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投資的周期很長,一家公司從成立、發展到IPO,如果順利地話至少需要8-10年的時間。而且IPO不是那麽簡單的事情,小米到現在也沒有IPO。
本文系熊貓資本(微信ID:熊貓資本)授權i黑馬發布。
什麽樣的人適合做VC?如果一個年輕人想入行,需要哪些資質與條件?本文或能為你提供些有價值的觀點。
11月23日、29日,熊貓資本聯合7家portfolio公司(摩拜單車、米麽金服、凹凸租車、添米、智信度、五百家、FANC)於上海交大和複旦大學開展了兩場校招活動,與高校學子們進行了真誠又熱烈的互動。
熊貓資本合夥人毛聖博(Peter)作為主講人,與到場的同學們分享了自己從計算機系畢業後的職場經歷,以及從一名碼農轉變為投資人的心得體會。
本文是Peter在熊貓校招上的主題演講與問答環節的總結,希望對諸位有所脾益。
VC是每一棒都想打出本壘打的行業
很多人想知道VC的商業模式是什麽,用棒球來打比方的話,VC的特點就是每一棒都想打出本壘打,因為從數據上看,一只基金最終都是靠幾個項目賺錢。
二級市場的機構希望每一棒都能安打,他們揮棒的目的是要打到球,如果一棒揮空,那對他們來說是很可怕的。但VC不一樣,每一棒的目的是要打出本壘打,Miss不要緊,關鍵是要擺好姿勢奮力擊打每一個球。
從養豬看VC/PE的不同
如果把投資比作養豬,PE是從一群成年豬里挑選出身強力壯、肉質上佳的那些,然後拉去最貴的菜場賣掉;而VC是要從一群小豬里,預測與挑選出未來哪些最有可能長成彪壯大豬。
進入VC需要什麽樣的資質?
上面提到的特點就決定了VC需要的人才與二級市場或PE不同。
有同學問畢業生適不適合做VC?進入VC需要什麽資質?
好奇心
具有洞察力
真正對行業抱有熱情
PE等大機構希望候選人有豐富的金融知識、投行經驗背景,是行業特點決定的,而VC可能更希望看到一個年輕人夠不夠聰明、敏銳,具有洞察力。
坐飛機時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麽起飛降落時空姐要求將遮光板打開?飛機的扶梯為什麽會有兩排毛刷?對生活充滿好奇心和觀察力,提出假設並能搜集素材來驗證假設,這些是VC需要的能力,與專業、學歷無關。
投資人都是雜學者,各行各業都懂一點,而且投資人的專業背景五花八門,哲學、計算機、生物、新聞……紅杉資本掌門人Micheal Moritz曾經是時代周刊的記者,KPCB的John Doerr(被譽為風險投資之王)是電子工程學士和碩士,偉大投資人並非都是金融出身。
於個人而言,做VC投資的黃金期是年齡與閱歷相契合,要能理解年輕人在使用什麽,抓住未來的潮流。Micheal Moritz主導了對Google、YouTube、Yahoo 和Paypal等著名科技企業的投資,但今天他已經超過60歲了,當Snapchat出現時,他的孫子孫女可能用得很溜,然而Moritz已明顯不再是目標用戶。那麽他能夠在第一時間察覺到Snapchat會在年輕一代中風靡至此嗎?這點我們無法回答,但我們必須承認,年齡有可能會降低一個人對年輕人愛用什麽產品的敏銳度。
對生活有感知,或者說有閱歷,是很重要的。
如果想賺快錢,那麽VC可能不適合你
VC投資的周期很長,一家公司從成立、發展到IPO,如果順利地話至少需要8-10年的時間。而且IPO不是那麽簡單的事情,小米到現在也沒有IPO。
同時周期長意味著風險。二級市場可以看K線,但VC投資沒有K線可看。買股票的時候你每天看K線可能覺得心跳很快、很刺激,但在VC投資可能直接就心臟病發了,因為創業公司的變化速度太快。
Bias(偏見)未必是個壞東西
一個前輩的經驗之談中會有很多bias(偏見),bias未必是不好的。偏見可能是一個人在認識世界過程中,為了提高效率而自然形成的方法論。
但這種方法論適合他卻不一定適合你,因此獨立思考的能力非常重要。多和有經驗人士聊天,而你需要集百家之長,總結出適合自己的套路。
不要總想依賴過去的經驗
“(Peter)在轉投資之前,我面試了很多公司。當時的想法是‘既想依靠自己的技術背景又不想再做碼農’,於是有前輩建議我去微軟做marketing。現在想想,幸好微軟沒要我。”(全場大笑)
機會成本 & trade-off
“(Peter)在讀MBA時,我學到幾個重要的詞匯:opportunity cost和trade-off。你在做一件事時,意味著必須放棄另一件事,因此選擇很重要。”
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指當把一定的經濟資源用於生產某種產品時放棄的另一些產品生產上最大的收益。而權衡或者說交替(tradeoff)是指你放棄一單位物品以換取另一單位。這兩者的意思在經濟學中很類似。
快速明確自己不喜歡做什麽
對找什麽樣的工作很迷茫?不用因此懷疑人生,因為大部分人都是迷茫的。但你可以做的,是明確自己不喜歡什麽,並迅速地擯棄,做出選擇。
如何明確?實習、大量的面試、多和感興趣的行業內人士交談……凡此種種,關鍵是行動起來,不要靠想象去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