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思捷環球(ESPRIT)上週三 公布中期業績,純利高達十六億五千萬,勁升七成六,翌日ESPRIT股價在一日內急升十元,高見五十六元半,市值單日暴漲一百億元,達六百七十億元,較九 倉的市值還要高,ESPRIT風頭一時無兩。一直支持ESPRIT業績屢創神話的,是德國的服裝批發業務。本刊前往德國法蘭克福及漢堡兩地直擊,發現 ESPRIT在當地的批發業務,採用的並非什麼高超銷售模式,只是放在百貨公司內出售,但這個批發銷售模式就成為ESPRIT連年業績有雙位數增長的動力,為公司屢創神話。本地零售商I.T最懂得趁勢,揀正ESPRIT業績公布時招股,結果反應超乎想像,公開發售部分超額一千倍,凍結資金近六百億元,本週五掛牌。同樣娶明星為老婆的I.T主席沈嘉偉,由公屋⺕仔,進身為市值廿億元上市公司主席,上位之路與ESPRIT主席邢李㷧相似,然而I.T與ESPRIT兩公司經營手法實有天淵之別。上週三,ESPRIT的中期業績,令不少分析員拍案叫絕,美林還把目標價提高至每股六十九元。吳玉欽證券行分析員李啟宇說:「業績真係有啲驚訝,因為ESPRIT在德國批發成功的古仔,今日已不再新鮮,但公司又做到條數喎。」過去兩年,ESPRIT一直稱德國批發業務是公司成 功支柱,一如以往中期營業額中有一半來自德國。法蘭克福是德國的金融中心,位於法蘭克福金融區旁的Zeil大街,是當地的購物聖地。由於德國商店在星期日 關門,所以遊客及本地人都喜歡在星期六到Zeil大街購物。ESPRIT在法蘭克福共有十一個批發銷售點,其中四個便在Zeil大街。其中一個批發點 Appelrath & Cupper百貨公司視察,ESPRIT在地庫樓層, 與其他品牌女裝,包括MEXX、Street One、Tommy Hilfiger、FCUK及Calvin Klein等放在同一個位置出售,各品牌衣服就放在不同櫃位。一個大大的ESPRIT招牌掛在死角位,再走近細看,其實只有四個長衣架是屬於 ESPRIT,衣服合共不足一百件。 德國資料人口:8,250萬國民生產總值(年增長率):04年:20,161億歐元 (A1.55%)03年:19,852億歐元(B0.01%)失業率(05年1月份):12.1%04年零售銷售總額增幅(不包括油站及汽車銷售 額):-1.6%成衣零售市場銷售總額(較上年升/跌):04年:248億歐元(B1.7%)03年:252億歐元(B5.3%)*據德國聯邦統計處的報 告顯示,自九五年開始,德國成衣零售市場銷售額便一直下跌。資料來源:德國聯邦統計局 批發予百貨公司這裡的售貨員隸屬百貨公司, 負責管理全層的品牌,ESPRIT角落並沒有售貨員睇場,有一名中年婦女試著ESPRIT衣服,想找售貨員亦無人理。記者佯裝顧客,向售貨員表示,想買最 受歡迎的品牌,該名售員毫不猶豫地答Tommy Hilfiger及Calvin Klein,指出兩隻品牌銷量最高。至於ESPRIT是否受歡迎,她答:「Not really. I still recommend you Tommy or CK.(不是,我還是推薦你買Tommy或Calvin Klein。)」在Appelrath & Cupper對面的P&C百貨,情況亦差不多。ESPRIT專櫃設在P&C入口的左邊,理應是旺位。不過德國百貨公司與 香港的不同,P&C百貨一層面積約三萬呎,顧客進門的視線通常在前方,難以察覺在左邊的ESPRIT。即使留意到,ESPRIT專櫃不足一百呎, 而掛出來售賣的衣服只有七、八十件,並不顯眼。記者在下午四時左右觀察,P&C百貨人流不少,但ESPRIT及其旁邊的Puma服飾比較冷清。 對手只攻零售ESPRIT的業務分為零售、批發及批授專營權三類。零售是指ESPRIT直接經營的店鋪,佔營業額四成二,批發則是泛指在百貨公司設置的專櫃,佔營業額五成七。ESPRIT管理層一直解釋德國市場成功的原因,與其批發模式有關。