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札記161205
不當行為(四)「正確Right」與「真實Real」
朝日執筆
首先請大家思考一個「薪金悖論」。為何有近乎100%(如果不是全部)的打工仔認為自己是「Under-paid」的同時,又有近乎100%的打工仔都害怕會被老闆解僱呢?如果你並沒有發現這個「悖論」究竟「悖」在何處,又或者雖然也覺得很「悖」,但想不到破解。放心!這不要緊,不妨礙你繼續閱讀本文內容。
用哲學一點的語言來說,「傳統經濟學」之所以「不正確」,正是因為它太「正確Right」,以致不能指出事情的「真實Real」一面。為了令企業運作達致「最佳化」而創造出來的「組織原則Organizational Principles」,其中有一組相對的概念──「規範性理論Normative Theory」和「描述性理論Descriptive Theory」,其對應的正正就是「正確」和「真實」。
「規範性理論」指出事實正確,甚至是唯一正確的思考方式。所謂的「正確」,就是邏輯一致,並且符合「最佳化模型」的方案。正如你若想從直角三角形的已知兩邊,算出第三邊的長度,除了使用「畢氏定理Pythagorean Theorem」(政治正確一點:勾股定理/商高定理)別無他法。「畢氏定理」就是一個「規範性理論」。
套用一個未必十分貼切的比喻。 「規範性理論」就像 佛洛依德的「超我Super-Ego」,告訴你什麼是「正確的行為」;「描述性理論」則是「自我Ego」,指出你「實際的行為」。
長久以來,經濟學預測人類行為所使用的模型,既是規範性的,也是描述性的。也就是說,經濟學家想到了「最有效益的做法」,並預期「趨利避害」的人類當真會這樣做。用一個「佛洛依德式」的說法,就是經濟學家把人想像成「知行合一」、「自我」與「超我」完全重疊的「道德完人」。
在計算直角三角形三邊長度時,「畢氏定理」是一個(唯一正確的)「規範性理論」。問題是,正常人類真會有「Pythagorean Sense」嗎?
情境4a:有兩條末端相接,各長一英里的鐵軌,其各自的首端均被釘死在地上。在太陽的曝曬下,兩條鐵軌各自膨脹了一英寸,以致其相接點向上拱起。不過由於鐵軌很硬,所以仍然保持著筆直,現在問中間的拱起點(x)離地大概有多高。
一英里有5,280英尺,一英尺是12寸,還有(大家應該都知道的)「畢氏定理」。不過,這裏請你先用直覺回答,也不用太精準,猜個近似值就可以了,大約會是多少?正常人大概會想,這約莫就是幾英寸吧?猜「一英尺以上」的人應該也不多了吧!
答案是29.7英尺!
你也許會爭辯說,“唓!你唔畀人計完先答啫!明陰人嘅!”。問題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你真的在作每一個決策時,都能選取最適當的思考工具(例如「畢氏定理」),然後細心計算,最後才作決定嗎?還是像情境2a一般,在超級市場「求其執齊」便算呢?更何況,很多時候,你即使費了一番心機,計算了「最正確」的結果,可能反而還會因為「違反直覺」而覺得猶疑。你知道答案是29.7英尺時,不是也覺得有點意外,甚至即時動手計算一(二三)次嗎?
如果我們要建立理論去回答這條數學題,「畢氏定理」當然同時具備了「規範性」和「描述性」。不過,我們現在要做的,卻是要建立一套理論,去說明(或預測)「人類如何回答情境4a這條問題」。對於這個問題,信奉「理性選擇」的人,必然也會把「畢氏理論」同時視為「規範性理論」和「描述性理論」,並會預期所有人都會具備「畢氏直覺」,從而知道答案大約是30英尺。
自從1776年(這年除了美國獨立外,還是《國富論》的首刊)以來,經過多年實踐的「教訓」,經濟學家或多或少知道人類是如何地「不理性」。只不過,在建立模型以對「人類經濟行為」(或任何行為)作出描述,以至預測時,他們卻仍然把建立於「理性預期假說」之上的「規範性理論」,並且當作「描述性理論」來使用—面對這種這種情況,人類這樣這樣做就能獲得最大利益,所以他們就會這樣這樣選擇,從而有這樣這樣的行為,而導致這樣這樣的結果,於是就會……
可惜,正如《聖經》的核心主題,人類總是不斷地犯錯,而且還要像「阿寶」所說的一樣:
不過,正因為「人類總要重複同樣的錯誤」,這就令他們的「錯誤」變得有規律可尋了。正如我們雖然不能用「畢氏定理」作為「描述性理論」,去預測「人類如何回答情境4a這條問題」,但卻可以用其他(例如「心理學」)的理論,相當精準地預測人類的回答,大概會落在「三英寸」左右。
有規律可尋的東西,就可以建立相應的研究理論。對於其他的經濟決策中的「不當行為」,亦可作如是觀。只要我們知道他們「什麼人會錯」、「在什麼情況下會錯」、「怎樣錯」、「錯得會有多離譜」,不就能在「規範性理論」以外,建構出一套針對人類經濟行為的「描述性理論」嗎?— 面對這種這種情況,人類這樣這樣做就能獲得最大利益,但他們多數會有這樣這樣的「認知偏差」,並會有這樣這樣的惰性和放縱,以及這樣這樣的過度自信,所以他們就會這樣這樣(錯誤)選擇,從而有這樣這樣的(不當)行為,而導致這樣這樣的結果,於是就會……
請註意,我們建立這套「錯的理論」時,甚至還不必知道人類「為什麼」錯!
大約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左右,兩位以色列裔的心理學家 康納曼Daniel Kahneman和 特維斯基Amos Nathan Tversky,與本書作者Thaler在史丹福大學相遇,相互啟發,把其心理學研究放入經濟學領域,後來提出了「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y」。 康納曼憑此研究獲得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其後還將部分研究成果寫成《快思慢想Thinking, Fast and Slow》一書。 (特維斯基於1996年逝世,未及共享獎項。)
出身於心理學門的兩位,從根本上否認一套「人類行為理論」,可以同時兼具「規範性」和「描述性」。「展望理論」開宗明義,就是一個「描述性理論」。這個理論並不嘗試告訴「人」怎樣做才對— 甚至根本沒有包含「對」和「錯」的概念—而是希望正確地描述,甚至預測「人」會怎樣做—尤其是在面對「不確定性」的時候。
下一回,朝日會為大家以最簡單,最少算式的方式,介紹一下這個「諾貝爾級」的「展望理論」。
04集關鍵字:
理性預期假說Rational Expectation Hypothesis
規範性理論Normative Theory
描述性理論Descriptive Theory
可預期的錯誤模式
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y
《不當行為》Richard Thaler著/劉怡女 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