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人工智將如何“殺死”傳統新聞閱讀?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202/160163.shtml

人工智將如何“殺死”傳統新聞閱讀?
韋龑 韋龑

人工智將如何“殺死”傳統新聞閱讀?

我們每個人都是信息時代的“拾荒者”。

據統計,微信公眾號每天發布文章約800萬條,一個“王寶強事件”就能在“今日頭條”產生10629篇文章。

每一個熱點事件,都會產生成百上千的稿件。

然而我們都明白,一個人不可能閱讀成百上千的稿件,在信息洪流下,我們搞明白事情的真相的成本卻越來越高。

轟動一時的“王寶強離婚”事件,“娛樂圈內人”金星就在自己脫口秀中表示,所有文章中,只有4條信息真實的。但是,在今日頭條、微信公眾號等閱讀平臺,卻產生了總計2.5萬篇相關文章信息,10萬+的文章數量超過1千篇。

filehelper_1480686970892_15

信息越多,我們反而離真相越遠,想快速了解王寶強事件的真相,我們最快的方式是去問問金星這樣智慧的“圈內人”王寶強事件是怎麽樣的?

然而,熱點事件太多,我們離她太遠。

我們都痛苦

每天面對海量信息,我們都痛苦。

這周,百度新聞組織了一個閉門產品沙龍,邀請我們一同討論這個痛苦,百度的新聞產品團隊,技術團隊一起思考各式各樣的新型的新聞產品,希望有好的解決方案,而人工智能給了他們最大的啟發。這或許是一個不錯的解決方向。

在王寶強事件中,做個比喻,金星就像一個強大的人工智能,她有閱歷(足夠多的樣本信息),有判斷力(算法),自然能輸出最準確的真相。

百度新聞產品團隊就設想——何不嘗試做個虛擬的“金星”,可通過對話獲取信息的人工智能,讓大眾們通過詢問它最快得知事件真相。

在國外,也有類似“對話新聞”的閱讀產品Quartz,但Quartz還只能通過選擇固定對話內容進行互動——像個帶著互動按鈕的新聞閱讀器,Quartz給我推送了一條麥當勞巨無霸發明者去世的消息,我只能點“看下一條”(NEXT),或者“知道更多”(MORE)選項。 

filehelper_1480686959888_79

而百度新聞產品技術團隊開發的新功能產品,能讓用戶直接輸入各種開放式聊天內容,查找熱點事情的真相脈絡。

估計也只有百度、Google等擁有強大的“語義識別技術+爬蟲技術”的搜索巨頭,才能做出實用度如此高的新聞聊天機器人了。

filehelper_1480686949723_6

(打開“百度新聞”,下部就有個醒目的“聊新聞”標誌)

filehelper_1480686928972_30

例如我輸入“王寶強”,別的新聞APP可能搜出來的文章是一些《馬蓉離開王寶強30萬都付不起?》、《王寶強現身機場,潮衣名牌不見“傻根”》等離王寶強近況相去甚遠的“垃圾文章”。

要知道王寶強事件的近況,我得花不少精力從這些垃圾信息中尋找有用信息。而百度新聞“聊新聞”,卻在1秒鐘內準確的告訴我“王寶強馬蓉離婚已三月...如今......”

雖然對信息的給予還不夠好,但是我看到了人工智能通過聊天最快給於我真相的可能性。從時間、背景等維度,給我展示事件當下的情況。

人工智如何殺掉垃圾信息?

據百度自然語言處理部工程師介紹,百度是通過對新聞信息的分類,之後進行結構分析,通過信息特征學習等方法,實現自動為用戶提供最核心的信息。

也就是說,百度新聞的人工智能,是在模仿人的思考,例如把“王寶強事件”相關的所有文章進行樣本分析,把內容進行“標簽化”區分,分割到最小維度,然後找出事件核心發展脈絡,去偽存真,把掌握最真實的事件通過聊天的方式輸送給用戶。

這就像創造了一個虛擬的“金星”,為你看了上千篇文章,然後經過分析整理,用幾百字告訴你真相。

百度的算法團隊認為,核心的內容本身有序的,聊新聞呈現的內容,是事件的核心內容,對於每一塊核心內容來說都能夠抽取一些關健詞,關健詞還可以為用戶進行衍生閱讀服務。

例如了解事件的更多背景,例如“王寶強事件”對婚姻法感興趣的用戶,可以被推薦關於這個事件法律分析的深度文章。當對同一個事件有深度個性化需求的用戶,通過人工智能推薦,可以對該事件做深度的外延閱讀。

對話,或許才是人類獲取信息的最初形態

 百度聊新聞用聊天獲取信息的方式,業內有一些產品經理認為有“逆用戶習慣而為”的意味,但當我們拉長人類歷史,會發現一直以來,對話式反而都是人類獲取信息最簡潔方式、有碰撞、直擊問題,《論語》、《聖經》許多部分等都是對話式的。

 自第一份現代報紙的雛形,1566年威尼斯不定期發行的“威尼斯小報”為公眾分享商業信息開始,經過幾個世紀的發展,現代人類已經越來越習慣用閱讀新聞的方式獲取信息。然而,在更早之前,我們更喜歡用對話的方式獲取信息。

 就像第一代iPhone誕生前,人們之前覺得“鍵盤”才是最好的人機互動方式,然而自然手勢互動才是更早前人類最自然的人機互動方式。

 1985年,《科學發現》雜誌采訪了“人工智能之父”明斯基,他認為人類是一種獨特的足智多謀的動物,當人類思考某一事物時,你可能以語言表達的方式去思考,也可能以邏輯術語的方式去思考,或者是圖表、圖像,甚至是某種結構的方式。

 而如今,百度新聞正試圖用人工智能,完全顛覆我們幾個世紀以來獲取信息的方式,但按明斯基的理論,這或許並非激進,而是一種“回歸”,我們其實能用各種方式獲取信息,何不用更高效那個?我們需要站在未來看未來。

人工智能 新聞 百度新聞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99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