ESPRIT的批發模式分為獨立專營店、百貨公司專櫃及名牌商店專營櫃。獨立專營店與特許經營相似,由第三者經營ESPRIT的零售店鋪,外人看不出與ESPRIT直接營運的零售店與專營店的分別。不過ESPRIT不會收特許經營費,只會統一店鋪的裝修及貨品擺位等。至於百貨公司專櫃就是由百貨公司自 行向ESPRIT攞貨,而ESPRIT有權控制貨品的擺放方式,商店專營櫃就是在一些出售不同品牌的商鋪,即類似香港的Joyce。在德國漢堡的 Gehrhof,有一間三層高的ESPRIT零售店,對面就有間時裝零售店H&M打對台,H&M在瑞典有五十八年歷史,近年積極開拓德國 市場,佔德國整個成衣零售市場的百分之三,在德國數一數二,所賣時裝亦以年青人為主,款式較ESPRIT多但檔次稍低。但這間歷史悠久的歐洲時裝店巨人, 並無沾手做批發只做零售,在德國共有二百六十九間分店,去年在德國的營業額達二百億港元,相反佔德國成衣零售市場百分之二的ESPRIT卻以批發為主,在 德國只有九十七間零售店。ESPRIT在德國的百貨公司專櫃,主要開設在當地兩大百貨店Kaufhof及Karstadt。ESPRIT的客仔Karstadt,在德國百貨的市場佔有率達五成,經營一百八十間百貨公司。ESPRIT在德國如魚得水,但反觀Karstadt則每下愈況,Karstadt○三年百貨公司收入下跌百分之五,至七百億元,其中服裝銷售額亦跌百分之二至一百七十億元。Karstadt百貨業務在○二及○三年甚至蝕錢,除稅前虧損分別是十三及十五億。○四年首九個月止,更蝕二十六億。百貨公司盈利連年虧損,但ESPRIT在德國收入卻年年有雙位數字增長。ESPRIT的批發模式是公司一次過賣斷貨品予中間人。換言之,即使貨品賣不出,都要由中間人承受風險,不能退貨給ESPRIT。理工大學紡織及製衣學院副教授區偉文說:「這個批發模式比較少百貨公司採納,因為承擔存貨風險,又要面對零售鋪減價。」ESPRIT的百貨公司專櫃毋須拆賬,又不用承擔存貨風險、員工成本,統統由百貨公司啃下去。百貨公司願意以這個模式經營,ESPRIT發言人解釋:「因為有錢賺!他們入貨時一定計過數,才會向我們買貨。」 ESPRIT與國際行家大比併 思 捷會計制度創佳績思捷每次公布業績,都會設定目標,待下次公布業績時,便會一一達到。例如○四年中期業績,管理層表示零售業務增長理想,所以投入十億元開 拓全球零售店。不過細心觀察,零售業績急升,可能只是會計上的財政調動。○四年度一開始,思捷忽然主動採用國際財務會計準則,結果將四大業務:批發、零 售、採購及批授經營業務,刪除採購一項。○四年年報顯示新會計準則下的○三年業績,屬採購的分類業績$5.67億,則分別轉入批發及零售。換言之,在新會 計準則下,思捷○三年零售分類業績,由$206萬升至$1.1億,批發的分類業績則由$9.64億升至$14.23億,分別暴漲52倍及48%,達到管理 層的預期。 中間人毛利高沒有製衣廠的ESPRIT向廠家買完貨,再轉售百貨公司,純粹做中間人,卻可以圖得巨利,認真神乎奇技。但ESPRIT發言人拒絕透露批發毛利率數據,只承認批發毛利率較零售低,而公司總毛利率達五成五,較另一專門做成衣批發的上市公司聯泰,毛利率只有兩成,ESPRIT又多出許多。ESPRIT神話在○二年醞釀,公司趁 「九一一」打殘美國零售市場,以一億五千萬美元低價,收購三成七ESPRIT International股權,成為唯一股東,全面控制美國業務。ESPRIT在這個時候,一方面以業務全球化作為賣點,另一方面又將每手買賣股數由二 千股拆細為五百股,刺激ESPRIT的交投量。結果,ESPRIT在○二年十一月被納入恒指成份股,是藍籌中的唯一零售股。貴為藍籌,大股東理應惜貨如 金。不過邢李㷧卻一反傳統,密密減持,由ESPRIT進身藍籌股至今,他一共減持六次,套現了七十三億,持股量由四成二降至兩成二。 大股東 減持股價狂升不過ESPRIT卻有能耐,化解市場對邢李㷧賣股的憂慮,令股價繼續Ч升。