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風蕭瑟中的上海迪士尼樂園,“明日世界”片區的“創極速光輪”卻異常火熱,聚集了大批排隊遊客。這個全球首發的迪士尼最快、最高、最長、最刺激的過山車項目,讓許多人又愛又怕。
走進“明日世界”,仿佛步入了“未來時空”,遊客們可以搭乘“噴氣背包飛行器”盡享飛行的快感與奇妙,可以親臨“星球大戰遠征基地”體驗“天行者”的故事,也可以沈浸在“巴斯光年星際營救”的故事中與夥伴們合力拯救世界。
明日世界和探險島,是上海迪士尼樂園里科技感最強、最具主題特點、遊樂項目最集中的娛樂項目,也是最受歡迎的“爆款”項目之一。
當遊客在“創極速光輪”上大呼過癮時,背後是從技術研發、建設施工到安全保障的一系列挑戰,以及一家國企上演的大逆轉。
明日世界和探險島等主題園區和其他專項工程的建設者,正是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冶集團”)下屬的上海寶冶集團有限公司、中冶建築研究總院。它們用時3年,打造了迪士尼經典巨作,更悄然占領了主題樂園工程市場。
從虧損73.6億到盈利68.6億
不僅如此,在鋼鐵冶金主業方面,中冶集團在鋼鐵冶金八大部位、19項工藝單元的核心技術都達到世界一流水平,不斷引領中國鋼鐵走出去。
印度是世界鋼鐵巨頭角逐的最大擂臺。2015年10月,在與德國、奧地利、意大利、日本、韓國公司的激烈競爭中,中冶賽迪擊敗對手,獨立獲得世界最大新建高爐——印度塔塔鋼鐵KPO鋼廠5870立方米高爐的設計和技術服務合同中標,奠定了中冶高爐技術世界領先的地位。
要知道,四年前的中冶集團,虧損額高達73.6億元,帶息負債1700多億,應收賬款和存貨高達2100多億。曾經,北京三元橋的中冶大樓前,上訪靜坐的不斷;中國中冶股價從5元多跌到1.5元。但到了去年底,中冶集團實現2015年營業收入2173.24億元,利潤68.6億元,增長13.8%;2013年至2015年利潤年均增幅24.8%,企業改革脫困成效顯著。
中冶集團脫困翻身仗,是近年央企尋找新經濟增長點和新動能轉換的典型樣本。
中冶集團機關黨委書記林錦珍日前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中冶集團確立了聚焦主業的戰略,同時在合理的“作戰半徑”內大舉向市政交通、特色文化產業等非冶金領域拓展,特色主題公園、城市綜合管廊、海綿城市等新興產業,成為中冶集團新的優勢和利潤增長點。
專註最拿手業務
中冶集團是新中國最早一支鋼鐵工業建設力量,先後承擔了國內幾乎所有大中型鋼鐵企業主要生產設施的規劃、勘察、設計和建設工程,是全球最大最強的冶金建設承包商和冶金企業運營服務商。
林錦珍表示,2013年中冶集團明確了聚焦主業發展戰略,專註於做有能力做、擅長做和最熟悉、最拿手的業務,圍繞冶金建設核心主業,聚焦主業,適度多元。在鋼鐵冶金主業方面,中冶集團在鋼鐵冶金八大部位、19項工藝單元的核心技術都達到世界一流水平,不斷引領中國鋼鐵走出去。
2016年7月,中冶集團集規劃、勘察、設計、工程建設和運營服務於一體,14家單位2萬多中冶精英歷時三年一舉建成寶鋼湛江鋼鐵千萬噸級鋼鐵企業,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低碳板材生產基地。
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湛鋼高爐工程在建設中
在與湛江鋼鐵項目隔海相望的臺塑越南河靜鋼鐵,也由中冶建設和運營。這座越南最大的現代化鋼廠,是東南亞乃至世界鋼鐵建設與運營的標桿和樣板工程。在馬來西亞,則有中冶集團規劃、設計、建設的馬中關丹產業園年產350萬噸鋼鐵項目。
5年減員約4萬人
2015年12月,中國五礦與中冶集團實施戰略重組,重組後致力於打造世界一流金屬與礦產企業集團,努力成為金屬與礦業領域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
作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中冶積極探索管資本的方式,在已有財務公司的基礎上,設立前海貿易公司、橫琴融資租賃公司、中冶基金管理公司,打造集團層面資金平臺,僅2014年降低融資成本9億元,同比下降18%,全集團資金集中度達到85%以上。
