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證監會會按法定程序核準了14家企業的首發申請。籌資總額預計不超過112億元。
其中,上交所7家(亞翔系統集成科技(蘇州)股份有限公司、貴州省廣播電視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元祖夢果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華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杭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日月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深交所中小板3家(比音勒芬服飾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同為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弘亞數控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創業板4家(北京數字認證股份有限公司、英飛特電子(杭州)股份有限公司、西安晨曦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無錫貝斯特精機股份有限公司)。本次將有北京數字認證股份有限公司、西安晨曦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2家公司直接定價發行。上述企業及其承銷商將分別與滬深交易所協商確定發行日程,並陸續刊登招股文件。
截至11月24日,中國證監會受理首發企業760家,其中,已過會45家,未過會715家。未過會企業中正常待審企業665家,中止審查企業50家。
回顧11月以來IPO審核,11月第一個周五(11月4日),證監會宣布核準9家企業首發申請,預計總募資45億元。第二個周五(11月11日),證監會又核準了15家,預計總募資112億元。與此前每月兩批的速度相比,發行頻率有明顯提高。第三周,證監會再核準14家企業,預計募資64億元。
此前,第一財經記者統計發現,下半年以來不到5個月時間,已有145家企業獲批發行,募資規模預計達1036億元。無論是獲批家數還是募資規模,都超過了上半年的兩倍。今年前6個月核準70家,總募資418億元。截至目前,2016年IPO核準總計215家,總募資規模高達1454億元。