一名華資基金經理說:「Michael(邢之洋名)配完 股,ESPRIT就會叫我們不用擔心,盈利有雙位數字增長,次次他們都做到,不到你不信。」傳媒每次見到邢李㷧,都會追問他賣股原因,他會幽默地答:「好 似我都賣平咗,而家股價高過我的賣出價。」但每次公布業績不久,邢李㷧便會趁股價炒高而套現。對於ESPRIT股價愈配愈升,不是每個分析員都信服。一名 曾將ESPRIT投資評級列入「沽售」分析員,最終都將評級升為「買入」。「好多分析員對ESPRIT盤數難以置信,但又如何?我話sell,點知股價掉 頭升,被客『媽』到暈,所以只好call buy。」事實上,不少分析員及基金經理,私底下對ESPRIT業績議論紛紛。「因為實在太完美:年年雙位數字增長、又派高息、又零負債,淨現金有廿億。 最重要的是,一間上市超過十年的公司,在無重大收購合併下,居然可以維持高增長。」一名基金經理說。 ESPRIT業績能夠蒸蒸日上,公司副 主席潘祖明可說是重要人物,潘祖明心直口快,態度囂張。遇到記者問着不喜歡的問題,他會直截了當說:「這個問題讀者無興趣,問過另一個。」當分析及基金經 埋質疑歐羅波動的影響,他便會不耐煩地答:「你問了這個問題很多年,次次我都答無影響。」又或者有人關心ESPRIT業績能否維持雙位數字增長,他便會 答:「我年年都跟分析員說雙位增長,他們不信不信,最終都要信!我都講到厭。」加入ESPRIT前,潘祖明曾在上市的富豪系做執行董事,「他是一個叻仔。」富豪系大股東羅旭瑞這樣評價這位舊下屬。潘祖明去年由財務總升為副主席,坐上ESPRIT第二把交椅。公司以購股權作為管理層的獎費,潘祖明及董事Heinz Kroger加入ESPRIT至今,分別套現了一億二百萬及九千二百萬元。 I.T沈嘉偉食住上潘祖明九九年加入ESPRIT時,接任離職的陳威武,陳氏現為I.T的執行董事。挾着思捷環球半年業績超乎市場預料理想,順勢招股上市的I.T,公開發售部分超額認購過一千倍,凍結市場資金達六百億元。這隻集資六億元的港產零售股,不但九成八業務來自香港本土,欠缺國際市場基礎,而且前景又非如想像般秀麗,竟然創下近十二年來新上市公司第 三大超額認購紀錄。上週五截至招股當日,很多市民都急急腳去銀行遞表,約廿多歲的散戶黃小姐認購了六千股作中線投資,她睇好I.T可步ESPRIT後塵: 「I.T應該可以做ESPRIT第二啦,就算唔係第二都第三啦!」而用了廿萬認購十萬股I.T股份的投資者張先生說,近期市道好轉,加上迪士尼又即將開 幕,會帶旺旅遊及零售業,即使招股期間不在香港亦不忘叫朋友代為入飛。「我老婆鍾意買佢啲衫嘛,同埋又有邱淑貞、張曼玉撐場,梗係入啦。」 靠 明星老婆上位I.T能吸引散戶入市,除零售股看俏帶動外,也因為這個品牌廣為香港人認識。I.T主席兼創辦人沈嘉偉,是影星邱淑貞丈夫。華富邨出身的他, 與胞弟沈健偉早於八八年已開設首間GREEN PEACE,在銅鑼灣伊利莎伯大廈靠賣Dr Martens及Levi's501起家。其後進駐銅鑼灣的信和開旗艦店,引入的時裝牌子愈來愈多,GREEN PEACE為人所注意。其時環保團體綠色和平控告店名侵犯權利,向沈嘉偉等人展開訴訟,沈遂於九七年將公司名 改為I.T(Income Team之意)。其後又開設自創品牌b+ab和http://www.izzue.com,○○年分拆Double Park成獨立店鋪,此後分店便愈開愈多。不過沈嘉偉廣為人識,就全因娶了曾參選港姐的邱淑貞,二人九九年在日本舉行百萬婚禮,宴請娛樂圈中人包括梁家 輝、張曼玉和吳君如。沈嘉偉還特別邀得Tsumori Chisato的設計師為邱淑貞設計婚紗。婚後邱淑貞息影,除了相夫教子外,又幫老公試衫入貨做買手,她入的衫往往來港即大受歡迎,去貨很快,非常幫得老 公手。沈嘉偉亦廣與明星結緣,同是愛玩車的郭富城與中學同學張智霖與他便老友鬼鬼,經常一起「篤波」。邱淑貞的老友,康城影后張曼玉可算是沈嘉偉另一位舉 足輕重的朋友。張曼玉約於九四年認識沈嘉偉,○○年自薦幫他設計izzue的女裝,及至○二年宣布不收分文出任izzue的形象創作總監。