資需求急劇膨脹,資金缺口很大。

在制度紅利背景下,信托公司適時開展了房地產開發、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的信托產品。2007年以來,信托行業快速增長主要依靠通道類業務和融資類業務。

正是借由此,許多信托公司普遍形成了一種經營模式:無論是公司決策層還是業務團隊,大都存在對融資類業務的偏好,積累的客戶也具有很強的固定收益偏好。

進入2014年以來,在“99號文”系列重磅監管政策規範下,信托公司經歷著“去通道化”的業務轉型苦痛。加之隨著利率市場化的縱深推進、資產管理市場的全面放開,信托公司的制度優勢逐步消退,傳統業務模式難以為繼,進入轉型調整時期。

走過三年,轉型的成效已經逐步呈現。2013年三季度以來,融資類信托經歷了快速下降的過程,截止到今年三季度末,融資類信托規模為4.02萬億元,占比22.11%,曾經融資、投資、事務管理類業務“三分天下”的格局已然改變。

各家信托公司對於融資類信托業務的態度也是大相徑庭,有的公司在主動“去通道”,有的則在傳統通道類業務上深耕。

“我覺得通道不存在什麽鼓勵不鼓勵,我也不建議叫通道,它已經被妖魔化了。”據牛成立回憶,所謂的通道類業務最初興起,是因為有些業務銀行自己做不了,需要找信托、券商資管來做,相對銀行而言,信托是“通道”的角色,信托公司內部並不認同這一業務的稱謂。

“就中誠信托而言,考慮這單業務是不是有利於公司的規範發展,即:是不是合規,風險是不是可控,是不是可以盈利,滿足這三個條件就可以。”牛成立說。

牛成立還洞察到,由於融資類業務的發展壯大長期根植於銀行為主的文化土壤中,造成了兩者風控體系的雷同。“許多信托公司的風控模式與銀行大致相同,固有業務與信托業務的風控標準基本一致。”

實際上,不同信托客戶的風險偏好往往是不一樣的。按信托公司的風控標準認為風險較大的項目,有的信托客戶可能認為要獲得更高的收益值得冒一些風險。

牛成立進一步指出,對信托業務的風控重點應該是合規性審查、相關分析結果的合理性審查、盡職管理安排的完整性審查和風險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及時性審查等。

為此,根據傳統融資類項目和投資類項目的風控、理念、評審決策等差異性特點,公司細分出投資類業務審查決策委員會,基本形成了不同類型項目的差別化審查決策體系。

創新之思:集債權股權功能一身

在信托業轉型驅動下,信托公司紛紛發力主動謀求業務轉型,而“創新”成為每家公司求索的內核。

“我曾經提出信托公司創新應是常態性的,各個公司結合自己的特點去做創新,這是一個摸索的過程。”牛成立說。

“真正信托創新是流程的創新。”牛成立闡釋道,這就意味著從產品設計、客戶維護開發、營銷環節、中後臺管理的規範化再到風控整個環節,都應該遵循信托原理,回歸信托本源。創新是建立在本源回歸的基礎之上。

中誠信托就對創新項目的盡職調查、審批、事後評價和推廣進行全面規範,優化了創新項目的審查決策機制,並建立專門的創新業務決策委員會。

目前,隨著經濟增速放緩、泛信托業的競爭加劇、監管套利受抑制等因素的影響,信托公司正面臨傳統業務模式難以為繼、新的業務增長點尚未形成等挑戰,一直受益於經濟高速擴張的整個信托業正面臨嚴峻的考驗。

“如果單純在債權領域,信托拼不過銀行,後者網點多、資金成本低;在股權領域,盡管信托可投資一級、二級市場,但我們跟券商、基金項目比沒有優勢。”

在牛成立看來,信托公司單純在債權市場上與銀行競爭可能沒有優勢,而單純在資本市場上與券商、基金競爭可能也不占優勢,但在“股權+債權”的業務模式下具有優勢,因為當前這種跨市場的資金運用功能只有信托公司才具備。

“信托能夠既股又債,股債結合,這是信托將來要發展的優勢領域,很多項目不僅需要貸款融資,而且需要股權投資。”他說。

至於股權投資標的,每家公司特點可能不一樣,總體方向是把握經濟結構調整和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的機會,以戰略新興產業為重點,大力發展股權投資業務和資本市場業務,豐富產品模式。

對於房地產業務,牛成立也表示,公司會積極拓展股債結合,並在這方面加大步伐,培育資產端的客戶。

轉型之路:目標是上市

作為一家老牌信托公司,中誠信托轉型發展面臨較大考驗,經營業績指標有所下滑。截至2015年12月末,公司固有總資產182.94億元,較年初增長27.93%;凈資產141.18億元,較年初增長10.30%;全年累計實現營業收入27.02億元,實現凈利潤16.48億元。

牛成立表示,在目前經濟下行態勢中,逆勢一味拼規模、拼利潤,未來可能積累更多風險和問題,這個時點更多是以公司的流程、業務體系再造為主。

公司整合梳理了業務板塊,將信托業務分成私募投行、資產管理、財富管理三大板塊,同時,將提升中後臺風控體系,提升公司企業文化、黨建、品牌維護等均納入規劃。目前三年規劃已經基本成型。未來,中城信托將致力於發展成為“專業化的現代資產管理機構和財富管理機構”,構建和完善以“九大體系”為核心的組織運營體系。

“我們的目標就是通過三年的整合,在政策和條件允許下,最終實現上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35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