林錦珍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治理子企業虧損過程中,一方面強化戰略管控,確保業務聚焦;另一方面強化過程管控,按照工程承包類、房地產開發類、裝備制造類、資源開發類等不同業務領域,積極探索強化管理、產權制度創新、業務整合、債務重組、人員分流等多種方式,幫助虧損企業脫困。
中冶集團的人力成本也在逐步下降,在崗職工人數已由2010年的約15萬人減少到2015年初的11萬人。
林錦珍強調,中冶是依據國家政策和法律,根據不同企業的需要進行人員配置,采用多種形式進行人員安置,漸進性平穩地減員,此外還加強了對員工的培訓。
聚焦主業戰略的實施,需要集團總部“指揮中樞”高效運轉。同時,中冶集團積極穩妥推進了部分子公司的專業化、區域化整合,適度降低子公司的數量,先後對中冶交通、中冶建設與中冶馬梧高速進行專業化整合;在房地產領域,以中冶置業為核心,通過其與相關子企業相互持股的方式,深化重點區域市場的開拓及經營,推動中冶置業在規模、品牌和效益上進入領先房企行列。
非冶金業務占比超八成
聚焦主業的同時,中冶集團在合理的“作戰半徑”內大舉向民建、市政交通、體育場館、節能環保、特色文化產業等非冶金領域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拓展,為企業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據介紹,中冶集團的非冶金業務占比已經由2012年的49.3%上升至2015年的83%。其中,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業務被住建部和國家發改委評價為“總里程第一、單項成績第一”;主題公園業務也扶搖直上,上海迪士尼、珠海長隆、新加坡聖淘沙等一批海內外知名主題公園都有中冶集團設計施工建設的身影。
甘肅白銀的地下綜合管廊項目
地下綜合管廊被稱作城市的“血管”和“神經”,日夜擔負著輸送介質、能量和傳輸信息的功能,是城市的“生命線”。中冶京誠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管線與管廊工程技術所總經理崔海龍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裝配式混凝土預制綜合管廊和裝配式鋼制綜合管廊,將是裝配式綜合管廊的兩大主力發展產品。中冶管廊研究院開發研制了裝配式鋼制綜合管廊產品,目前,該項產品已在河北省衡水市武邑縣成功落地,國內第一條真正意義的鋼制綜合管廊試驗段已於日前建成。
此外,隨著城市發展和綜合管廊建設的不斷推進,老舊城區綜合管廊市場潛力巨大,中冶集團研制開發了盾構綜合管廊產品,解決了老舊城區綜合管廊工程及其他不具備明挖條件的綜合管廊工程所面臨的工藝、施工、設備等疑難問題。
崔海龍告訴本報記者,海綿城市是與綜合管廊並列的國家重點部署的發展戰略之一,實現綜合管廊產品與海綿城市的技術集成尤為重要。“滲滯蓄凈用排”一體化的綜合管廊海綿措施產品,作為建設海綿城市的重要載體,可實現對雨水汙染的治理和對強降雨的削峰調蓄功能,提升城市抗內澇災害能力。
特色主題工程,在中國是一個新興起的朝陽產業。
除了承建新加坡聖淘沙環球影城、上海迪士尼樂園、長隆海洋王國、淮安西遊記主題公園等一批典範工程,近期,中冶集團又先後簽約了成都航空大世界設計項目、湖南湘潭濕地公園建設項目,以及南京東方龍之谷室內樂園工程等等。
中冶建研院文化產業工程分公司副總經理雷鳴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主題公園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創意、規劃、設計、管理、建築智能、土木施工等諸多專業和學科內容,需要建設者具有集專業與系統相結合形成的產業鏈一體化的解決方案能力。中冶集團的全產業鏈系統集成能力,恰恰契合了主題公園的發展需求。
中冶承建的新加坡聖淘沙環球影城
2016年上半年,中冶集團業績同比增長11.2%。業績新動能強勁增長,新簽合同額2442.4億元,同比增長37.8%,其中,新簽非冶金工程合同額占新簽工程合同比例為89.8%。
中冶集團董事長國文清曾在媒體上公開表示,新興產業是中冶跨入的新領域,也是中冶再造優勢的重要部分,中冶需要在建設模式上基本固化,讓標準定型,迅速形成六大技術研究院的發展和建設輪廓,領跑集團新興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