張曼玉亦時時親 身穿着自己設計的時裝,出席公開場合替I.T宣傳。明星好友及老婆力撐之下,I.T業務迅速發展。難怪沈嘉偉對老婆及好友張曼玉十分慷慨,分別贈送百分之 八點四I.T股份予太太邱淑貞,及五百萬股行使價一角的購股權予張曼玉。 狂開分店捱貴租I.T的自創品牌b+ab和izzue,年輕男女及 OL甚為受落,而代理的國際品牌如Tsumori Chisato、A.P.C、Helmut Lang等也受不少明星如Twins等歡迎,過去一年分店開到成行成市,如銅鑼灣百德新街,就被稱為I.T街。為「谷」上市,I.T 在這兩年狂開分店,分店數目(包括店中店、獨立店及專櫃)由○二年的六十三間,極速擴張至○四年八月的一百二十九間,足足開多一倍。單在去年二月至八月半 年間,就多開了四十五間,遠至新界屯門和大埔亦有!因此○五年度上半年的營業額即時被「谷大」兩成,但以純利計算,平均每店每月只賺約六萬八千元。不過分 店愈多,所承受的租金壓力就愈大。I.T所選的鋪址大多位於銅鑼灣、尖沙咀等傳統零售旺區,最近被炒得火熱的鋪市,租金亦上調。翻查招股書所得,位於銅鑼 灣加寧街入口的一個一萬八千呎鋪址,去年每月租金為十六萬,但由今年七月起至○八年,租金即Ч升至四十一萬,升幅達一點五三倍!租金成本約佔I.T營業額 兩成,但I.T旗下旺區店鋪租約大都於○六年到期,有物業代理估計,銅鑼灣及尖沙咀區加租幅度將由兩成至五成不等,租金升幅已完全抵銷甚至超過營業額的增 長,壓力實在非同小可!I.T存貨量亦有上升趨勢,截至去年八月止半年,存貨周轉天數為九十五點二日,較○三年同期大幅增加十五點一日,去年全年度的存貨 天數亦達到六十六點七日。較佐丹奴存貨天數廿四天多,「本來貨款多的公司存貨日應較貨款少的還細,如I.T這類貨款極多的公司便是。但看得見I.T的存貨日數有上升趨勢,這是投資者必須注意的。」一名零售股分析員道。 I.T 招股資料發售股數:3.045億股發售價:$1.75-$1.95元超額認購:公開發售部分逾1,000倍(佔發售股數10%),國際配售部分約20倍 (佔發售股數90%)集資:約$6億元大股東:沈健偉及沈嘉偉共持67.2%:(包括邱淑貞持有的8.4%)分店:129間 借錢洹億元落袋I.T上市,最大贏家是沈嘉偉。I.T在上市前已靜靜洹予沈氏一家,洹額達一億九千萬,相等於去年純利的零點八倍。按公司以往洹紀錄,每年亦只派二千萬而已。一般公司在上市前大派股息亦無可厚非,但最離譜是公司要向銀行借錢洹。招股書顯示,公司向滙豐借入一筆年息為銀行同業拆息加一點五釐的一億元貸款,其中六千八百萬就用作洹予沈氏一家,這無形中加重了公司的負債及利息開支。另外沈氏向公司借入的一億二千二百萬貸款,則從洹中抵銷。在上市記者會上遭到質問時,沈嘉偉垂低頭說:「過去由於是私人公司,程序上可能做得不太理想,日後會按上市條例辦事。」招股書中指出,公司向沈氏提供之墊款,是用作購買物業及其他私人用途。翻查田土廳紀錄,沈嘉偉非常喜歡買樓,尤其鍾情半山的地利根德閣,一家人亦聚居於此。他與邱淑貞的手持物業總市值近二億四千萬元,但全都有做按揭,部分去年還需要銀行作為二按,可見公司去年狂開分店需要資金周轉。零售股上市令 股民如此瘋狂屬近年少見,有證券行即時將目標價訂至二元一角,短線離場估計散戶每手都賺不到三百元,但長線發展會否成ESPRIT翻版亦屬疑問。因為 ESPRIT業務遍及歐美,而I.T發展至今,九成八營業額都是靠香港市場,雖然想開拓大陸市場,但內地人對I.T及其代理的品牌並不熟悉,上海新天地旗 艦店門可羅雀,加上在大城市旺區租鋪極其困難,要打入國內市場也非易事。I.T前景如何,仍未可知,但沈嘉偉一家在今次上市配售近五千五百萬股舊股套現一億一,連同洹一億九,共套得三億元,比分得股份的散戶和味得多! 沈嘉偉盡按手頭物業#邱淑貞以個人名義購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